李靜+丁寧
摘要: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經濟新常態的影響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給學校、家長特別是學生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學習動機缺乏的問題。本文綜合現有各方觀點從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在校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基本狀況,如何舒緩就業壓力,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等方面進行了總結分析。
關鍵詞:就業壓力 ? ?在校大學生 ? ?學習動機
大學是自己的意志開始得到自由的地方,也是自己開始要面對人生抉擇的地方,大學的學習與整個職業生涯規劃緊密相關,如何引導大學生為了滿足自我發展需要而學習的動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點難題。
一、在校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在就業壓力凸顯的當下,高校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問題。有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的學習動機類型主要為就業與生活型動機、求知型動機、成績目標型動機、社會奉獻型動機、報答型動機。無論哪種類型的學習動機都與大學生的就業前景與就業規劃密切相關。
當前,就業壓力較大,大學生學習動機缺乏的問題異常凸顯。影響在校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高校因素。部分高校專業不合理,開設了大批培養成本低的專業,難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要。其二,社會因素。現階段我國人才流動通道不暢,人力資源沒有得到優化合理配置,在校生對就業問題沒有正確合理的分析,導致部分學生對就業前景感到迷茫,在校學習時學習動機不足,不能把學習動機與就業順利對接。其三,家庭因素。部分家庭在子女進入大學后,放松了對子女的教育,認為子女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因此是否繼續施以教育無關緊要,家庭在學生學習的教育與監督作用也下降了。其四,就業因素。就業壓力過大對在校大學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好不如有“能力”,所以在學習期間熱衷于自己創業、打工、應聘,從而忽視了學校的理論與技術的學習。
二、積極緩解就業壓力,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生學習動機不足是由學生本身、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解決在校大學生學習動機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生、家庭、高校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針對當前大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目標不明確的現象,只有緩解就業壓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高素質、適合社會需要的大學畢業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
(一)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
首先,優化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環境,積極消除各種就業歧視與就業障礙,保障大學畢業生公平、自由地流動。其次,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不僅反映著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也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政府在出臺有利于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的同時,也要積極地加快經濟發展,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
(二)轉變就業觀念,強化對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當前就業壓力下,對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觀念進行客觀、正確的引導可以避免其學習動機的盲目性,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一般而言,對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開展就業指導教育,提升就業理念。面對經濟新常態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升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其次,對大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引導他們及時樹立遠大的理想。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教管理者要保持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態化,使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得到提升,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將理想信念外化于學習動力。
(三)改革高校教學管理體制,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合理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不僅調動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在校大學生學習動機缺乏的問題也迎刃而解,真正解決了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改革高校教學管理體制,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改革教學方式。在教授理論與技術的同時要增強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主動學習的精神。其次,轉變考評方式。改變過去單一的考試評價體系,探索多元的考評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提高學生認識、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把好大學生的畢業關,嚴格實行淘汰制。再次,加大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大學生正處青年時期,對社會了解不夠深入、處理人際關系能力不強、就業擇業目標不明確等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能夠給予學生積極的指導與幫助,緩解學生的困惑與心理壓力,增強學習動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最后,建立激勵機制。成就動機是刻苦和自覺學習的動力。舉辦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創造的過程中發現創造的樂趣和自身的價值,培養學生自覺的成就動機,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各類社會實踐,使他們了解社會對知識與人才的需要,明確目標,必要時還要通過對學業成績以及綜合能力的獎勵,對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給予強化,以促進學生學習動機的整體提高。
三、結語
學生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繁榮,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面對經濟危機和就業壓力,如何準確找出自己的學習動機,確定學習內容,并且采取相應的學習策略,都會影響到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大學是學生的意志開始得到自由的地方,也是學生開始要面對人生抉擇的地方,學生應盡早了解采取不同學習行為產生的作用,積極通過調整自身學習行為來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使自己在斗爭越來越激烈的未來社會中更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惠軍.當代學習動機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進展[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
[2]郭英.學習動機教育與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
[3]張學嬌.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培養[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3).
[4]李玉富.大學生學習動力變化的心理因素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3).
[5]曹玉玲.大學生就業市場信息機制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1).
[6]陳晶.大學生學習動力分析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6(2).
學周刊·中旬刊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