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苗
(江西科技學院護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PDCA”循環模式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應用
王春苗
(江西科技學院護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目的:探討并研究“PDCA”循環模式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118名學生,實驗組58人,對照組60人。實驗組將“PDCA”循環運用于《護理學導論》教學中,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結果:實驗組期末考試成績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通過兩組學生對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實驗組優于對照組。結論: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運用“PDCA”循環進行全面管理,改革了教學過程,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PDCA;護理學導論;教學;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護理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枯燥呆板的書本知識已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如何設計課堂教學使之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能適應高職高專護理教育教學的特點,為此,特將“PDCA”循環模式運用于護理教學中。“PDCA”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納、宣傳,獲得普及,從而也被稱為“戴明環”。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PDCA”循環是在一切管理活動中,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益所進行計劃(Plan,P)、實施(Do,D)、檢查(Check,C)和處理(Action,A)的循環過程。為了了解PDCA循環教學模式對提高護理學導論教學質量的作用,分別對2個年級學生采取PDCA循環教學模式和日常教學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抽取我院護理專業學生118名,均為女生,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19±1)歲。層次均為統招專科。
從我院抽取2012級1個大專班學生為對照組,共60人;在2013級抽取1個班為實驗組共58人。實驗組采用PDCA循環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2屆學生的入學情況、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均相同,具有可比性。
(1)現狀調查
通過對學生觀察、交談、提問等方法收集相關信息,征求學生對《護理學導論》教學意見并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摸底調查。
(2)分析在本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組建擔任本門課程教師進行討論,經過討論認為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1)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參與較少,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興趣。2)在講授本門課程中,缺乏教學組織與安排,未引入相關案例進行教學。3)本門課程理論性較強,沒有相關實踐內容,對理論內容理解不透徹。
(3)分析教學現狀,找出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
在諸多影響因素中,經過認真討論、反復研究、分析普遍認為傳統的講授法中未引入相關案例,同時課堂上缺乏與學生互動,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影響護理學導論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
(4)制定措施,尋求解決方法。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影響因素,制定相應措施:制訂教學計劃(計劃階段是PDCA循環的第一步),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并結合本課程學科特點及內容安排制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授課方式,分析教材,充分備課,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方案的制訂遵循應PDCA循環的基本原則,以適應學生知識水平和思維發展,從了解、理解、掌握三個不同層次來明確課程目標,同時制訂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案例分析,使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靈活運用。針對《護理學導論》的學科特點,該課程是護理學專業的基礎課,根據護理理論、護理研究及護理臨床的最新進展,本課程體現“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及護理學科多元化融合的特點。尤其是本課程理論性較強,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注重指導學生用多種活動體驗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思維發展,例如,在講解紐曼的健康系統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時,若一味的采用傳統教師講授,而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終將會導致學生對本章節知識感到乏味、失去興趣,且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分析,之后給出相關案例,并結合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情況進行解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不是老師一味的講授,更看重的是學生的參與和反饋,從而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尋求知識。
(1)根據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要求,制定各階段的目標。
(2)教師課前布置作業內容,學生自己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案例,課后讓學生自由分組討論,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在課堂上,每組派代表發言并闡述,其他組找出存在問題,達到共同交流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3)每階段進行總結,每組派組長定期向任課教師匯報案例實施進展情況。教師針對組長反應的、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解答。
在課堂上,教師結合上述采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的安排,按照布盧姆目標教學理論,采用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提問、課堂演示、課堂測驗等方式進行;總結性評價主要通過期末考試成績來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達成情況。任課教師共同總結并討論,聽取學生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問題,針對問題采取相應改進措施并給予解決。
這是戴明環的最后一步,相對來說也是較為重要的一步。通過第三步C(檢查)結果,通過檢查階段獲得的信息,可以比較并找出存在的問題,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如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學生情況進行全方位和全過程管理,并對存在的問題做系統分析,針對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進入下一循環。
在教學中使用PDCA循環模式,加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管理更科學、有序,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表1 兩組學生對課程教學效果評價情況

表2 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S)
為了適應市場對復合型、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需求,在護理教學中應以提高教學質量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護理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從分析原因、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效果的反饋等方面來看,使教學中的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將PDCA循環運用于本課程教學中進行全面質量管理,通過實踐與研究,發現在教學中使用PDCA循環對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很好,能使學生自學能力和對本學科的興趣得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同時,不同教學環節的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感官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滿足了學生求新求異心理[2]。通過教學質量管理,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將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去改進,以進入下一循環。
[1]孫紅.柳明仁.PDCA理論在我國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8).
[2]王洋.玄英哲.PDCA循環在護理領域應用的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22).
[3]應華.呂芳菲.PDCA循環在國內護理教學領域應用的進展[J].全科護理,2013(1).
[4]何榮會.PDCA循環管理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學術版),2008(18).
(責任編輯:喻洋平)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Pattern in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Teaching
WANG Chun-miao
(The School of Nursing,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8,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pattern in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teaching.Method:totally 118 students were chosen at random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58 students)and the contrast group(60 stud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PDCA circulation mode in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teaching,while the contrast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Results:the final exam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 group,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Through the course teaching effect appraisal of two groups’stud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ast group.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pattern in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teaching realize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reforms the teaching process,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DCA;Introduction of Nursing;teaching;application
R471
A
123(2015)02-0017-03
2014-09-19
王春苗(1987-),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學院護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護理教育。
江西科技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PDCA’循環模式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應⒚研究”(編號:JY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