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學霞
【關鍵詞】 國學經典;興趣;背景;環(huán)境;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85—01
國學經典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誦讀國學經典對于提升人的境界,豐富人的內涵,開闊人的胸襟,凈化人的靈魂,啟迪人的智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讀書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出口成章、引經據典,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文的博大精深,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加強優(yōu)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養(yǎng),使學生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并逐漸完善他們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用經典為小學生的人生奠基。
一、利用和諧文明的社會背景揚起學習國學經典的風帆
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指出,中國夢中包括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的道德夢。要想實現道德夢,應該從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力量。所以,學習國學經典要從娃娃抓起,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在小學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經典世代相承。國學經典作為中華文明的厚積載體,是對中華民族古圣先賢智慧的積累與傳承,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形成人人愛國學,人人學國學的良好氛圍,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最終成長為胸懷天下的大格局人才。
二、利用濃郁深厚的社會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
在習近平主席的大力號召下,在有識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曾經被人們淡忘的國學經典日漸升溫,社會上營造出了濃濃的學習國學經典的氛圍,也掀起了一場新的文化風暴,這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國學經典的春天,國學經典教育已經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學生每天眼睛里看到的是孝道、節(jié)儉和勤勞,聽到的是善良、包容和愛心。在這種社會大環(huán)境的熏陶下,可以讓小學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把國學經典中仁義禮智信的種子播在學生的心田,讓國學經典中的正能量浸潤學生的一生。
三、利用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激發(fā)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
1.開展“詩意化”系列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跳詩文操、演課本劇、唱詩詞歌,把經典篇目活化成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小學生樂于接受。讓學生在《江南》《憫農》等一首首國學經典中載歌載舞,陶冶性情,盡情表達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情懷,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
2.開展師生同誦同講國學經典活動。老師就是榜樣,學生最愛學習和模仿的就是老師。所以,教師要主動參與到誦讀國學經典的活動中來,與學生齊讀共誦。這樣既和諧了師生關系,又觸發(fā)了學生的誦讀興趣。
3.開展多種經典誦讀的比賽活動。爭強好勝是每個小學生共同具有的特點,定期開展誦讀國學經典的誦讀比賽,能有效地調動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梢栽谛〗M之間比賽,在男女同學之間比賽,也可以在班級之間進行,選拔出優(yōu)秀選手可以參加校級比賽。
4.開展親子共讀國學經典活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身教永遠大于言教。當父母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學習國學經典,給孩子講國學經典中的故事,營造學習國學經典的家庭氛圍時,一定會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5.開展尋找我的小榜樣系列活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定期組織學生觀看學習國學經典已經小有成就的少年才俊的視頻,讓學生在同齡人身上吸取力量,為學生樹立明確的奮斗目標,使他們對學習國學經典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習國學經典是樹人之根本。通過學習國學經典能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