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小學生音樂演唱能力以及合作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要加大合唱教學的創新力度,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質。從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現狀著手,重點分析了音樂教育中的合唱教學問題,力求努力找到促進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以此為相關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合唱教學;方法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合唱已經成為更多人關注與喜愛的演唱形式,成為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小學農村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仍然是一大難題。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條件不好,讓合唱教學名存實亡。
一、關注欣賞,培養學生的合作興趣
小學生的音樂合唱學習興趣,對于音樂合唱教學成效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合唱興趣入手,通過合唱與獨唱的對比,讓學生學會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欣賞音樂作品,被合唱的感染力所震撼,認可與接受合唱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合唱發展的脈絡,讓小學生接觸到一些優秀的合唱作品,在欣賞與觀察中建立良好的聽覺,體會音樂作品的魅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特點,對學生的合唱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農村小學生基本沒有識譜能力,教師要從最簡單的音階入手,培養他們音樂學習的成就感,促進小學生合唱學習興趣的提高。
二、改革方法,促進合唱寓教于樂
對于小學生來講,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活動更有吸引力。在開展合唱教學之前,教師要用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放松。教師可以讓學生面對面站成兩排,互相捶打與敲擊,為之后的合唱做好準備,這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幫助小學生建立合作意識。合唱之前的準備活動往往能夠調動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與理解音樂作品。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節奏與聲部配合提出要求,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合唱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利用班級互動比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合唱學習更有樂趣,寓教于樂,加強創新。
綜上所述,做好農村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不僅是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方法。創新合唱教學,營造良好氛圍,才能推動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改革成效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詹惠玲.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合唱教學[J].黃河之聲,2013(11).
[2]劉豆豆.把“我的聲音”融入“我們的聲音”: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探析[J].才智,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