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識字是語文的基礎,是寫字、閱讀的基石,識字關乎后續語文學習活動的成敗。
課堂教學中巧用電教媒體,既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思維?;顒幼R字法就是在課堂漢字教學這一環節中,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實踐活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識字規律,使學生早日形成識字能力,進行獨立識字。而在識字教學中巧用多媒體手段,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是實施活動識字教學的依據
因為活動是人存在和發展的方式,在漢字識字課堂的實施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使學生處于主體激活狀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動口、動手、動眼、動腦、動耳去行動,去實踐操作,在如此繁雜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只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就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教師口頭講強得多,尤其是在漢語教學中能將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點運用多媒體圖片、圖表、動畫、聲音等形式展示更為有效。因此,采用多媒體手段,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多媒體手段,是進行活動識字教學的形式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兒童的實際,適時地運用兒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較準確地掌握易混的字形,降低難度,避免錯用率,提高正確率。如在教漢字“力”時,學生很容易和已經學過的“刀”字混淆,根據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實際情況,我編了一首兒歌:“刀和力是兄弟,小刀大刀,小撇是小弟;大力大力,大撇是大哥。”這樣就使學生掌握了漢字的音,又避免了學生寫錯字的現象,理解了字義。小學生的識記,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無意識記占主導地位,識記的目的性還較差,對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記住,針對學生這一識記特點,充分利用無意識記,把有意注意變成無意注意,記牢字形。
通過實物演示,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達到輕松掌握漢字形、義的目的。如學習“筆”時,可以出示一支毛筆。
把字編成一個故事來學,如:一個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他就靠在樹上休息一下,這個字是“休”。
在識字教學中找到合適的、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評價方法,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識字。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這有利于學生張揚個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帶動更多同學跟進。
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這個小欄目,讓學生對自己所識的字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不應僅限于識了哪些字,還應包括識字方法。
在教學中還有很多識字的方法,如畫面教學生字、動作演示識字、筆畫添加等教學方法。各種識字教學方法都可以使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王麗艷.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 優化小學識字教學.校園英語,2014(09).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