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峰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學科。為了使學生養成“善問”的好習慣,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問”,聯系生活,使學生“想問”以及啟發引導,使學生“會問”。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善問;培養
在新課程改革下,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重視,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善問”思維。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問”
贊可夫在《和教師談話》中曾指出:“如果班級里能夠營造出一種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氛圍,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和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無拘無束地交流。”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對外界具有強烈好奇心的時期,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善問”思維。教師要帶著微笑和尊重進入課堂,同時要消除學生的疑慮。如,在學習“光的折射”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用商量的口氣和學生交談,“大家聽過海市蜃樓嗎?”接著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授外界對于“海市蜃樓”的報道,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聯系生活,使學生“想問”
初中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知識,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將物理知識與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積極思考,并將不懂的問題帶到課堂上來。
三、啟發引導,使學生“會問”
除了鼓勵學生“敢問”“會問”之外,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啟發引導,教給學生提問的技巧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實際上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物理是以實驗和觀察為主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灌輸給學生正確的問題意識和提問技巧。如,在講授“緒論”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物理知識拓展到自然、生活和試實驗中去,幫助學生樹立物理與生活聯系、物理與問題聯系的意識,要求學生記錄觀察日記,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記錄下來并進行思考。同時在日常的教學中也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培養。
總之,科學的發展與進步與問題的發現密切相關。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學科,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善問”思維的培養,將問題意識貫徹到課程學習的整個過程,加深學生對物理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善問”思維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引起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李建軍.芻議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
[2]焦西會.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32).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