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飛
摘 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是教育技術的一個很大的進步,其目的在于改善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方便教學、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引發學生的積極性等方面,它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然而隨著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普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和使用也開始走向誤區,甚至不解為什么使用先進技術后效果反而不如從前。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教學情境;積極性;互動性;藝術展覽;雙刃劍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趨成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也如雨后春筍,各式各樣的多媒體技術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而涌現,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多媒體技術不再是那些特定領域的專用產品,就連遠離商業喧囂的教育領域也逐漸與多媒體技術融合,同時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現代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優越性是非常明顯的,例如,它可以通過圖、文、視、聽并茂的方式,更為生動地創造某種教學環境,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這些都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雖然說多媒體教學方式有如此大的優勢,但是為什么有些老師在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以后,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至不如傳統教學方式,下面是本人在這方面的一點粗略的看法。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創設教學情境是指教師有意利用環境、情感、藝術等因素來調動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以協調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潛能,它可以激發學習情趣,拓展思維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對古詩詞的解讀,可以使用視頻效果還原作者當時寫下作品的情境,讓學生感到身臨其境,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思想等,為更好地解讀和理解作品打下伏筆。再如,在英語教學中的口語部分,也可以用多媒體技術模擬這樣的真實語境,感受外國的文化氣息,讓學生覺得此時好像身處國外,在與外國人交流,這對于學生的口語水平的提高相當有幫助。
2.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
在常規教學中,單調的板書、硬邦邦的幾個步驟、乏味的理論往往很難調動學生在學習某些學科時的積極性和興趣,像生物學科中講到細胞分裂的內容時,如果只是簡單告訴學生這個過程,一方面學生感到乏味,另一方面也感到抽象,但是如果用一個動畫來描述這個過程,也許學生對這個過程的細節會了解得更為透徹,同時由于內容更加生動,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樣像化學學科,如果也能夠用一個動畫來描述兩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相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被這樣生動有趣的內容所調動,從而更好、更深入地去學習。
3.目錄結構更加清晰,引用更豐富的資料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喜歡將一些目錄在課堂上展示出來,例如將該堂課的重點、難點等寫在黑板上,這樣做一方面要占用課堂時間,另一方面,學生也未必能看清楚,如果使用電子文稿來代替,就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不用再去寫,學生也能看得非常清楚。再如,歷史、政治學科的教學中,有需要通過閱讀一定的資料或文獻得出相關結論的內容,如何讓學生看到這些資料呢?全部都寫在黑板上是不切實際的,全部印出來也需要不少時間,最為方便的就是通過電子文檔給所有同學查閱并討論得出相關結論。
二、使用多媒體應注意的問題
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如果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不夠充分,甚至有誤區,盲目地抬高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方式的價值,結果將會適得其反。這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的互動性越來越差
高效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沒有互動,變成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的效率是不會高的。師生之間的交流必須是雙向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對所聽內容的反饋,除此以外,教師和學生之間還必須有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師生的互動性,教師必須以自己直接的言行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而這些又是和傳統的教育方式分不開的,如果盲目地認為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方式,上課時只顧著人機對話,忙著操作機器,而忽略了學生的地位和感受,交互性差,這樣的課堂何來高效呢?
2.知識傳授變為藝術展覽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圖文并茂的效果可以讓整個課堂變得活潑生動,激發學生的興趣,然而,過分地追求生動活潑和學生的興趣,采用的實例偏離了主題,不能夠與該堂課的知識點息息相關,學生看到這些內容后,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很有興趣,其實學習的重心并不放在由這些內容引發的思考上,而是把這個過程當成了藝術品欣賞的過程,以素材本身為焦點,相互討論素材的好與差,相互說笑,不再關心與素材相關的知識點,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取得應有的課堂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有了誤解,對素材的引用有了過分的依賴,在學生看來,只有好玩的素材才能調動其積極性。
3.對正常教學的影響
在教學中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無疑會給教學帶來很大的便利,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則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這可以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從短期看,如果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時出現意外,會將正常的教學秩序打亂,甚至手忙腳亂,或許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恢復這一切,更不用說取得好的效果了;另一方面從長期看,教師的惰性也會因此而產生,因為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方便教學,最初的一些教學課件可能還是教師自己做的,久而久之,便開始引用他人的作品甚至也不去修改,完全以他人的思維模式來講授,雖然方便了教學,但是卻不能獲得應有的效果。
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用到恰到好處,可以為你的教學增光添色,如果說一味地追求多媒體,追求時尚,借此來裝點門面,不僅不會給你的教學增添效果,反而會使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失去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科特點,把多媒體教學作為原有教學方式的一種有效補充,讓多媒體技術真正服務于我們并發揮其特有的優勢,唯有這樣,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教學,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