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愛華 樊翠萍 李保全等
摘要: 簡述了農業科技企業的基本內涵、功能,以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為例,概括了農業科技企業的經營特點,提出提升農業科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 農業科技企業;生態農業;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 F324 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8-0475-02
農業科技企業是指依托農業科學技術以及農產品加工技術進行種植、養殖、加工的農業企業,農業科技產品具有明顯的自然性,也具有生產周期長、產品保質期短、易腐壞的特點,產品雷同、品種少等因素導致農業科技企業經營風險大,為了規避風險,企業經營者需要提升農業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研究以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為例,概括了農業科技企業的經營特點,提出提升農業科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旨在為促進農業科技企業發展提供參考。
1 農業科技企業的定義及功能
1 1 農業科技企業的定義
農業科技企業是指在經濟、交通發達的農村,劃出一定區域,由政府投資興建,以農業科研單位為技術依托,集農業、養殖業、水利、農機、工程實施等高新技術為一體,引進國內外優質品種及先進技術,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形成的農業生產基地,新設施、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制是農業科技企業的特點 [1]。
1 2 農業科技企業的功能
農業科技企業的發展對于推動我國科技教育體制改革,實現農業產學研相結合,提升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農業科技企業為人們提供高品質、高科技含量的農產品,同時還起到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為居民提供休閑旅游場所,為學生提供教育基地。因此,農業科技企業除了具有生產、示范、經濟功能外,還具有生態、休閑、觀光、文化、教育等多種功能。
2 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特點
2006年起,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租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金磁村約266 67 hm2土地,依托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科研力量,建立了動物科學基地(主要飼養蘇鐘豬、波爾羊、波雜羊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及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中心及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運用現代循環農業理論,采用環保、有機、可持續生產模式,積極推進生態種植業和生態養殖業協調發展 [2]。
2 1 利用種養互補循環機理構建生態農業體系
圍繞波爾羊、蘇鐘豬產業發展要求,調整種植業結構,將原來以稻麥為主的種植結構調整為以鮮食玉米、特色蔬菜等農產品為主的種植結構。玉米秸稈等副產品作為波爾羊飼料,羊糞、豬糞用于沼氣發酵,無害化處理后的沼液、沼渣作為種植業肥料,沼氣發電作為豬場、飼料加工廠的能源,形成波爾羊、蘇鐘豬養殖—廢棄物生產沼氣—沼氣發電(生 產、加工)—沼液灌溉肥田、沼渣加工成有機肥—優質種植業產品生產—秸稈喂羊的循環體系 [3]。發展種養結合型的生態農業,生產的蔬菜、玉米、稻谷獲得有機產品認證;應用畜禽糞便生物處理及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提升公司競爭力 [4]。
2 2 提升農產品價值
將鮮食玉米預處理后放入冷庫保存,加工成即食玉米;將特色蔬菜修整、清洗、加工包裝成凈菜,不僅美觀,而且保留了蔬菜的營養成分。
2 3 提高經濟效益
蘇鐘豬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育種專家經過十多年時間精心培育而成,蘇鐘豬生長周期比普通豬長,豬肉鮮嫩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蘇鐘豬飼料是由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動物營養專家研制的營養均衡的配合飼料,蘇鐘豬在標準化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生長,保證了豬肉安全。波爾羊的粗飼料是利用秸稈加工成的青貯飼料,精料由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親自配制。波爾羊的飼養以出售種羔羊為主,改變了以前出售成年羊為主的銷售模式。
2 4 構建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管理模式
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以前的管理模式是生產、加工、銷售三者分開、獨立核算,這種模式的缺點是當產品出現問題時三者之間容易扯皮。自從公司構建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管理模式之后,責權利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
2 5 公司的功能定位
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發展循環農業,提高了農產品質量,減少了廢棄物排放,實現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農產品安全。公司開發了觀光功能,發展休閑農業,接待游客,增加農業附加值 [6]。
3 對策
農業科技企業是否能穩定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競爭力,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經過8年的發展,從決策、團隊、文化、產品品牌、客戶服務、創新6個方面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3 1 決策競爭力
決策來源于領導。領導的能力決定了決策的質量、成敗。領導淵博的知識、誠信的品質等是決策成功的關鍵要素。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均是來自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具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對市場變化有敏銳的反應能力,能做出較好的決策。領導經常走訪基層,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決策提供依據。
3 2 團隊競爭力
做事要有團隊意識,眾人的智慧勝于個體,成功來自集體的協作與努力。注重團隊建設,打造高績效的工作團隊,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打造一流的工作團隊,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3 2 1 培養團隊學習能力,增強團隊理解能力、溝通能力
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團隊整體素質,才能更好適應公司發展需要。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不定期組織團隊成員學習,提高理論知識、業務水平;布置工作時,領導與團隊成員充分溝通;在團隊中建立充分的溝通渠道,鼓勵成員激發思維的火花。為了提高溝通效率,公司在大廳設置了意見箱,鼓勵職工多提意見。endprint
3 2 2 增強團隊執行能力
責任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勝于能力。只有具備責任心、奉獻意識的團隊成員,才能將上級下達的指令或要求貫徹執行下去,一個團隊的執行能力直接決定著企業生命。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選拔具備責任意識的人才,建立了有效的績效管理機制,加強考核,及時總結并兌現績效,讓每個成員都發揮特長,對整個團隊出色完成工作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
3 3 文化競爭力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發展中所形成的,為企業多數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行為規范。企業文化既包括企業內部大家共同認可的觀念,也包括企業外在的行為表現。企業的辦公設施、產品品牌等都屬于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無形資產,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勞動用工制度,實行多勞多得,把職工利益同企業效益緊緊結合在一起,做到責權清晰、獎懲分明。
3 4 產品品牌競爭力
品牌以產品質量為基礎,質量是根本,科技為先導。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產品競爭力。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循環農業基地全方位打造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該基地被江蘇省農業委員會認證為無公害蔬菜基地、無公害畜產品基地。33個蔬菜產品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3個蔬菜產品獲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1個產品被評為南京市名牌產品、江蘇省名牌農產品。以質量為先導,建立了方欣(諧音:“放心”)品牌綠色蔬菜系列產品、恬糯(諧音:“甜糯”)品牌即食玉米休閑食品系列,賽東北品牌優質大米系列、寧方欣(諧音:“您放心”)品牌無公害豬羊肉系列。
3 5 客戶服務競爭力
3 5 1 以禮待客
員工是企業的窗口。禮貌待客、文明經商是每位員工的責任,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言談謙和、儀表整潔、精神飽滿,這些都是贏得消費者的秘笈。公司通過制訂一系列制度,規范員工行為,發放《員工手冊》,強化制度執行。
3 5 2 信譽經營
企業信譽包括產品信譽、服務信譽、競爭信譽、財務信譽、商業信譽。產品信譽首先是指產品的質量信譽,質量是生存的根本,產品信譽還包括對產品性能的改進,生產出讓顧客更加滿意的產品,做到物美價優。服務信譽主要是指服務質量,做到服務態度熱情周到,服務方式及時有效。競爭信譽主要是指在市場中公平競爭,不擾亂市場秩序。財務信譽主要是指財務信息的制造和披露真實可靠。商業信譽主要是指與供應商之間及時結算貨款。企業信譽是企業的生命,良好的信譽決定著企業的未來。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非常重視企業信譽的經營,把信譽管理放在戰略的高度,對信譽進行全過程管理,加強產品的質量管理,提高服務水平,處理好各方關系。當信譽與企業利益發生沖突時,把信譽放在首位。
3 6 創新競爭力
創新是人類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創新要求淘汰舊觀念、舊技術、舊體制,培育新觀念、新技術、新體制 [7]。實踐是人類創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徑,也是檢驗創新能力水平、創新活動成果的標準。對于企業,創新主要是指產品創新、市場創新。
3 6 1 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通常包括技術創新,但是不限于技術創新,新材料、新工藝、現有技術的組合和新應用都可以實現產品創新 [8]。產品創新是指將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服務成功引入市場,為企業帶來利潤,實現商業價值。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了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生產操作規程,采用物理方式(如黃板、誘蟲燈、休耕)防蟲殺蟲、保護土地,減少了農藥使用量;利用公司生產的有機肥,不使用激素,保證了農產品安全;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建設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對農產品質量進行全程控制;自建物流體系,確保在約定時間內送貨上門,為顧客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產品。
3 6 2 市場創新
市場定位創新是選擇新的市場,整體產品創新是指企業基于現有的核心產品,改變包裝設計或組合外圍配件 [9]。江蘇省明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網店宣傳、展示產品信息,增加購買群體,通過在線預訂方式, 合理安排經營,配送綠色產品,為餐桌安全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HJ1 8mm]
[1] 謝 亮 農業科技企業運行管理模式探討[J] 學理論,2013(27):106-107
[2]孫佩元,瞿永前,孫加祥,等 現代循環農業理論與實踐綜述[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1):454-461
[3]嚴少華,張 鋒,孫洪武 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技術研究與實踐思考[J] 中國發展,2013,13(6):21-26
[4]嚴少華 現代循環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江蘇農村經濟,2006(11):13-15
[5]鞏文紅,劉春泉 淺 析農業科技企業在農業示范基地中的作用[J] 農業科技管理,2012,31(6):68-71
[6]陳志明,徐 彬,揭筱紋 “中道思維”與和諧共生: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管理模式研究[J] 農村經濟,2012(6):105-109
[7]高啟杰 促進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與持續發展的若干建議[J] 農村經營管理,2009(1):22-23
[8]溫彩琳,張國棟 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 企業導報,2011(12):28
[9]劉 倩,張國春 農業科技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為例[J] 經濟視角,2013,6(18):80-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