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滿姬
【摘要】隨著福建省高考作文要求議論文文體的增加,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就不斷開始對議論文寫作進行研究。在議論文中,分論點是中心論點的從屬論點,起到支撐論點的作用。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本文對高中議論文的分論點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議論文;分論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議論文的分論點,是指以中心論點為主切分為幾點或者幾個方面以提供對中心論點進行補充和進一步證明的從屬論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面進行的立論,就是中心論點的一個分論點。自2011年開始,福建省高考在作文文體要求中增設了議論文,就是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思維邏輯關系。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的學生寫出來的議論文邏輯推理關系不強,缺乏說服力。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有效進行議論文的分論點教學呢?下面對此進行幾個方面的探討。
一、順向與逆向法
“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順向思維,就是按照邏輯按照規律按照常規去推導,讓思維沿著中心論點的指向,從正面作順理成章的分解,從而對論點起到反復強化的論證作用。
把中心論點作為前提,去推斷在這個前提下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它是叩問論點“會怎樣”,是追問論點的結果。它比較適用于有“褒貶”情感傾向的論點。
論點屬性的“褒”的內涵是“正面肯定”的,例如愛國、進取、堅強、誠信、禮讓、律己等。此類論點本身就是為傳統價值觀所提倡的,其情感傾向往往是肯定的。對這類顯性的“褒”的論點,我們可指導學生作順向思維的運行,即讓思維順著“論點”的指向,展開分析,從而設置分論點。例如,“學會吃苦”這一論點,“吃苦”應該大力提倡,而“學會”兩字,也表明論點的情感傾向是“肯定的”“褒揚的”。這時,我們可導引學生順著論點的指向,作順向思維的運行:吃苦會有什么作用呢?它有怎樣的結果呢?這樣思考,就可擬出如下分論點:吃苦可以激發進取心;吃苦可以培養堅強的意志;吃苦可以培養創造精神。
論點屬性的“貶”,意即“貶斥批評”,例如自私、貪婪、嫉妒誹謗等。此類論點的價值取向往往與傳統價值觀相違背,情感傾向常是否定的。我們就可指導學生作順向思維的運行,順著論點“貶”的指向,分析其可能涉及的危害、后果等,以證明它的不可取,從而擬出分論點。例如“拒絕浮躁”這一論點,“拒絕”表明其情感傾向是“否定”的、“貶斥性”的。那么我們就可引導學生思維,沿著論點的指向,分析“浮躁”可能導致的后果、危害,可擬出如下分論點:因為浮躁,使許多天才如流星劃過;因為浮躁,使許多企業如曇花一現;因為浮躁,使許多朝代如過眼云煙。
二、層層展開法
采用層層展開法設置分論點,最常見的是按照議論的基本思路和結構來設置分論點,即依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提問思路來提煉分論點。例如,以《談風度》為題作文,可借助此法設計分論點:
①風度是一種美德,一種富有教養的臻于完善的氣質和風采(是什么);
②有了風度,能受到別人的敬重,人與人之間增進愛心,有利于和睦相處(為什么);
③要有風度,須加強道德情操的修養,摒棄粗俗言行,自覺培養良好的風度(怎么辦)。
如話題作文“拆除心墻”:
1.從“為什么”的角度確立:
(總)我始終相信,推倒彼此之間的心墻,你將會看到別樣的洞外天。
(分)推倒心墻,我們可以感悟無私的親情。
推倒心墻,我們可以感知真摯的友情。
推倒心墻,我們可以感徹不變的愛情。(帶來的效果)
(總)人有適當的戒備之心是理所當然的,但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心墻,我們應該堅決說:“不”!
(分)首先,心墻阻止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合作。
其次,心墻的存在間接影響了社會風氣。
再者,心墻還使人看不到社會光明的一面。(存在的危害)
2.從“怎么辦”的角度確立:
拆除心墻,我們應該拋開嫉妒,擁抱寬容。
拆除心墻,我們應該拋開自私,擁抱微笑。
拆除心墻,我們應該拋開虛偽,擁抱真誠。
或者:
無形的墻,我們用文明來擊垮。
無形的墻,我們用禮貌去瓦解。
無形的墻,我們用寬容來毀滅。
層層展開法的運用,可以使學生作文顯得更加有條有理有據,體現出學生思維的緊密和流暢。
三、辯證分析法
辯證分析法包括兩個方面:(1)對中心論點進行正反對照分析;(2)對中心論點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
先說正反對照分析。比如要證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可從正反兩個方面立論:①“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為人處世的準則,它將促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有素養、有內涵,它讓我們可以遙望一個美好未來;②人心越來越狹隘,只懂索取、不懂回報的人仿佛充斥著整個社會,加深了道德危機。這樣正反對比,就能進一步明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觀點。
再看一分為二地分析。比如論證“孩子經過挫折的磨練才能頂天立地”,便可一分為二地作分析:①孩子經受生活的滌蕩,才會傲然挺立;②父母的“松手”并不等于忽視和漠視,在必要的時候孩子仍需師長的引導。這兩個分論點看似矛盾,卻都統一在總論點之下。
總之,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還有概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條件分析法等,議論文中分論點設置的思維角度是多方面的,我們應當訓練學生多角度去探討,但無論運用哪種思維角度,都要求緊緊扣住中心論點恰當地設置,從而使議論文觀點鮮明,條理清晰,結構嚴謹。
參考文獻
[1]王煥軍.淺談高中語文議論文教學[J].才智,2010(33):86.
[2]雷艷.議論文論證力度提高[J].文學教育(中),2011(03):62.
[3]吳帥.高一議論文縱向論證優化策略[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3):35-39.
[5]鄧雅妮.談議論文的“骨架”結構[J].學周刊,2014(15):14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