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蓉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對于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故而,進行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有效性教學;現實生活;自主學習
一、轉換教學模式,誘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在一般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卻沒有過多關注。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促進初中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故
而,只讓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模式,通過探究性進行初中思想課的學習。對此,筆者認為,教師應充分考慮全體學生的綜合特點,所設計的教學方式應適應廣大初中生的發展特征,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
的情感與思維。對此,教師應讓學生通過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問題,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有效地探究強化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進行創造性的學習。例如,在教學《我與父母交朋友》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將教材內容同生活相聯系,對自己和父母的關系進行探究,從而有效地掌握與父母交朋友的真諦,繼而有效地掌握教師所進行的教學內容,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去。
二、深入探析教材內容,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
所謂思想品德就是通過人類對實際生活的認識而來的,這是對生活真理的總結與完善。故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同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學習,
能夠有效地將自己學到的思想品德的知識和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去。如此,不但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對自己進行科學的認知,并且能夠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協調個體與集體、個體與社會、個體與國家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此,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所進行的教學內容同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通過自己在思想品德課所
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中去,從而利用
思想品德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此能夠促進學生有效地適應生活,掌握生活規律,處理相關的實際問題。比如,在教學《學會拒絕》時,教師就可以以學校旁邊的網吧、臺球廳、游戲廳等場所為例,通過對這些場所同教材內容相聯系,繼而促使學生將所學的內容同生活實際相聯系,以積極的教材內容約束自己,從而有效地拒絕身邊的不良誘惑。
三、誘導學生自主學習
要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學,還應讓學生自主學習,如此才能夠促進學生探究思想品德并掌握思想品德知識。對此,筆者認為在進行具體的思想品德教學活動中,可以誘導學生自己進行學習,能夠對思想品德知識內容進行實踐。由此,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思想品德教學活動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只有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讓學生能夠進行探究、進行自主學習。當然,要有效的產生興趣,對于學生的好奇心就應充分的引起,也唯如此學生才會主動學習。比如,在教學《消費者的權益》之前,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有沒有去買過東西,學生必然會爭先恐后地回答,如此就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再問學生買東西的時候有沒有上過當,買過類似過期或假冒產品的商品,最后再引出本課程的主題,如何有效地維護自己在消費過程中的權益,充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欲望。如此能夠有效地進行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課題討論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學習,從而引發學生自主學
習。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內容,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與同學的談論探究進行學習與掌握知
識。如此不但可以讓學生的能動性得以發展,對于有效地開拓學生的思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夠有效地誘發學生的記憶力與
創新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在學生與學生之間思想品德課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與合作競爭能力,能夠將思想品德的科學理論應用到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通過討論有效地鞏固學到的思想品德知識與運用思想品德知識。在學習《網絡交往新空間》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問題進行網絡交往到底好不好。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探索討論,通過這樣的討論能夠有效地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
總而言之,只有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才能讓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提高自身修養。
參考文獻:
[1]楊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操作模式探析:以“一切從實際出發”教學內容為課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1).
[2]季士強,肖鵬英.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常見的三個誤區[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