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明
【摘要】中職學生大都有“學過硬本領,闖成功之路”的愿望,但他們文化基礎知識薄弱,文化素養(yǎng)較低,特別是語文素養(yǎng)過低,嚴重制約了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討以課前演講的方式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提高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為終身發(fā)展做好準備。
【關鍵詞】課前演講;素養(yǎng);自信;興趣;終身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職業(yè)高中以培養(yǎng)具有中等職業(yè)技能的勞動者為己任,特色化教育使得文化課程逐步被邊緣化。多數(shù)學生一心只想學好技術闖天下,對文化課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對文化課的學習不感興趣。對語文學習的忽視,導致語文素養(yǎng)的缺失,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葉圣陶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中關于語文教學任務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語文教學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語文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課前演講正是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好習慣,提高語文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一、課前演講能增強學生的自信
培爾辛說:“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于失掉自信心。”職高學生很多都對自己沒有信心,且有嚴重的自卑心理。然而,他們卻有很強的自尊心,要么封閉自己沉默寡言,要么不惜違紀以極端的方式引人注目。輪流進行的課前演講使每一個學生有了表達、表演的機會。尤其是學生演講后教師再給以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給以真心的肯定、賞識,會讓他們在演講中獲得被肯定的愉悅,享受到被賞識的幸福,從而激發(fā)他們參與的動力與表現(xiàn)的欲望。課前演講像作文訓練一樣,從學生進校到離校要有一個整體計劃,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如讀小故事,講小寓言,復述電視新聞,說心里話,談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講評耳聞目睹身邊事,有特色的自我介紹,主題演講,即興演講等。要讓學生在演講中有話可說,需要在各個階段對學生進行閱讀、收集資料以及演講技巧和方法的指導,使他們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從容完成演講內(nèi)容,態(tài)度大方,口齒清楚,語言流暢,聲情并茂。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語言類表演活動,在體驗中獲得成功,從而激發(fā)與培養(yǎng)自信。馬爾頓說:“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yè)。”課前演講活動所喚醒的信心,不僅僅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主動、積極,熱情投入,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對生活,對未來更主動、積極,充滿激情。它是學生們最珍貴的財富,可以使他們受益終生。
二、課前演講能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激發(fā)語文學習的興趣
學生們正值青春年華,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都想博取別人的好感,留給別人最美的記憶。一旦激起了他們的參與熱情,他們都想力爭把它做好。為此,他們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從圖書、報刊、電影、電視、網(wǎng)絡以及本地區(qū)的自然、人文、社會生活中搜集信息和資料,閱讀大量的健康有益的書籍,并挑選、整理演講所用的材料。這一過程本身已經(jīng)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見識,使他們不再是井底之蛙,而是張口歷史、地理,閉口人文、社會的“小百科”。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會越發(fā)濃厚,視野也隨之不斷擴展,知識逐漸增長,思想也愈趨成熟。
三、課前演講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一種課程資源,師生關系品質(zhì)的優(yōu)劣會直接影響師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效果,也最能反映師生在校的生活質(zhì)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的全部意蘊就包含在師生關系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它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安全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影響,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課前演講把講臺讓給了學生,實際是讓學生站在了教師的角度從事活動,他們成了組織活動的主角,聽眾的參與情緒、課堂紀律直接影響演講的成敗。課前演講讓學生們對老師角色有了親身體驗,對老師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有了理解與尊重,有利于師生關系朝良性方向發(fā)展。另外,在準備演講的工作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準備情況,個別學生要請教教師,希望得到悉心指導而勝出一籌。一來一往的近距離接觸使得師生的關系密切,尤其是教師的賞識更是使學生愿意親近教師,信賴教師,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四、課前演講教會學生吐真情,做真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道出了教育的本質(zhì)──“真”。“真”是教育的內(nèi)涵,人的發(fā)展過程是追求“真”的過程。我們的學生大都有不順暢的求學之路,還有不少是問題家庭的問題孩子,再加上青春叛逆等,他們似乎習慣了在老師、家長面前包裹自己,隱藏自己,把真實的內(nèi)心,真實的思想、情感嚴嚴實實地封存起來。他們外表看起來強大,其實內(nèi)心脆弱。課前演講活動前期,他們大都是為了完成任務,演講內(nèi)容東拼西湊言不由衷,再加上演講技巧拙劣,在情感交流、共鳴上會顯得蒼白無力。這種情況下,教師給以點撥、示范,講自己真實的經(jīng)歷,真實的情感,展露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告訴他們真實的才是最美的,最動人的。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學生會越來越愿意將自己內(nèi)心的話說出來,越來越愿意傾吐自己的喜怒哀樂。越來越享受因為釋放所得到的輕松與快樂。他們也會越來越關注身邊的人與事,越來越注重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演講中能夠從身邊小事到家國大事,從小我喜怒到倫理道德、公共秩序,內(nèi)容更實在,情感更真實。他們能真于對己,真于待人。慢慢成長為擁有真實、真心、真誠的人。
通過課前演講,學生們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都會有提高,學習語文會自信滿滿,興趣倍增。在掌握專業(yè)技能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他們有了飛翔的翅膀,就會翱翔在天空。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