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燕
【摘要】作為一名實驗教師,只有蹲下身子欣賞學生,靜下心來更新觀念,才能與學生一起成長,和新課程一同進步!
【關鍵詞】興趣;潛能;“信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為落實《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段積累和寫話的要求,激發低年級學生積累和寫話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冀教版語文教材設計了一個獨特的欄目——“我的小本本”。“我有一個小本本,在里面寫我想說的話,抄我喜歡的詞語和句子,還可以畫畫兒,貼我喜歡的圖片。”童稚的話語敲擊著人的心靈,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小本本,它將記錄的是學生的所思所感,學生的成長歷程,是學生整個無邪的童真世界!任教一年級伊始,筆者就在思考和摸索如何讓“我的小本本”成為學生們積累語言的寶庫,傾吐心事的樂園,經過一學期探索,也有了一些收獲。
一、一種“信念”
令筆者記憶猶新的是自己小時候做摘記,寫日記的痛苦經歷;每逢周日,總是先狂補幾頁摘記,直補得手腕酸疼;再絞盡腦汁編上兩篇日記,直想得心煩意亂。望著眼前這一群像小鳥一樣無憂無慮的孩子,想著教材的全新理念,筆者一遍遍告誡自己:不要讓完成“我的小本本”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沉重負擔,而要讓它成為學生喜歡做的一件事,一件既自由又快樂的事。
二、兩個“驚喜”
雖然已下定決心要讓學生快樂自由地走進“我的小本本”,可是這些只有六七歲的孩子能做成這件事嗎?筆者一直暗自擔心,但是,不久這群小家伙就給了筆者兩個大大的驚喜。
驚喜一:學習第5課《我是中國娃》,用“生”字組詞,一個學生站起來說“無是生非”。筆者猛的一驚,這可不能小看,于是告訴孩子們:這叫成語,是中國話獨有的,字雖少,但能把事說得很明白。學生們一聽來了勁兒,在學習“頭”字時,又組成了“虎頭蛇尾”“頭頭是道”等成語,哎,現在的孩子豐富的語言積累真不容小覷。
驚喜二:班里的“小不點兒”韓迪下課去翻同桌的書包了,同桌委屈地來“告狀”。
“韓迪,你告訴老師,為什么這么做,好嗎?”
“昨天放學,爸爸給我買了塊有香味的花橡皮,我特別喜歡。今天就帶到學校來了,誰知道一下第二節課我就找不著它了,我可著急了。上第三節課的時候,我看見他(指同桌)用橡皮,我一看,咦,那多像我的橡皮呀!所以,我就想找出來看看?!闭f著,孩子哭了。
我一邊給韓迪擦眼淚,一邊回想著剛才那一段話,不但來龍去脈敘述得清楚明白,而且還有心理活動呢,這群“小機靈鬼”語言表達能力強著呢!
三、三項活動
等筆者從“驚喜”中平靜下來,豁然開朗:這不就是“我的小本本”最好的素材嗎?學生的語言潛能如此豐富,只要合理引導激發,就會迸射出火花的。因此,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三項有趣的活動“誕生”了。
活動一:“詞語共分享”。每天學習生字時,只要有人說出成語,筆者就把它寫在黑板的一個特定的角落里,并鄭重地屬上這個學生的名字,這些成語要保留一天。學生們的興趣可濃了,一下課,就有人圍著黑板嘰嘰喳喳地念成語,后來,又擴大范圍,把其他好詞也寫在了黑板上,筆者就順勢引導他們把黑板上寫出的好詞,生活中聽到的好詞記在小本本上,再配上自己喜愛的圖畫,小本本上就有了充實的內容。
活動二:“心里話,大聲說”。六七歲的兒童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有較高水平,加上他們那些古靈精怪的天真想法,總會有一些“驚人妙語”。于是,筆者每天拿出十幾分鐘時間,開展了“心里話,大聲說”活動。讓孩子們和組里的小伙伴說說自己一天來的見聞想法,聊聊自己的悲喜憂愁,每個小組再選出一個人向全班同學說一說(盡量每天選不同的同學,給每個人鍛煉的機會),然后鼓勵他們把當天說的話在“小本本”上寫下來,從開始的“只言片語”到后來的“長篇大論”,每次閱讀,都給筆者帶來了不盡喜悅,現摘取幾篇如下:
“楊老師,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學習,也一定改掉我上課不注意聽講和愛說話的習慣。楊老師,您相信我能做到嗎?”
“我和媽媽去地下室放車子,地下室非常黑,媽媽不敢自己去,媽媽真膽小,我卻很膽大,我不怕黑。”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夢見自己有了好多好多怪獸卡,早上起來,我把做的夢告訴了媽媽。媽媽說,你那么喜歡戰斗怪獸卡,我就給你買幾張吧。后來,一直沒有找到賣卡的地方。今天下午放學后,我和李佳昕到李老師辦公室,李老師拿出好多怪獸卡,分給我和李佳昕,我真的有了這么多怪獸卡,我高興極了。”
活動三:“我的本領大”。幾年的幼兒園生活,加上父母的悉心教育,剛入學的小學生已不是一張白紙,他們的頭腦中儲存了豐富的語言材料,會背兒歌,會講故事,會畫圖畫……筆者鼓勵孩子們在“小本本”里把這些本領表現出來。于是,“我的小本本”里多了一個“個性空間”——“我的本領大”。平時,他們饒有興趣地抄抄寫寫,涂涂畫畫,一到周五下午,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來展示、品評。別說,孩子們的本領還真不小,“三字經”“兒歌”“古詩”……還根據內容配上了自己畫的畫。
學期將盡,學生們擁有了一本雖稚嫩卻鮮活的“小本本”,而作為老師,同他們一起經歷了近一個學期的積累與創作,頗受啟發:每個學生都是奇跡,只要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他們就會釋放出巨大的潛能來;這套教材“快樂語文,成功語文,感悟語文,享受語文”的編寫思路,正是在有情趣、有體驗、有個性的語文學習生活中扎實學生的“底氣”,培養學生的“靈氣”,最大程度地發掘學生的潛能;作為一名實驗教師,只有蹲下身子欣賞學生,靜下心來更新觀念,才能與學生一起成長,和新課程一同進步!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