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
摘 要:學前教育在我國日益得到重視和關注,發展形勢逐漸好轉,但是當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卻較為滯后。以廣泛的調研和深入的實際考察為基礎,深刻探討了使用蘇教版教材地區的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并且學習借鑒了國外一些好的實踐經驗,以找出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的共性之處,并且提出些許建議,希望有助于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經費;辦園機制;師資力量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是在世界都普遍關注學前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村的學前教育事業也得以迅猛發展,幼兒園數量大大增加,入園率大大提升,學前教育的發展模式也因此越來越多樣。這些發展模式存在共性,卻也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以適應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但這些發展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一、主要的發展模式
目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模式較為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鄉鎮中心模式
(1)特征與類型
該模式的幼兒園一般設在鄉鎮的中心或市集的中心,能夠起到向各鄉鎮輻射的作用。因此,這種模式的幼兒園在農村是具有它的特殊意義的。政府部門也應該注意引導與管理該模式的幼兒園,使其真正發揮它的價值。
(2)作用
該種模式幼兒園的設立,是踐行我國教育政策法規的體現。2003年國家就出臺文件,要求縣級以上的教育部門辦好鄉鎮幼兒園,以發揮它對鄉鎮幼兒教育的指導作用。可以說,鄉鎮中心幼兒園為滿足農村幼兒教育的需要做了很大的貢獻,促進了周邊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
(3)局限
鄉鎮中心幼兒園辦學條件差主要體現在園舍條件和師資條件方面。園舍多為舊房改造,有些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師資條件又表現為兩個方面,即質量和數量。在質量方面,教師多是初中學歷,沒有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培訓,他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存在很大問題。在數量方面則表現為教師資源的匱乏。
2.城鄉一體化模式
(1)特征
該模式是鄉鎮中心模式的優化和發展,是一種相對正規的辦園模式。相對于其他模式的幼兒園,該模式幼兒園條件較好。這主要體現在它的園舍新穎且面積較大、師資水平較高。它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與城市的幼兒園區別不大,而且與城區的幼兒園進行合作、溝通,因此教育水平較高。
(2)局限性
城鄉一體化模式理論上是很理想的,能夠促進城鄉幼兒園教師的溝通和流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農村教師向城市幼兒園流動較易,而城市幼兒園教師向農村幼兒園流動困難較大。因此這種城鄉流動就變成了單向流動,也自然就難以發揮其特有的作用。
3.農村小學附設模式
(1)重要性
農村小學附設模式是由鄉鎮中心模式變化而來的。該模式的幼兒園又可劃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隸屬于小學的幼兒園;第二種其實與小學沒有真正的隸屬關系。這種幼兒園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可以整體安排教育教學工作,有利于做好幼小銜接的過渡工作。小學附屬的幼兒園對于家長而言更具有信服力和影響力,特別是公辦小學的附屬幼兒園。
(2)局限性
據調查,使用蘇教版教材地區的附屬幼兒園普遍存在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尤其是那些真正隸屬于小學的幼兒園,它們由小學校長掌管,校長會選擇一些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到幼兒園任教。這些教師缺乏學前教育的專業培訓,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都采取小學化的教學模式。而且這部分老師年齡總體偏大,缺乏學習的動力。這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是極其不合理的,對于幼兒園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二、改進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現行模式的建議
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制約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因此對于當前我國農村教育模式出現的諸多問題都應及時解決。因此,為完善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現行發展模式,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完善的經費籌措機制,解決經費來源問題
經費對于幼兒園而言,是其順利開展工作的保障。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因此需要政府穩定的投入和支持。政府應該建立一種機制,使得國家、社會和個人共同負擔幼兒園支出費用,以保證幼兒園工作的順利開展。
2.完善辦園機制
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在這方面做出努力。辦園思路要加以拓寬,管理機制也要進一步改革,使得學前教育資源得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政府在努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還要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形成一個多元化辦學格局。
3.加強師資力量,提高師資水平
師資力量的提高對于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一項措施。因此,必須嚴格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也要切實解決農村幼兒教師的待遇、編制等問題,鼓勵更多人去學習學前教育專業,堅定從事學前教育事業的決心。
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模式較為多樣,這是與當地的具體經濟文化水平相適應的,它們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其中必然還有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這些都需要大批的學前專業工作者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去逐步改善。
參考文獻:
于冬青,梁紅梅.中國農村幼兒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