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探究式教學是注重于教學過程以及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獨特感悟和理解,注重于學生個體知識和能力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提升。初中物理的許多知識內容可以開展探究式教學,教師要根據教材安排,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營造有利于探究的課堂環境和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全面提升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教學組織;內容選擇;創新能力
探究是人們對自然世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研究的過程,是人類在進步發展過程中解決各種問題的重要手段,一切科學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人類的探究活動。探究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測量、假設、驗證、討論交流等探究手段,獲取知識、領悟思想、提升自我。探究式教學也是一種著重于學生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提升的教學方式,本文對探究式教學的特點、內容選擇及教學組織做簡要分析。
一、探究式教學的特點
1.探究式教學更加注重教學過程
“填鴨式”“重結果而輕過程”“重知識而輕能力”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弊端已被大家所共知。探究式教學恰恰注重教學過程,重視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對知識的感知過程中獲得思維方法、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可能并不體現在學生的“成績”上,但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所體現的創新思維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是應試教育所不能比擬的。
2.探究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
探究式教學有既定的教學目標,但是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不要求學生按照統一的規格同向發展,而是鼓勵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個性和差異性,合力完成探究性學習任務,在探究活動中獲得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的提升。
3.探究式教學更加注重知識技能的應用
探究式教學和發現學習、啟發式教學有所類似,它的側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應用技巧,也就是讓學生靈活運用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探究式教學還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現象和問題納入我們的視野,用物理學的知識加以解決。
4.探究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理解
新的教育理念不僅強調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更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個性和思想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在傳統優秀文化繼承和創新精神的發展方面。而這有賴于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的感悟和理解。探究式教學就是注重學生在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感悟和理解,讓學生將獨特的感悟和理解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二、探究式教學的內容選擇
1.基本概念的教學
物理概念源于對生活中具體物理問題的歸納和科學總結,也可以還原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如教材在“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中就通過“硬幣跳高比賽”以及“吹紙條”“乒乓球與漏斗”等內容,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具體現象的分析中逐步認識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磁生電”“電生磁”的教學中可以以發電機和電動馬達為例讓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新概念。
2.探索性實驗
實驗是初中學生驗證物理理論、物理規律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教材中在“平面鏡成像”“浮力”“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磁生電”“電生磁”等許多方面都設置了一些探索性、探討性的實驗。除了這一類教材本身已經設置的開展探究式教學的主要內容,其他一些合適的內容也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予以驗證。對于教材中未設置或器材難以收集的實驗,教師還可以結合當地實際予以創新。
3.與知識點有關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
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既是初步的,又是廣泛的,身邊的很多問題都能與之聯系。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聯系起來,展示物理知識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各種交通事故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浮力的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重溫和討論曹沖稱象的故事。
4.與物理學有關的其他問題
許多科學前沿問題、社會熱點問題都與初中物理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把這些內容引入課堂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的奇妙。例如,在能量與可持續發展的學習中,可以結合當前的霧霾問題、柴靜的《穹頂之下》來談談我國當前的環境問題及其治理措施;又如水電、火電、核電、溫室效應、人造衛星等問題都可以作為物理課上的探究課題。
三、探究式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1.營造有利于探究的課堂環境
首先,要改變學生在課堂上跟著教師思路走的習慣,在課堂上營造師生之間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探索學習的欲望和潛能,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其次,要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獨立作戰的習慣,采取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在獨立學習、獨立探究的基礎上,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鼓勵學生聽取他人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解,在與他人的相互質疑、相互印證、相互補充中清晰完善自己的觀點,克服獨立學習探究過程中的片面性和主觀性。再次,教師在學生探究過程中,也要積極主動參與,通過與各個討論小組的交流,引導學生用科學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觀點和結論,聆聽學生探究過程中的思路和想法,積極評價學生的創新思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糾正錯誤,讓學生的課堂探究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2.在物理實驗中深入探究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重要方面,也是進行探究學習的重要途徑。教材中安排了許多探究性實驗,教師要創造條件為學生演示或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并分析實驗數據,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例如,在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物理概念以及歐姆定律的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采取控制變量法對電流的大小進行控制,從而探究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之間的關系,進而讓學生在實驗數據的分析中掌握歐姆定律。又如,在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時,同樣可以引導學生對電磁鐵的構成要素(電流大小、線圈匝數)進行分析,在控制線圈匝數不變的情況下,看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關系;在電流不變的情況下,看線圈匝數與磁場大小的關系,并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從而得出電磁鐵與線圈匝數、電流強度之間存在的正比例關系。
3.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時,要盡可能為學生創造適合探究學習的條件,如提供探究實驗所需要的實驗器材,采取多媒體教學手段等,都是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時所必需的。在這些手段的輔助下,學生才能更加清晰準確地觀察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進而增強學生對探究過程的感性認識,結合所學歸納出物理學規律。在信息時代下,教師還要用好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積極為學生探究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一是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大量的信息和資料來為探究式教學服務,如制作精美的課件、演示動畫等都可以為我所用。二是對于較為復雜、實驗數據較多的實驗,還可以應用計算機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從而更快地得出正確結果。三是當前也有一些網站開設了基于互聯網的探究性學習,可以讓有條件的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在互聯網上開展探究性學習。
總之,探究式教學是綜合采用各種科學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注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悟和理解,以及學生個體知識和能力的全面發展。初中物理許多知識內容可以開展探究式教學,教師要根據教材安排,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營造有利于探究的課堂環境和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全面提升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勇.“啟發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5,(03).
[2]趙愛娟.淺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學周刊,2015,(15).
[3]王少鹍.以探究的方式突破靜摩擦力教學中的難點[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9).
[4]張娟.以“實驗、探究、評價相結合”改革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5,(02).
[5]金偉.實驗探究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5,(18).
責任編輯 王 慧
[作者簡介] 錢二妹(1981—),女,江西吉安人,于都中學初中部,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