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萍
摘 要: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并未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課應有的功效。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組織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教案’評選”活動。作者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就編寫教案過程中應把握的幾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 精彩教案 注意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具備的基本功效是在培養大學生的過程中,既積極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政治傾向,使大學生樹立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又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歷練心智,最終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但如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卻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思想政治理論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甚至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出現室難進、課難講、書難學、識難用等一系列理論脫離實際、教師脫離學生、學生逃離教室的問題。嚴重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功效的發揮[1]。
怎樣才能有效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功效?這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普遍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2008年11月,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組織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教案’評選”活動,開始面向全國高校4萬名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公開征集“精彩教案”。該活動的目的是通過開展征集、評選活動,以課堂現場教學形式,生動、直觀地交流教學方法改革新經驗,鼓勵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大力推進教學手段創新,推動各高校嚴格教學管理,規范教學過程,指導教師精心編寫符合本校學生特點的教案,鼓勵教師研究運用多媒體等技術和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此筆者想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就編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案過程中應把握的幾個問題談以下三點體會。
一、高校思政課的精彩教案內容必須既立足教材又體現與時俱進性
現行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被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并且作為重大項目集中了全國教學科研力量組織編寫。中宣部、教育部聯合成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編寫領導小組,組建由多方面專家組成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編審委員會,按課程組建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組,編寫組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按照定向申報、擇優遴選、集中編寫的方式,編寫教學大綱和一套試用教材[2],因此具有最高的權威性,思政課教師編寫的教案內容必須立足于教材。
編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案除了必須立足教材外,還必須不斷吸收最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體現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與時俱進。如編寫“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之第六章社會主義本質理論這部分教案時,必須補充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以來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中國夢”,這部分內容必須給學生系統闡述中國夢的內涵及實現途徑,因為教材編制有滯后性,不能時時更新,因此教師編寫教案時應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增加到教案內容中。
二、高校思政課的精彩教案內容必須具有針對性
思政教師在編寫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精彩教案內容之前,必須認真分析四門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各自的課程特點和教學目標,分析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重要制約作用的社會育人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當代大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征。因此,教師編寫的精彩教案內容必須體現“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指教案內容必須以實現教學目標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指教案內容必須結合當今時代特點和大學生認知和心理特征,以提高教案內容的針對性。
例如,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案內容的針對性,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教案內容必須針對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向學生介紹中國共產黨如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毛澤東思想,指明中華民族贏得獨立解放、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在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深化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的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們走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特征,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境界,帶領我們走上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道路。通過這一歷史進程的介紹,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及基本原理,使其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其次,提高教案內容的針對性,不應回避重要的時代特征和現實的社會環境,教師要充分考慮到現實的社會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制約性。因為當今大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環境當中,他們生活的社會現實環境正發生著巨大變化:我國正經歷著一場深刻變革,社會轉型、成熟健康的市場經濟體系尚未建立,政府宏觀調控滯后。體制、法律、政策、管理的不完善引發了經濟社會生活的許多問題,造成了醫療、住房、教育、就業、貧富差距和社會差別的擴大及腐敗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消解了大學生在學校及課堂接受的理論知識。因此,教師編寫教案內容的時候應該充分思考,如何教會學生用“唯物辯證法”對待現實中的經濟混亂、政治腐敗,以及一切污濁的社會現象,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最后,提高精彩教案內容的針對性,必須針對大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征。當代大學生最反感的教學方式就是說教式理論教學,因此要提高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教師必須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上有所改變。
三、教師在編寫精彩教案時須考慮提高思政課實效性的途徑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向活動過程。教學成功和教學質量提高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指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深刻透徹地理解,并能牢固記憶和熟練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規定基礎知識、技能、技巧的基礎上,發揮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掌握的基礎知識類推到有關問題中[4],解決大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這就是思政課的實效性,教師編寫教案時必須充分思考提高思政課實效性的途徑。
第一,思政教師在編寫精彩教案時應該考慮如何在教案設計上體現教學方法改革。現在很多思政教師都呼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該采用現代教學方法而改變或放棄傳統教學法,但筆者認為應該將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因為二者各有長處:傳統文字板書教學可以向學生展現教材結構嚴密的邏輯性;而現代教學方法可以充分運用圖片、影片、聲音等因素,提高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
思政教師在編寫精彩教案時還應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師生互動環節,因為互動教學既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是“主演”,而是“導演”,教學不再是教師單純教、學生單純學的過程,而是教師、學生相互配合、相互學習、教學相長、共同成長的過程,這樣可以調動師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師主動施教,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5]。
第二,思政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考慮如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毛澤東曾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告誡全黨:“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要能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在于應用。”對于思想政治理論,必須通過學習——精通;通過實踐——應用。因此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絕大多數高校采取的只有課堂理論教學,至于社會實踐特別是校外實踐就比較不受重視。而思政老師能做的事只是想辦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因此思政教師在準備教案時必須結合教學實際在課內直接安排大學生開展討論、辯論、小品和演講等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是筆者編寫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教案的三點體會,當然要編好精彩教案還得嚴格按照精彩教案的要求制作教案,做到形式與內容相統一。
參考文獻:
[1]李社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應然功能與實然功效對比研究[J].湖南農機,2011.7.
[2]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
[3]http://cd.qq.com/a/20121110/000008.htm.
[4]王利華.實現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10.
[5]鄧東方.淺談思政課實施互動式教學法的環節、策略、方式[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Vol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