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峰
摘 要: 改變教師“教”的觀念,改變學生“學”的觀念,由觀念的改變帶動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實施成功的重要保證,最能體現時代發展要求,同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關鍵詞: 新型師生觀 角色轉換 學習模式
如何使新課程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呢?俗話說,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因此,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是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改變教師“教”的觀念,改變學生“學”的觀念,由觀念的改變帶動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實施成功的重要保證,最能體現時代發展要求,同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那么,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應怎樣改變觀念,提高教學效率呢?筆者簡單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樹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觀
師生關系是關乎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開展,教學效果能否彰顯的前提條件。因此,提高教學效率,轉變教學觀念,首先要從改變師生關系做起。師生之間一定要改變過去傳統的關系,打破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唯命是從的定式,樹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筆者認為新教學理念下的師生關系應包含下列基本要點:
1.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下,教師和學生之間體現一種平等的人格關系,師生之間相互尊重,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學生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勞動,教師平等地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切體罰、諷刺、挖苦學生的言行都是不文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違法的,都是被明令禁止的。
2.師生之間是一種相互信賴的朋友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師生之間建立基本的信任關系,學生有什么問題愿意找老師商量解決,有什么心里話愿意和老師傾訴,有什么困難愿意找老師幫忙,有什么高興幸福的事情愿意和老師分享。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師生之間能夠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共同解決困難和問題,共同分享快樂和幸福,形成其樂融融的和諧關系,從而有利于教學效率提高,保障各項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3.師生關系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在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我們要認識到教師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因此,我們一定要樹立甘為人梯的思想,為學生服好務,而不能抱有學習是學生的事情、學好學壞與我們無關的思想,這樣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一旦有了這樣的思想,勢必會影響我們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和及時跟蹤和教育,從而使學生在自我成長中得不到教師應有的幫助,失去成長方向,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邪路和歪路。
4.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要從世界觀形成、知識增長、能力培養、身心發展、行為養成等方面以身作則地全面指導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教師應該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真正在做人做事方面率先垂范,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說一套、做一套,自己說的自己都很難做到,則很難令學生信服,這樣的教師自然不會得到學生的愛戴,自然影響專業課教學效率和效果。
5.新型師生關系必然是民主的,民主師生關系下的課堂必然是開放的。開放課堂下,學生已不再滿足于依靠聽教師在教室里講這種方式獲取知識,可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多方面的學習信息,擁有多種生活體驗和實踐經驗,甚至有時他們得到的某些信息和經驗是教師尚未接觸到的。同時,學生只有不受教師束縛,與教師處在同等地位,才敢自由大膽地交流,才敢對教師的觀點或問題的結論提出異議及獨立的新見解。故教師應解放思想,樹立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學習的新型師生觀。
二、及時轉變教師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改理念下,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一定要及時轉換自己的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新課程實驗教學中,“重過程和方法”的目標取向要求廣大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角色,大膽創新和不斷探索,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環境,教會學生學習,幫助學生自我建構學習過程,努力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和協作者。
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認識事物的過程。學生是認知的主體,其主體性發揮得愈充分,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愈強,學習效果就愈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為強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師應該大膽地‘放’,相信學生,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參與創造,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問題交給學生”。
三、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模式,努力提高教學實效
新課程強調運用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探索,為學生有效學習開辟多種途徑,尤其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切實轉換學生的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前提下,自己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對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具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在互聯網支持和遠程教育實現的背景下,自主學習成為一種可能的、新型的學習方式,日益被大眾認同和接受。
2.合作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指借助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策略。新課程提出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改變以往“單向、低效”的教學現狀,建立“立體化”的學習網絡,共同推進教學過程。合作學習方式的基本特點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共同參與;促進學生人際交往——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局面。
3.探究學習模式。探究學習指針對某一具體問題展開研究式學習的一種方法,一般這樣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新穎性、不確定性、現實性和情趣性,探究學習以學生對問題的濃厚興趣和強烈動機為前提,所以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探究,對于探究的問題要認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