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萍
摘 要: PPT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的結合,能夠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內容的新穎性,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讓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直觀、圖文并茂,易于學生接受。作者主要講述了PPT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和英語交際能力培養方面的運用,以及自己對課件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問題的總結。
關鍵詞: PPT 英語詞匯教學 運用
一
日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多以PPT的使用為主。上學期我參加了教學PPT制作及使用的培訓,獲益良多,下面闡述幾點我在使用PPT教學時感受到的優點:
1.能夠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內容的新穎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傳統教育教學,有時哪怕老師講得再好,總有學生精力分散的時候,運用PPT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保持相對的精力。恰當運用好PPT進行課堂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課堂開端激趣。上課一開始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我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引入,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使之成為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這樣上課伊始就會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2.能夠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知識的傳授需要時間,利用PPT可以節約時間,還可以在課堂上加大課堂知識容量,增加授課內容,使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得到擴大。PPT教學,靈活易用,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及時調整翻頁速度,控制教學節奏;減少教師板書時間,使課堂更緊湊,提高教學效率。
3.能夠讓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直觀、圖文并茂,易于學生接受。課堂氣氛活躍,加深鞏固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寓學于樂。PPT教學,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
PPT在英語教學中是越多越好還是適當地使用?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常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PPT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適當運用,對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科學制作PPT,才能達到理想的課堂使用效果。我們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應利用好PPT,把搜集的素材以動畫、演示圖片等形式展示給學生,增強學生的視覺效果,生動形象地展示教材中的語言素材,學生的視聽會得到強化訓練,從而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我以課堂教學中的實例,從英語詞匯、對話兩個內容說明如何將PPT充分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
1.使用PPT教學有助于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率。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是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PPT能很容易地把詞匯教學融入到實際的教學情景之中,在實際情景中教單詞、學單詞,不但可以克服單獨記單詞容易遺忘、不好記的缺陷,而且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單詞的能力。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教師在備課上要多花時間。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把單詞變成一個個圖片游戲,讓學生在有趣的圖片游戲中拼讀、拼寫單詞,不但有利于學生牢固地記住學習的新單詞,而且便于教師進行及時復習鞏固訓練,節約板書時間,增加教學密度,取得的課堂教學效果與只用黑板和粉筆是不可相提并論的。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記憶單詞是他們最感苦惱的一件事。我們經常發現不少學生能讀寫英語單詞卻不知其意義,怎樣讓學生準確牢記所學單詞呢?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采用直觀手段揭示詞匯,是有效的辦法之一。因為鮮明的寓意形象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幫助理解記憶。學生在識記過程中,直觀材料優于視覺材料,而視覺材料又優于詞的聽覺材料的識記。語言材料和視覺形象的結合,便于記憶大量信息,效果顯著。所以我們在詞匯教學中,要使用實物、圖片、動作等進行直觀性教學,這是提高學生記憶效果,記住詞匯的最有效辦法。然而現實生活的中實物、圖片必定有限,怎樣最大限度地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呢?采用PPT教學方式,我們要用的資源就用之不盡、取之不絕,是進行直觀教學的好辦法。
我在教學詞匯時常利用PPT制作適合教學需要的多種教學圖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中學習新單詞,加深記憶印象,增強記憶效果。如教有關水上運動的單詞,課前備課時,我從互聯網上搜集了一些各種有關水上運動的圖片,將它們制成PPT。上課時,我輕輕一點鼠標,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即刻呈現在學生眼前,他們不時發出一聲聲驚嘆,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到課堂上。在他們興奮地欣賞圖片時,我大聲地對學生說:Do you know how to say this sport in English?讓他們先聽說英語單詞,再根據讀音試著拼寫單詞,最后用動畫形式呈現英語單詞讓學生仔細拼讀。在這堂課上,學生的注意被環環相扣的教學步驟牢牢地吸引,使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讀音和書寫形式不感到雜亂,而感到有條理、有規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快,讀得準、記得牢。課后檢查學習效果,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學習英語是為了以后能使用英語與人交際。所以我們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指導者,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大量的自然交際展示新的語言材料,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話交際活動,達到學生能運用所學進行簡單對話交流的目的。
我在英語教學中嘗試用PPT創設對話情境,把教學內容制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圖片,讓學生描述或表演圖片的內容。在這樣的課堂上,多數學生都產生學習英語的新感覺——學習英語似演戲,有樂趣。如教祈使句時,我將現實生活中的日常行為習慣制成演示圖片,讓學生看圖后用“Don’t/You mustn’t/You must”進行說話訓練。這堂課上,全班學生爭先恐后地參與訓練,連平常不愛發言的李軍、張志強等同學也搶著起來說。學生就在這種相互的交流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知識。與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師講解學生聽相比起來,這堂課的效果要好得多。利用PPT創設對話情境,讓學生在語言交際運用中學習英語,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學習語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不同的語言情境中進行對話交流的。我們運用PPT貼近日常學習、生活情景組織課堂對話教學方式,多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語言環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運用。讓英語課堂充滿生氣,也使我們英語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經過教學經驗積累,我總結了PPT課件制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每頁PPT都要有標題;(2)每頁PPT不要過長,一般為6至8行;(3)可以用不同的顏色表明相互之間的關系,但顏色搭配要恰當合理。有些顏色不宜在一起使用,例如綠色與紅色、黃色與藍色等。用紅色、紫色、亮黃色做背景或紅色使用太多,對比不好,容易導致視覺疲勞;(4)每頁的顏色不宜超過3種。顏色太多易導致視覺疲勞;(5)如果使用圖片、聲音、圖像,要確保是高質量的。聲音不能太多,防止界面過于凌亂,在重要的位置上放上無關內容;(6)避免在同一頁使用過多種類的字體,使用大號字體。
總之,教師應很好地運用PPT,根據具體內容恰當使用,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身臨其境,學得輕松愉快,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易于學生掌握,從而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能力。所以我們用PPT自制課件,是一種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增強英語課堂教學吸引力的有效方法,能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水準。
參考文獻:
[1]胡壯麟.教育技術變革下的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2.12.
[2]邵水平.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和諧性問題[J].外語電化教學,2001.1.
[3]張紅玲.現代外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和機輔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