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辰 高勤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大連市大型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職業發展進行了研究,以期為體育健身市場及行政部門提供更好的解決辦法,促進健身指導職業的發展。
關鍵詞: 健身俱樂部 教練員 發展現狀
1.引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問題備受全人類的關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體育需求的增長,健身體育得到進一步普及,體育健身俱樂部作為開展大眾體育的重要組織形式,在許多發達國家被廣泛采用,成為人們參加體育活動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徑和社會體育的主要載體。本文對大連市具有代表性的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進行了調查研究,對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達到推動健身教練員隊伍健康、穩定發展的目的。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大連市4個區的24所健身俱樂部(韋德伍斯9所、寶力豪1所、金領9所、青鳥1所、迪沃1所、嘉世特1所、中體2所)的健身教練員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和人大復印資料上搜集和整理相關的文獻和案例。
2.2.2問卷調查法。對大連市四個區不同規模的經營性健身房的經營者、教練員、學員和從事健身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專業人士進行相關方面的問卷調查。
2.2.3數理統計法。運用MicrosoftExcel對所收集的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分類,然后用SPSS11.5統計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數理統計。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年齡、學歷結構
統計顯示,大連市健身俱樂部從業人員的年齡30歲以下、30歲~40歲和平均年齡依次為81.2%、18.8%和24.8歲。表明大連地區的健身教練隊伍大部分是年輕的從業人員,而且年齡總體偏小。另外,大連地區健身教練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高中以下(含中專)占60.3%,大專以上占39.7%,(體育類占26.4%,其他專業占13.3%)。由此可見,目前大連地區的健身教練從業人員學歷已有較大幅度提高(與2005年我國健身私教大學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10%相比),尤其是體育專業畢業的健身教練人員占較大比重,反映了近年高校擴招以后,體育院校培養的畢業生為全民健身運動提供了人才支持;但從業人員的學歷總體仍然偏低,與健身業發達的美國相比則存在較大的差距。
3.2健身教練員的培訓、認證
目前我國健身教練的培訓機構主要有境外私教培訓學院,培訓時間以短期3至7天不等,收取高額報名費,不設報名條件。統計顯示,大連市健身教練從業人員通過非官方認證機構獲得“健身教練員證”的人數占96.2%。由此可見,大連地區的健身教練員培訓市場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培訓機構良莠不齊,培訓市場比較混亂,絕大部分從業者主要是通過短期培訓獲得“健身教練員證”而取得執業資格。在24家俱樂部中,會員人數500人以下的占76.85%,而僅有5名指導員以下的俱樂部就占57.78%。這說明,在我國健身俱樂部中,平均每100人中僅有1名健身指導員,其中大型體育俱樂部最多的有20余名健身指導員(韋德伍斯俱樂部),最小的俱樂部僅有3名。到目前為止,大部分指導員都沒有上崗證。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證書的占22%,其他人員只通過面試考核便可錄用。其中近一半俱樂部的指導員從未參加過正規的健美操專業培訓,全憑自己的業余愛好、個人特長或在校所學知識進行輔導。
3.3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員的待遇情況
調查發現,教練員月收入不是非常穩定。在各大健身俱樂部中,基本工資都在千元左右,健身教練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授課的提成及向顧客出售各種營養品,如蛋白粉、肌酸、減脂膠囊的提成,而這些因素往往容易受季節、氣候、健身房地理位置、顧客類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
3.4健身教練員的基本素質情況
隨著人們參加體育消費動機的多元化,健身俱樂部已經不單純是增進健康、提高運動技能的場所,而逐漸成為全民的“公共課堂”。健身教練必須具備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專業素質包括專項技能和相關知識。專項技能主要是獲得資格證書和各種技能培訓。專項知識包括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測量學、教育學、營養學等知識。高素質的教練不僅要具有專業資格,良好的服務意識也是贏得顧客的重要砝碼。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大連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隊伍整體較年輕,工作年限較短,大部分健身教練的教齡是1至3年左右,出現授課經驗不足,理論知識不夠等現象。
4.1.2大連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均接受過不同層次的培訓并擁有不同種類的資格證書。很多培訓課程時間較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很多認證機構認可度不高。
4.1.3調查發現大連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月薪均能達2000元以上,整來看,健身教練這個新興行業還是相當有市場的。
4.2建議
4.2.1采取積極的態度和多種培訓手段,提高私人教練的整體水平。可通過對外參加有權威的指導培訓,對內加強定期交流等方式提高健身教練隊伍的水平。對于健身教練員說,要時刻保持嚴謹學習的態度,不斷完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提高自身的水平和敬業感。
4.2.2建立“校企”聯合辦學的健身教練員培訓體系。通過“校企”聯合辦學,可以充分利用體育院校的辦學優勢,針對健身教練對客服務過程中要求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規范,“訂單式”地設置專業課程,培養出高素質的職業健身教練。為保證辦學效益和效率,政府職能部門要承擔起管理與服務的職責,主動與高校和健身企業溝通,共同商討,制訂出“校企”聯合辦學培養高素質健身教練人才的實施方案。
4.2.3持證上崗。由于部分中小型健身俱樂部追求利潤,對上崗的教練和管理人員是否具有專業知識和等級證書沒有具體的要求,導致一部分沒有健康、保健知識的社會人員踏入健身教練的行列對全民健身的推廣起到副作用,同時也阻礙健身行業的發展。
通訊作者:高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