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澤
摘 要: 中國夢是每一個心中有中國、夢中有中國的普通人的夢,實現中國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夙愿。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將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培養他們優秀的行為習慣與獻身中國夢的精神,引導他們踐行中國夢。
關鍵詞: 中國夢 物理教學 愛國熱情
當下,中國夢已成為人們討論的一個重點話題:中國夢是什么?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但歸根到底也是每一個心中有中國、夢中有中國的普通人的夢。不同的人,夢想的具體內容可能千差萬別,但13億人的個人夢匯合在一起,就是中國夢的所有內容。富強、民主、文明、環保是中國夢的共性,也是中國夢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每個人都活得更有尊嚴。
物理學研究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其間蘊含豐富的科學精神與人文底蘊。物理教學肩負著傳授物理知識與方法,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同時進行品德教育的重任,在品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教學中,我適時結合物理學史及我國在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將中國夢深深扎根于物理教學這片肥沃的熱土,用心栽培,讓中國夢茁壯成長,具體方法如下:
一、讓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今天,愛國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巨大精神動力。讓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就是要把自古以來我國在物理方面取得的最引以為自豪和驕傲的成就告訴學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樹立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志向。如講《萬有引力》一章時,先給學生簡單介紹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如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比歐洲還早一千七百多年,我國對哈雷彗星的發現記載早于西方幾百年,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介紹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科學技術的新成就,如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發射與回收,嫦娥工程的順利實施等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讓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了他們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崇高感情。同時要學生知曉,我國在許多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不小差距,如科技人才不足,電腦的關鍵設備、電信核心技術都依賴國外進口等,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樹立為實現中國夢而勤奮學習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讓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優秀的行為習慣
自古以來,大凡實現理想抱負的人,都有許多優秀的行為習慣。大物理學家卡皮察認為,正是自己從小養成的諸如認真、細心的習慣,按程序做事的習慣,與人分享、與人為善的習慣等,成就了自己的諾貝爾夢。讓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優秀的行為習慣,提高他們實現理想所需要的種種能力,為實現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物理教學中,我介紹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情況,讓學生知道,無論是神舟載人航天航天工程和航母夢,還是火星探測計劃的實施,都要進行精確設計、反復測算與校對,稍有差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教育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認真、細致地按照科學程序做事的習慣,由此培養他們在社會生活中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同時,要告訴學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幾百個單位、成千上萬的物理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團結合作的結果。就平時的物理分組實驗來講,同一小組內的不同學生之間,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實驗,時間長了,促進了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相互合作的習慣的養成。總之,只有養成了優秀的行為習慣,分工不同、職業不同的人才能攜起手來,不計個人得失,以誠相待、榮辱與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三、讓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獻身精神
中華民族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融合力,自古以來具有牢固的華夏統一思想,炎黃子孫對祖國有強烈的感情,報效祖國,獻身中國夢是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20世紀30年代學成歸國的核專家趙忠堯說:“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要回去報效祖國。”錢三強和妻子何澤慧,還有火箭專家錢學森等一大批科學家,放棄國外優越的物質生活和工作條件,遠涉重洋返回祖國,特別是“兩彈元勛”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立即啟程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國內,在茫茫大沙漠中,隱姓埋名,不顧個人安危,一干就是幾十載,默默無聞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直至臨終前還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這些老一輩科學家的獻身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青年學生應該樹立為實現中國夢而獻身的精神,獻身于平凡的工作,獻身于艱苦的工作,獻身于祖國需要的工作。
四、讓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引導學生踐行中國夢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無論什么人,無論在何崗位,任何職務,只要每天都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在踐行中國夢。學生首先要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我一般推薦學生閱讀名人傳記,看青春勵志電影,用名人的成長經歷鼓勵和引導他們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如已故物理學家吳健雄,少年時就讀了《居里夫人傳》,在心里便埋下了理想的種子;在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讀書時,導師施士元在課余經常給她講述居里夫人的逸事,更堅定了自己要成為像居里夫人那樣杰出的科學家的遠大目標。吳健雄自己都沒想到,不到20年,她真的成了“中國居里夫人”。可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次是引導學生努力學好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為將來建功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讓學生觀看“太空授課”視頻,讓他們感受到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激勵他們珍惜時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再次,學以致用踐行中國夢。如學習了“電阻率”后,給學生介紹高溫超導和低溫超導時,告訴學生如能找到在常溫下的“超導體”,你將是當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這樣學生的“中國夢”就實現了。周末,我組織學生參觀洗馬池電站,了解鶴慶本地能源的使用情況,深入三德水泥廠和垃圾處理廠調查環境污染情況,請他們根據所學物理知識設計一種儀器,用于檢測污水排放量,并讓他們思考:如何督促企業實行節能減排?學生如何做到節水、節能、減排?環保問題是2015年兩會的熱點問題,學生比較感興趣,紛紛為實現環保夢獻計獻策。
總之,讓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優秀的行為習慣與獻身精神,踐行中國夢,實現中國夢。中國夢扎根于物理教學,仿佛春天里的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充分從物理中吸收各種養分,枝繁葉茂,正待花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