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赟
摘 要: 中職類院校與普通高校相比較而言,中職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中職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方面,班主任要注意采用比較正確的方式和學生溝通,盡量避免一些錯誤的溝通方式,然后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達到提高整個國民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 中職班主任 交流方式 班級管理
近年來,社會上不斷報道中職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因為交流方式而發(fā)生的一些悲劇,這些悲劇讓社會開始密切關注中職班主任和學生在交流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有他們之間常常有了溝通,那么許多問題才能徹底得到解決。
一、中職班主任與學生交流之間存在的一些普遍現(xiàn)象
一直以來,中職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就存在較多的問題,只有深入了解了這些問題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我們才會有好的方法讓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容易。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tǒng)告誡我們要尊師重道,這種思想使得班主任和學生之間似乎存在一種不平等,班主任覺得自己應該被尊重,不愿放下所謂的面子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學生也因此而與班主任疏遠,他們之間的交流僅僅局限于在課堂上,下課了可能就各走各的,彼此之間缺少交流的機會。
有些班主任覺得中職學生是一些調皮搗蛋、不努力上進、以前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缺少了作為老師的一份關愛。一些教師可能覺得這些孩子以后不會有太大的出息,自然懶得和他們交流,僅僅是做好本職工作。
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應該是普遍性的,而不僅僅局限于個人。班主任都喜歡學習好的,熱愛勞動,在班級有一定貢獻的學生,因此,他們往往重視的是那些在學習上表現(xiàn)突出、在生活上積極上進的一小部分學生,絕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直至畢業(yè)也沒有和班主任認真交流過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
學生的自尊心比較高,他們不愿意主動找班主任討論學習上的困難,也就是說,在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上,學生缺少主觀能動性,他們不愿意敞開心扉和班主任溝通。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同時還要教學,事情很多,沒有時間跟同學們做詳細的交流,可能就是簡單地說說近期的安排,傳達學校的一些會議精神。
二、班主任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意義
1.消除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誤會。
葉瀾教授在《教育形態(tài)交往起源說》中提出:“人類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人類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也就是說,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跟其他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不一樣的,它有著特殊性。普通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師生交往不同,它具有自覺性。比較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這樣的,他們能夠消除彼此之間的誤解,溝通與理解常在,更是以后步入社會與人交往的一個具體實踐過程。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
2.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情緒力量往往構成了教學過程中最微妙、最有意義的因素”。也就是說,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和和諧的關系是教育中的催化劑,這樣的關系會讓學生更好地和班主任老師積極主動地交流。當學生能夠在內心深處感受到班主任的理解、包容和尊重時,內心就會變得強大,進而充滿正能量面對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3.形成比較健全的人格。
教育應注重學生建全人格的形成,也就是說,班級的管理應該是多方位的,視角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上,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比如:品質的優(yōu)秀、心理的健康、情操的高尚等。這些才是班主任追求的終極目標,也是中國教育的最高境界。
三、關于加強中職班主任和學生交流的一些合理化建議
既然我們知道了中職班主任和學生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了解了他們交流的重要性,就應該想辦法促進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1.改革學校的管理制度,讓校園環(huán)境更加和諧。
在學校的實驗基地可以張貼與本專業(yè)相關的操作流程,實訓之前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學生統(tǒng)一實訓服,并且按號入座。
2.開展有意義的校園活動,讓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充實。
可以多組織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開展專業(yè)技能對抗賽、招聘會現(xiàn)場的模擬訓練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讓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參與活動過程中,能夠增加師生間的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
3.讓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
學生參加管理工作,會讓班主任的工作量減少,同時,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班主任的一些苦衷。
4.交流方式可以多元化。
不僅局限于面對面的溝通,現(xiàn)在的通信技術相當發(fā)達,還可以組建班級的一個群,讓學生大膽地在這個網(wǎng)絡世界里暢所欲言。
本文通過對中職班主任和學生交流方式之間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強調了中職班主任和學生交流的重要性;對于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條可供參考的能夠促進中職班主任和學生很好地交流的建議。這些建議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起作用,希望中職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簡單更密切。
參考文獻:
[1]張秀敏.淺談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12(06).
[2]安智軍.真心付出,真情回報[J].21世紀中學生作文(初中教師適用),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