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清
摘 要: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寫好字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途徑。經過小學幾年的學習,學生應該把字寫得很好,但事實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能寫出一手好字的人寥寥無幾。能夠寫好字是一個人修養和基本功的結合,學習寫字很重要,通過寫字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僅能培養學生熱愛漢字的意識,更可以培養小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習字教學 良好習慣 綜合素養
一、通過習字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在小學習字教學這個過程中,首先要重視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習慣,從一年級就學會照正確姿勢寫字,首先做好簡單的姿勢訓練,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對每一個字的講解上。這樣的習慣必須從小培養。寫字時,一定要讓學生保持正確的姿勢和良好的心態。習字講解過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對教師的示范寫字,要精講實練,及時把重點字和有代表性字的寫法通過詳細講評,讓學生牢牢記住,并且反復練習。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教師應該用自己的魅力贏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漸漸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教師的字寫得既正確又漂亮,注意把每一個筆畫線條寫得剛勁流暢,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模仿。學生在對比觀察中注意“看、聽、問、想、練”,提高寫字能力的同時有效提高觀察的準確性。最后,重視情感的感染作用,激發興趣,全面增強學生的觀察力。在寫字教學中教師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感染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保證學生觀察字時的細心和耐心。
二、通過習字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
在寫字過程中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興趣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健康審美趣味。教學中對漢字造字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分別把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的代表性字融入故事情境中,這樣能增強教學效果。把象形字具有的直觀、形象、簡潔的美展示出來。指事的字間架結構很有特色,有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等。寫這些字時特別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性。一些字作為偏旁時還要注意筆畫變化,如“媽”字中的“女”字的橫與獨體字“女”中的橫的比較和變化。這些結構到筆畫的變化都是為了讓漢字看上去整體性強,布局合理、美觀大方,就像中國的園林講究曲徑通幽,遮掩錯落一致的美。讓學生從寫字中領悟漢字造字的美,感受端莊的美,欣賞組合變化的美。這種寫字過程中欣賞美的教育可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學生,逐步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另外,學生在書寫時,應特別注意上面總結出來的要領,把字寫規范、寫美觀。在學生書寫時,老師配以優美的民族音樂,使學生在古韻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觀察、比較、展評中欣賞美,形成自己獨到的審美能力。寫字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觀察、比較、展評的方式,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欣賞美、鑒賞美,形成能力。觀察和比較可以使學生學會鑒賞,分析出好和壞,鍛煉自己的欣賞、鑒賞能力;展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明確什么樣是美的、是好的,心中有標準和尺度,繼續寫下去、練下去;展評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進步。這些看似簡單,但只要堅持下去,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會在不經意中形成。認識美、感受美、欣賞美是喚醒學生潛在審美意識的途徑,這種審美意識存在于學生的思維中。如學習“燕”字時,一位老師先讓學生想想燕子的外形,再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覺得這個“燕”字每一部分像什么,一只活靈活現的燕子便出現在學生眼前,這個復雜的字就被學生輕易記住了。德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萊辛說:“凡是在我們藝術作品里發現為美的東西,并不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發現其為美的。”“字里乾坤天地寬”,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美的能力,改變他們機械識字的方法,能使他們樂學、好學。教學必須走向審美化,審美首先從人的識美能力培養起。讓學生從識字、寫字開始,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從而使他們在啟蒙教育階段受到美的教育。
三、在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使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從而提高創造能力。在低年級寫字教學中,教師經常發現有些孩子對形近的字容易認錯、寫錯。有時兩個字只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如“天”和“夫”,“田”和“由”等,孩子往往容易寫錯,以至于張冠李戴,鬧出笑話。其實這是孩子觀察能力差的具體表現。孩子沒有細致敏銳的觀察力,不能察覺期間的細致差別。觀察力差的孩子在寫字練習中無法做到“既見森林,又見樹木”,往往偏重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觀察不夠全面。我們要培養高素質人才,必須在寫字教學中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四、通過習字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沒有書寫練習的寫字教學是紙上談兵。教師講的知識、技能,學生必須通過親自實踐才能理解和識記。思維訓練必須在書寫訓練嘗試實踐中進行,因此,書寫過程中要督促學生勤于練習,檢查和自查具體知識點的練習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面對困難鼓勵堅持多練。而且,鼓勵學生堅持書寫書法作品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好方法。教師在學生寫字之前要教給學生良好的寫字姿勢:“一拳、一尺、一寸”,時時提醒要求,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養成好習慣;教學中教師在田字格中一筆一畫地示范是對孩子的無聲教育,教給孩子規規矩矩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的理念;寫字如做人,“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小學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為主,其中既讓學生認識所學生字,又將學過的字寫好,可使學生在校期間更好地完成作業,而且對今后學習和工作大有裨益。但是,現在學生書寫漢字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字跡潦草、東倒西歪、刮風一邊倒、書寫姿勢不正確等,必須引起每一位教師的重視。培養學生書寫意識和在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需要我們今后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才能漸臻完善。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寫字教學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