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益銘
摘 要: 教學目標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立的目標,是學生預期的學習結果。教學目標的確定與以下幾個方面相關:(1)教學目標的全面性;(2)教學目標的整合性;(3)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和連續性;(4)教學目標的側重性;(5)教學目標的針對性;(6)教學目標的開放性。
關鍵詞: 物理教學 新課程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立的目標,是學生預期的學習結果。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規范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在教學中如何確立教學目標呢?
一、教學目標的全面性
學生的發展不僅在于生理方面,更在于心理方面;不僅表現為知識的增長,而且表現為情感意志、行為能力和態度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目標不僅有知識方面的而且應該有情意的、行為能力和態度方面的。新課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涵蓋了學生主要的發展領域和側面,它構建了一個全面育人的框架,這種著眼“全面的人”發展課程價值取向,反映了時代精神。例如:進行“重力”教學時,可以從下列三個度制定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觀察得出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及其應用,使物理走向社會。知道被舉高的物體有重力勢能。為高一下學期機械能的教學打下基礎。知道重心含義,滲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牛頓的偉大發現,將激起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目標的整合性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三者關系并非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彼此滲透、相互融合統一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之中的。知識與技能是實現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目標維度和載體;過程與方法是鏈接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目標維度的橋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升華。因此,確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重視三維目標有機結合。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兩點。
1.要讓學生注重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注意將結論的獲得同體驗、探究與發展的活動過程結合起來。
2.“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容不單獨存在于章節中,而是貫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之中。確立教學目標時要充分發揮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價值和發展價值,把知識與技能中的人文因素、思想因素、方法論因素都發掘出來。
例如:在研究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可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和理解,從而知道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同時掌握實驗方法與技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和連續性
基礎教育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三維目標的著眼點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教學行為實施必須遵循這些要求,由于“知識與技能”屬于結果性目標,即學習結果可以測量與評價,而且是學生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基礎,所以這一目標的確立要準確和具體,從而便于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效果進行測量與評價。而“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屬于體驗性目標,由于學生情感和意志變化是長期教育的結果,因而是一個價值標準不斷內化的過程。教師很難預料在一定教學活動后學生的內在情感會出現哪些變化,不可能通過一次、兩次快樂體驗就可能形成對物理的長久興趣。特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持久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對這些目標的制定要有全局觀念,要有計劃地實現這些教學目標。因此,每學期教學計劃的制訂是重要一環,特別課外活動的設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往往物理組都要經過激烈討論、反復論證,才能最后定稿。
四、教學目標的側重性
三維目標的每一方面都有確定的含義和具體的要求,因此,應當在教學活動中全面落實。但是,并不是在每一節課都要花同樣時間、同樣力氣實現這三個目標。有的教學內容宜通過“親歷過程”獲得方法的啟示,就可以突出“過程與方法”的重點;有的課程內容有強烈的情感態度傾向,蘊含豐富的思想因素,應當特別注重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應當在全面的目標的策略思想的指導下,著眼于整體課程內容和長時間的學習活動,有計劃、有重點地分析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絕不能機械照搬、生搬硬套,把教學搞成固定模式。
五、教學目標的針對性
新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彈性處理,故而教學目標的確立要根據不同學生和班級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地確立不同目標,有的學生和班級很容易實現某些目標,就要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有的學生和班級在一段時間內難于立即實現目標,就要先提出比較低的要求,然后通過逐漸逼近的過程逐步實現目標,使它適合不同學生和班級。
不同目標的制定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要求,故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容易達到,從而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在班級分層教育中表現尤為明顯。
六、教學目標的開放性
新課程標準強調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所以,教學目標的制定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跳出教材、跳出教室,從生產生活實踐或學生感興趣的最新科研成果中感悟教學目標。通過圖書、網絡等資源拓寬學習途徑,給學生提供更多主動學習空間和時間,讓學生涉足領域更寬泛,使其獲得更豐富的體驗,進而更好地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特長。
總之,新課程標準對物理教師提出全新要求,只有不斷學習,勇于探索,才能與時俱進,成為一名稱職的高中物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