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曉鳳
摘 要: 高中物理知識結構較為豐富,而且知識內容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高中物理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日后學習更深層次的物理知識打下基礎,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生活技能,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所以,高中物理教學獲得教育界的極大重視,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也成為教育工作者熱議的話題。本文對探究性學習模式的作用進行分析,對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探究性學習 應用策略
引言
高中物理教學一直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沒能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這種缺乏主動性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難提高,同時,學生自主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實踐能力也難以得到培養。因此,新課改提出要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探究性學習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指引學生前進的方向,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動獲取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探究性學習模式的作用
探究性學習模式一改傳統教學模式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再是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對知識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并自己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而給出問題的正確答案。學生參與整個教學活動,不再是被動的傾聽者,這樣的探究過程極大地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被充分激發出來。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親身驗證概念或者原理,要比教師講授直接告訴學生結果更能夠讓學生印象深刻,而且,當學生在驗證過程中出現失誤或錯誤時,教師也能夠及時發現,細心指導學生及時糾正錯誤,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發展[1]。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問題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有探究性學習模式,需要教師扮演課堂引導者、組織者、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合作者等角色,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巧妙創設問題情境對學生進行引導是重中之重,只有創設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才能將學生引領到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知識時,教師為學生準備好一個小玻璃球,并向學生提問:在沙地、水泥地及玻璃板上將小球彈出,如果彈開小球的力相同,請問小球在哪個場地中行走距離最大?距離大小的順序是什么?分析三塊場地的特點,并解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進行探索并找到問題的答案,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理論聯系實踐做到學以致用
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使物理概念與原理在生活中得到驗證,并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物理知識源于生活,同時能夠應用于生活,從而提高物理知識的實用性,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們在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時候,要多引入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使學生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進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2]。例如,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完牛頓第二定律后進行自行車阻力測試,由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測公路上騎自行車受到的阻力,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阻力的作用,也能夠將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師也可以多鼓勵學生對所學概念和原理進行科學研究,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圖書館等渠道搜索信息,這樣不但可提高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而且可以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及動手能力等都得到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有效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學質量,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究,不僅使課堂學習氣氛變得更加濃厚,而且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物理知識,而且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應該對該方法不斷探究,使其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樸瑞波.試析探究性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4).
[2]湛正香.新課改下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習題課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