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玲
摘 要: 通過班級學習小組的組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管理,探索高效的班級學習與管理方案,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強化學生學習效果,對學生的思德加以正向引導,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班級成績得以提高。
關鍵詞: 學習小組 自主學習 自我管理
所謂學習小組,就是將班級學生按照6~8人,根據一定的規則分組,以小組協作形式開展自我管理,互助學習??梢猿浞终{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組內和組間建立的監督機制,促使一部分學習滯后、性格內向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小組協作活動中。下面結合我班學習小組建立實踐,談談看法。
一、科學建組,合理巧搭配
在建立學習小組之前,應對全班學生進行信息摸底,再進行均衡分組,有意識地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一定原則分組,并由每個小組推選一名能力強的學生任組長。在分組過程中注意:一是學習成績均衡。將學習成績分層,分布到各個小組中,便于各小組公平競爭,住宿生和走讀生在分組時加以考慮;二是合理搭配。讓不同智力水平、情趣特長、思維方式的學生成為同一小組成員,達到能力互補、性格互補;三是每個小組使用自己的名稱、口號,增強小組的士氣。同時,根據學生的性格,安排他們承擔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講解員等,力求小組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責任到人。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可以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建立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整體局面[1]。
組長是小組的首領,要明確組長的職責,既做學習的引導者,又做紀律的管理者,老師還需要幫組長做以下三件事:一是幫助他們樹立威信,發揮榜樣作用。對組長在各方面要求要高于其他組員。從作業完成到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從平時一舉一動到各科學習成績,都要求組長盡力做好,得到同學們的好評,這樣可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二是幫助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發揮輻射作用。僅僅成績優異不能擔任好的組長,要教會組長如何維護好與每個組員的關系,如何調動組員的凝聚力。三是幫助他們學會總結、溝通,發揮橋梁作用。一個小組的能力是有限的,幫助組長學會與其他小組長搞好外聯,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做好組與組的橋梁,做好學生和老師的橋梁。
二、明確各自職責,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1.明確各自職責
明確小組成員各自的職責是保證小組合作的關鍵。開展小組學習模式,旨在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助互教,通過“主動學習、相互幫教、相互評比”的方式,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劣互補。應能實現“優”“差”互補,“良”“中”重點培養,分別承擔小組中的紀律、學習、指導等工作,每位成員承擔對應的任務,使其在學習生活中提高、突破。
2.促進合作發展
學習小組的管理采用競爭評比機制,最終達到合作發展、全班進步。一是課前分工,開展自主探索學習,小組內成員相互監督,組內檢查、組間互查;二是開展小組內部紀律管理,以紀實分形式表現每個學生的得分,以便在組間進行評比,通過批評與表揚、自我總結與批評的形式,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三是班級管理實習小組負責制,通過加分機制,激勵進步。在課堂中,在每次活動中,對學生多用“看看哪一組思考最全面”、“某某小組可不能落后”、“某某小組同學進步很大”等激勵性語言,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用好表揚,加分的激勵效果遠遠強于扣分的鞭策。
3.優化小組性質
組內分工落實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對每一個同學擔任的角色,可根據教學情況和實際任務開展情況定期做適當調整或輪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提高學習積極性。小組重組能使學生與更多性質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從而可以學會與更多人相處,尤其是那些不愿意與人相處的學生。通過小組重組,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僅與小組同伴合作,而且與全班同學合作。學習小組開展一段時間(一個月或半學期)工作后,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和學習成績變化,進行組與組之間部分學生的調整[2]。
4.實行科學評價
在學習的每個環節、學生日常管理的每個環節,以小組為單位評價優劣和好壞,包括課堂上的表現、學習成績、小組紀律等方面,讓學生明白,個人成績再優秀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以此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在評價過程中重點關注小組成員的協作能力、溝通過程和合作成效,做到三個結合,即將課堂隨機評價與定期評價相結合;小組自我評價與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小組成員自評與互評相結合,采用這種客觀、公正、全面、合理的評價方式,可以調動優等生幫扶學困生的積極性,讓優秀學生明白,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學習,讓學習困難的同學學懂知識,就是小組的任務,同時給學習困難同學更多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他們的進步就是小組進步[3]。
三、成效與存在的問題
1.學會合作,提高能力
在學習小組實施過程中,每位學生都是小組的成員,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是學習氛圍的創造者。在每個小組內部,人人都要為小組負責,力求小組獲得較高榮譽,在小組活動時,既要嚴格要求自己,又要協助他人,這就促使學生之間加強合作,學會與他人溝通,實現知識與能力的互補。
2.增強競爭意識,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學習小組的建立促進了小組內部和小組之間的競爭和合作,使一部分學生在競爭過程中,不放松自己,通過不斷努力,改變和提升自己,通過個體活動,為小組贏得榮譽。在競爭過程中,成員之間通過相互幫助完成學習任務和其他工作,促進交流。在學習小組實施過程中,把學生交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我管理,并在管理過程中,學會自我思考,自主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學習小組模式在實施過程中,處處體現以生為本,尊重每一個學生,激發每一個學生的熱情。在實施過程中,每個成員為了實現小組和班級的目標,都會盡心盡力,通力合作,發揮特長。這種良性激勵機制,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使他們在競爭過程中個體得到鍛煉,知識得到升華,個人得到全面發展。
容易出現以下問題:一是在小組競爭過程中,組間容易出現惡性競爭;二是如果評價不能及時,很容易使學生感興趣,產生厭倦感;三是在量化過程中,量化標準的粗與細比較難掌握。
我班通過師生進行合理定位,開展學習小組活動實踐,既維持班級的整體風貌,又使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成為課堂的主人、班級管理的主角、學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使學生個體得到協調發展,在自我管理和他人幫助中得到進步。
參考文獻:
[1]牛艷娜.新課程改革模式下高效學習小組的組建與考核管理[J].新課程論壇,2010.5(185):5-6.
[2]蔣波.談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J].教學與管理,2009.12.15:19.
[3]陳啟宏,周勛林.有效構建學習小組的策略[J].教育論壇,201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