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艷
摘 要: 本文就英語學困生在互動中發現和探究問題為論述重點,探討多樣化互動對增強學困生學習認知體驗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推動作用。圍繞學困生學習需求,運用同桌交流、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互動交流,有效激活學困生的學習內驅動力。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學困生 互動體驗
筆者所在學校的隨遷子女越來越多,在英語學習上,困難的學生變多,特別在英語表達交流上,學生存在羞于啟口和不敢表達的現象,長此以往,致使他們缺少學習的自信力。運用互動交流,讓學困生在彼此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主動表達和積極交流,一方面活躍課堂教學環境氛圍,增強理解感知,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增強學習的活力。在互動體驗中交流,學生對課程內容形成有意義的認知。
一、運用同桌交流,相互幫助
同桌是學生學習中最親密的伙伴。運用同桌交流互動的形式鼓勵學困生加強合作,能更好地活躍課堂學習環境氛圍。同桌交流的過程使得學困生主動打開表達思維,最大限度地激活他們英語表達的潛能,將害怕學習的壓力自覺主動轉化為前行的動力。
以同桌交流的形式鼓勵學生相互幫助,使得他們在豐富自身認知思維的前提下,有更直觀的互動交流形式。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困生的學習認知特點差異,為他們搭配適當的學習同伴,讓他們按照各自的學習需求主動與同桌交流;多給學困生不同的思考交流話題,讓他們在觸類旁通的過程中主動歸納共同點,幫助他們更好地調整認知感悟的思維;關注學生的學習互動過程,多指導學困生根據話題嘗試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交流,幫助他們有效進行合作。
同桌交流運用能給學生更多自由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例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 “Giant pandas”教學中,教師不妨根據學困生在單詞識記、語句表達、語法運用等方面的困難,鼓勵他們以同桌交流的形式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建議學生運用同桌聽寫的形式,完成生詞的識記;運用問答的形式,圍繞“What do you know about giant pandas?”“Do you know the story about Xi Wang?”“How should we do for giant pandas?”等問題,以此幫助學生主動調整閱讀思維,讓學困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更好地互動交流。
二、鼓勵小組討論,深化體驗
找出學困生共性的困難問題,放手讓他們嘗試運用團隊協作的形式主動解決,能幫助他們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語言表達才能。小組討論過程能使學困生針對各自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見,便于他們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探究和解決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
鼓勵小組討論,使得學生對課程學習內容由自我感性認識向主動探究的理性認知轉變,讓課堂學習氛圍更自由輕松。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識記情況,多為他們組織團隊,按照學優生和學困生各占一定比率的要求,組建橄欖型的團隊,幫助他們更好地深化合作;支持學生的討論爭辯,鼓勵學困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感悟大膽提出觀點,允許他們有不同的見解,幫助他們深化感知;組織小組之間進行競賽,鼓勵學困生參與討論,自由選擇競爭對象,讓討論更具實質性的意義,強化認知感悟。
小組討論模式運用能使得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在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Best friends”教學中,可結合文章表達的“The characters about a good friend”主題,引導學困生就“Who is your best friend?”“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our best friend?”“What do you know from your best friend?”等問題,主動和學優生討論,并要求他們根據課文描述的朋友性格與自己的好朋友進行對話,幫助他們深化理解感知。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小組討論,使得學生對課文學習認知感悟有更真切和實際意義,體現在實踐中學習和使用英語的要求。
三、倡導師生對話,增強感悟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導師,傳道授業解惑是基本功能。教師只有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才能有效發現問題,更好地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感知思維,幫助他們獲得更準確和豐富的認知體驗。運用師生對話的形式強化感悟,使得學生對理解感悟有更明確的目標方向,幫助他們正確學習。
在師生對話過程中,可按照課程教學目標,主動和學困生交朋友,讓他們在溫暖的關懷中和教師對話交流。為學生設計具有多樣化和差異化的學習話題,讓他們在實踐互動的過程中調整表達思維方法,體味不同的表達方法要求;多給學生針對性的引導,讓他們在富有指導意義的背景下,運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感知,讓他們有充分交流的機會;關注學生的表達閃光點和對的地方,多給他們鼓勵和支持,讓他們有更飽滿的激情和信心,主動參與對話,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
師生對話運用能使得學生的理解感悟和教師的指導有機融合,幫助學生在最大限度地調整自己語言感知的過程中校正問題和不足,便于他們有效豐富認知思維情感,增強學習的信心動力。通過對話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更容易使得學困生接受,便于他們認知感悟。
如上所述,緊扣英語交際性,多鼓勵學困生通過互動交流的形式強化認知感悟,在豐富思維感知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從實踐交流中更好地學習和使用英語。在互動交流中,創設自由和諧情境,尊重和信任學生,使得他們開闊思維,增強學習的自覺主動性和激情。
參考文獻:
[1]楊妮.合作學習理論轉化英語學困生的研究[J].文學界(理論版),2012(05).
[2]王湘.合作教學對轉化英語學困生作用的反思[J].電子世界,2012(13).
[3]胡琴.淺析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J].學周刊,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