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露艷
摘 要: 隨著我國小學教育改革中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生錯別字改正的方法更趨向科學化。關于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易錯字的一些案例表明,小學生由于自身發展不夠完整的認知系統的限制很容易對形近字、同音字和字的筆畫較多的漢字產生錯誤。小學生的識字內容是語文課堂為以后的寫作和閱讀學習的重要基礎內容,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根據學生在錯別字方面的特點具有針對性地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會出現的一系列錯別字問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易錯字 案例
一、強化學生觀察能力,減少形近字錯誤
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表明視力和腦力的配合仍然會受到無意注意的中斷影響,他們對事物的直觀性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夠細致性的特點。對于學生在語文課堂的觀察力的培養是從根本上減少學生在形近字錯誤上面的發生幾率的辦法。根據在日常教學實踐實例表明,學生的觀察力是教師要注意的重點。
1.尋找易寫錯字癥結,具體針對性地解決。在一年級語文課教學中,教師檢驗學生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檢查:由教師讀出字的讀音學生書寫到由五位同學默寫到黑板上,其余學生默寫到田字格內;教師出題中題目的設置包括看拼音寫漢字、看漢字寫拼音兩種方法。根據兩種檢驗方法的共同檢驗結果得出學生在一些形近字的錯誤率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容易發生錯誤的字大多是“太—大—天”、“目—日”“左—在”“鳳—風”“人—入”“請—情”。這些錯誤的產生一般都是學生在字形方面的認識不清造成的錯誤書寫,小學生在沒有對這些字深切思維認識的情況下很容易就出現串寫。對于這種情況,老師可以在每節課的學習中將這些易寫錯字挑選出來具體學習,將相對應的“錯字”一一對比羅列強化學生正確概念,將形近字對比學習的方法使用后發現,學生對形近字的把握能力大大提高,錯誤逐漸減少。因此,教師應該仔細觀察并通過作業本、日常檢查等方式收集學生容易混淆的字詞,再進行統一對比學習。
2.抓住學生心理,提高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生詞的時候一開始是比較有興趣的,有些學生會主動詢問教師:“老師,為什么目和日不一樣?但是為什么像?”教師就此問題可以以有趣的方式回答學生:“小朋友問題很好,同學們說眼睛是不是有兩只?所以目字里面有兩橫,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面只有一橫。對不對?”通過形象的講述學生會形成的思維定式,教師對此題目的再次檢驗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寫對字;小學生的心智發展仍然處于較不完整的狀態,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和畫畫的形式向學生具體展示是比較科學的方法。易寫錯字在形近字中產生錯誤的誘因可以讓學生在“學中有玩,玩中有學”中讓學生加深錯誤與正確的區別,從而通過教師的引導提高學習興趣。
二、強化學生同(近)音字,區分詞語理解
由于小學生的人生閱歷的限制原因對于一些字與字、詞語與詞語之間容易出現理解歧義,造成易寫錯字的產生。根據在小學語文課堂出現的實例表明,由于學生對詞語的不理解、對讀音的混淆等原因,大大增多錯誤,從而成為教師的教學重點。
1.增加字的組詞組句練習,讓學生加深對字的理解。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學習課文前的生詞學習“情和晴”、“生和聲”兩組字時,我打算通過兩組學習方法研究學生對同音字的學習情況:(1)在學習生字結束后,教師直接根據課文內容中“在這個晴天里我的心情很好”,讓學生辨別兩字有什么不同,通過提問:“你覺得那句話里面的兩個字除了寫得不一樣有什么區別嗎?”有很大一部分表示他們沒有什么區別是可以替換的,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示“一個表示天氣一個表示心情”。(2)對于“生與聲”的學習中利用先組詞再理解記憶的方式進行。對于“生”教師先舉例“生氣”、“陌生”、“生日”等,再讓學生組詞造句,對于“聲”舉例詞語有“聲音”、“聲帶”、“出聲”等,然后讓學生根據詞語組句。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得出的結果,學生充分理解“生和聲”的區別。小學生的感知能力的思維發展不完善特點要求教師對于同音字和近音字的教學引導學生從字詞的意思開始區分,再讓學生通過理解加深理解。
2.引入游戲教學,增加課堂色彩。在小學二年級的課堂上,對于一些同音詞和近音詞的把握會因為字詞的貯備量的不斷增加有時容易寫錯字,但是由于對小學課堂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法的厭煩,教師將一些同音詞和近音詞系統的整理出來以后統一學習發現一些學生不僅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學習效果不顯著。因此,對一個班級進行歇后語教學法,根據教師日常的記載,發現學生對“睬和踩”、“談和彈”容易出現一定錯誤;在課堂上教師首先給學生講明白游戲規則,然后開始出題“四兩棉花——”、“騎自行車下坡——”,再向學生提供提示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接下面的歇后語。“四兩棉花——談(彈)不上”、“騎自行車下坡——睬(踩)都不睬”,根據歇后語游戲對字的區分效果檢驗得知,利用這種辦法降低學生的出錯率。因此,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提高對詞語的理解記憶能力,從而在有趣的課堂實現高效學習。
三、強調寫字習慣,減少添筆漏筆錯誤
小學生的注意力正處于發展時期,注意力容易發生不夠集中的情況,而且根據小學生的記憶力短暫的特點顯示他們不僅容易出現對字詞的淡忘,還容易對一些詞因為記憶詞語因為混亂產生少一筆或者多一筆的情況。在學習生字字“厲”、“領”、“貪”“已”時,教師不對字的書寫順序、字中所存在的點過多要求;而在學習生字“煮”、“國”、“屋”“巾”時教師向學生講明這些字的書寫順序,并且帶領學生進行正確書寫,對于字中需要注意的點和橫等容易漏掉的加以強調。在下節課語文課檢驗生詞把握情況時發現學生的書寫的正確率情況第二組遠遠高于第一組,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有“厲—歷”、“已—己”。由此表明,教師在教學中提高對學生的寫字習慣要求,避免學生在添筆漏筆中出現的錯誤。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易寫錯字的案例中發現,小學生易寫錯字的原因主要包括形近字、同音字近音字和添筆劃減筆劃;對此我們要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認真的學習態度,從而避免學生寫錯字的情況出現。
參考文獻:
[1]張茜.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語文天地,2009(01).
[2]溫麗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小學時代(教師),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