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黎筍
摘 要: 本文就如何正確理解即時評價的功能并科學地加以運用進行了探討,對初中英語課堂即時評價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思考與運用,旨在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不斷激發學生后繼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 即時評價 英語課堂 作用 運用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新課程倡導的“激勵性評價”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越性。然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筆者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節課下來,“Good”,“Well done”,“Wonderful”等表揚聲一片,單一、肯定的即時評價語言充斥整個課堂。有時因教師提問的速度比較快,甚至連學生的回答都還不是很完全,教師就迫不及待地評價說“Good”。說實話,諸如此類的現象在現在的英語課堂上真不少。表面上,這一切聽起來都那么的振奮人心,但靜下心來,筆者不禁感到疑惑,這種“例行公事”般的隨口稱贊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有本質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嗎?同時,長此以往,學生的心田還會再蕩起激動的漣漪嗎?
一、即時評價要富含激勵期望
評價語不是鼓吹,而是一種快樂的載體,承載著教師親切的信任和殷切的期望。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借助飽含深情的評價語言,充實它的內涵,強化它的表達,使之發揮最大的效能。如學生口語較好,教師豎起大拇指,發自內心地贊嘆:“Your spoken English is good.I’m sure you will have a good future.”學生自然會激動不已,動力無限。針對詞匯量廣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這樣的口頭評價:“You have a good memory.How do you know so many words?”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更注意自己的學習的策略。對自編對話、歌謠、課本劇很有創意的學生,老師則可以這樣評價:“Wow! You are so different.”如此肯定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進一步激發、保護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對于有點難度的問題,教師可以說:“That’s a good question.I want to know about it too.Let’s go to the library after class,shall we?”引導學生置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即時評價要回歸真實自然
真實的評價指的是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及學習者的真實表現來考察學習者學業進步情況的一系列評價程序(Arnold:292)。真實的評價需要教師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一味地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地批評。因此,課堂即時性評價要明確指向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參與態度,如:語調、內容、語法等具體的優劣所在,讓學生明白知道哪些是好的,哪兒還有待改進。這樣的評價對于一個自省的學習者而言才是令人信服的、有價值的,對其他學生也能起到間接指導的作用,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
三、即時評價要注重目標導向
評價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說明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課堂即時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的集中體現,因此具有很強的導向性。
教學中有這樣一個片斷:一位學生讓另一同學幫忙遞一本書:
S:Henry,hand me the book!
T:I don’t think your friend will hand the book to you.Can you speak politely?(及時引導)
S:Hand me the book,please!
T:It’s much better now.But can you speak more politely?(繼續引導)
S:Will you hand me the book please,Henry?
T:Good!I think Henry will be happy to hand you the book.
在這個教學情景中,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借助“即時評價”及時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與同學交流中的不當之處,發揮很強的導向和提示作用。當然,教師可進一步指出不同的疑問句可以表示不同的禮貌級別。這樣,學生會進一步明確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使用何種特定的禮貌用語,久而久之,必然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進而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
四、即時評價要強調互動高效
評價學生的語言一定要具體,有針對性,才能實現高效。筆者曾上過這樣一節課,授課的內容是新目標九年級第14單元“Have you packed yet?”,主要圍繞“Preparing...”談論度假前的準備工作,引出并學習帶有already與yet的現在完成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論自己和他人已做和未做的。
T:“Boys and girls.Are you ready for class?”(筆者一走進教室,發現黑板還沒擦)
Ss:Yes!(學生齊聲回答)
T:(表現出驚奇)Why do you think you are ready?
S1:(很驚訝)E...I’m waiting for you.
T:Good answer!Can you tell me more?What have you done to be ready for class?
S1:Oh,I have already sat on our chairs.
T:I’m happy to hear that,what else have you done?
S1:I hav already put my English book on the desk.(學生似乎明白了什么)
T:Good,You have done many things to be ready for class,but what haven’t you done yet?
S1:Er,we haven’t ...,we haven’t ... cleaned the blackboard yet.(終于恍然大悟)
T:It doesn’t matter this time,but don’t forget it next time.
這段對話盡管結構簡單,話題的轉換也仍由教師控制,但學生的回答已從純粹的Yes/No或只字片語發展到表達簡單的看法。教師評價性問題也是參考性問題(referential question),即沒有固定答案、可讓學生自由發揮的問題。學生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不得不結合他們自身的生活經歷,回憶并利用剛剛所學的語言點以更好地表達自己。在這樣的問題的引導下,課堂上的語言輸出量可能會增加。
五、即時評價要輔以肢體語言
可以這樣說,沒有豐富的、協調的肢體語言,課堂就無法涌動生命的靈性。從一定的角度而言,英語課上教師身勢語言(如動作、表情)的作用比其他學科更凸顯。教師在課上能否適時、恰當地使用副語言輔助教學,也是英語課堂教師語言有效性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英語教師應將無聲評價語引入英語教學中,評價學生的表現,刺激學生的情感。如在希望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稍做等待,用期待和鼓勵的眼神給學生暗示,以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在表揚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可以在言語表達的同時給予一個贊許的點頭和認可的微笑等。這些無聲的評價語不僅僅傳達了一份關愛,還表達了一種信任和鼓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方式更能產生心與心的互動,拉近師生的距離,其作用遠遠大于那些隨意的口頭表揚。
總之,富有“靈魂”的即時評價需要的是教師的理性思考,而不是感性抒發,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協奏曲”更和諧,更完美,更有震撼力。
參考文獻:
[1]付廣英.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提問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4).
[2]許霞.創設新課程下有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