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
摘 要:在電視媒體快速發展的如此迅速的當下,觀眾對媒體形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從事傳媒行業的人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對電視欄目,電視臺以及電視人的形象做更多的包裝以達到觀眾的期望值,而在數字媒體藝術方面就需要從更貼合生活的角度提高電視制作的水準。本文論述了中國中國電視媒體形象包裝的定義,作用,發展前景以及數字媒體藝術近兩年的發展狀況和趨勢。
關鍵詞:形象包裝;數字媒體;發展趨勢
1 引言
液晶屏的超快速發展使得媒體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傳媒人在信息時代下,已經將傳媒的觸手伸展到各個行業,整個市場開始迎來媒介融合的新時代。除了傳統媒體行業里的電視,報刊,雜志等傳媒行業,近今年,甚至于可以說是近十多年以來,網絡傳播和網絡媒體開始漸漸地占據了整個傳媒行業的“半壁江山”。電子信息化的改革,不僅在傳統電視媒體的形象包裝上有所體現,更體現在電視媒體的改革制作,即數字媒體的制作上。
2 中國電視媒體形象包裝
電視媒體形象的包裝包括各個方面,包裝的角度有標志圖案,聲音以及色彩這幾個角度。標志圖案:一般來說,每個媒體形象都會有一個標志圖案的設計,這是媒體形象包裝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角度,有時候會根據事件的不同而發生一點變化,但大部分時間里的標志圖案都是基本相同的。聲音:聲音是一個電視媒體的形象包裝要素中最適合突出表現的點,因為聲音的組合是具有高效的辨識度的,往往一個好的聲音組成要素會造成“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好效果,比如說,《快樂大本營》的《啦啦歌》。色彩:色彩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情緒,這點同樣也適用于電視欄目的形象包裝,色彩鮮明的中國電視媒體形象包裝一般都是適合氣氛活躍的欄目等等,這樣易于調動觀眾的觀影積極性。專業的說電視包裝是頻道外部特征的直觀體現,它通過一系列互相映襯的視聽元素,組合為體現該媒體內容定位、品格定位的視聽符號。
除了這些基本的角度,電視媒體的形象包裝還可以從被包裝角度分為三個方面:
2.1 電視臺形象包裝
電視臺是電視媒體中最基本的一個形成單位,因為電視臺可以承擔一整個電視運作的體系。從傳統的新聞節目,到觀賞性強的娛樂節目,再到可以成為茶余飯后談資的電視節目,都可以由電視臺來負責運轉。這時候,一個電視臺的定位就會影響到旗下所有欄目以及電視人的形象。以中央臺與湖南臺為例子,首先,中央臺給觀眾的整體感覺就是大氣,嚴謹,一絲不茍,雖然偶有娛樂節目,也都是偏正派的親民類節目;而湖南衛視不同,從網友的調侃“芒果臺”就可以看出,湖南衛視給人的形象更是一種娛樂性十分強的感覺的。
2.2 電視欄目形象包裝
電視欄目有時候可以代表一個電視臺出現,標志性十分明顯的欄目有時候更是會主宰一個電視臺的發展方向以及后續節目的出臺。還是以中央臺和湖南臺的欄目來舉例,中央臺的《新聞聯播》欄目可以說是電視節目里資格最老,專業性最強的欄目,它播放時,不僅僅是中央臺在進行播放,就連地方衛視,包括湖南衛視都必須進行轉播播放,當然,這和我國的一些電視欄目方面的政策不無關系,除了其快速廣泛的傳播方式讓人感慨之外,深藍色的節目片頭以及莊嚴肅穆的音樂還是會讓人想起嚴肅的形象來;另一檔欄目,也是湖南臺的老牌欄目——《快樂大本營》,可以說,《快樂大本營》伴隨著成千上萬個80,90后一路成長,提到它,大家的腦海里都會出現快樂,鬧騰的欄目形象。這就要提到了上文中論述的聲音以及標志圖案對中國電視媒體形象包裝的作用了,經久不衰的《啦啦歌》伴隨著鮮艷橙亮的節目開頭,讓每一個看過《快樂大本營》的人都印象深刻,并且讓大家都記住它傳播快樂的使命,這就是中國電視媒體形象包裝的重要作用。
2.3 電視媒體人形象包裝
電視媒體人的形象一般都是不定性的,他們配合著欄目的形象而改變著他們的形象,但大體上還是保持了電視媒體人本身的一種特質在。在對電視媒體人的形象進行包裝時,一般色彩的元素會被淡化,更多的會加入媒體人自身的性格元素進去,比如,一提到撒貝寧,都會想到睿智這樣類似的詞匯,一提到汪涵則會想到幽默風趣這樣的詞匯,雖然整體上并沒有改變許多元素,但這些形象上的印刻都是通過對媒體人自身性格的剖析而制造出的外在形象包裝效果。
而除了在電視和電腦的屏幕上出現的在播包裝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離播包裝亟待制作。離播包裝指的是在除了媒體本身外,額外做的一些宣傳推廣的包裝工作,比如有,在紙質刊物、電臺、網站上的宣傳,以及制作明信片、促銷禮品、戶外車載廣告等進行造勢,以及在其他電視媒體上做宣傳造勢等等。
3 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是建立在基本的電視媒體制作的基礎上,對新興的網絡進行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網絡與新媒體的藝術專業。這一專業的形成,是標志了網絡興起,媒介融合等等現象的出現的。
3.1 定義
數字媒體藝術是一個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同時技術與藝術相互結合的新興專業。其專業旨在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現代媒介融合新潮流的,具有優良的科學素養和美學修養、不但了解藝術又精通技術,最關鍵的是可以利用計算機中新興的媒體設計工具進行藝術作品的設計和創作的應用設計人才。它是一個為適應新傳媒發展的新興的專業以及就業方向。
3.2 現狀
數字媒體藝術這一專業以及就業方向在媒介融合的大時代中應運而生,當然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從媒介融合的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對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這種關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將電視、報刊等傳統媒介融合在一起。
3.3 趨勢
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趨勢將和網絡與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一樣,逐步成為電視媒體制作的主流。并且,在電子信息化不斷深入的未來社會,電視媒體形象包裝將會更多的以網絡上的數字媒體藝術制作的形式出現,這是兩者之間必有的聯系,不僅展現了媒體人不斷改革的時代意識,也體現了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
說起能夠把電視媒體形象包裝和數字媒體藝術之間聯系起來的的重要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之間的關系,其中包含了數字媒體藝術是電視媒體形象包裝的手段和方法,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則是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內容,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必要關系。當然不是因為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之間有太多的益處才將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聯系起來,而是因為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作為電視媒體中必要出現的兩種形式有其相連的必然性,才將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聯系在一起的。
4 總結
中國電視媒體形象包裝在更多的時候是會被媒體人要求以更好更出彩的外觀形象出現,但除了這些外在的形象包裝,還需要從內在去滿足電視媒體的形象。如果一味的將外在形象作為首要標準去衡量整個電視媒體的形象包裝,那么這個包裝的形象將會失去長遠的發展,因此,不可以因為過于重視外在而忽略了內在的品質修養,這是十分重要,需要所有媒體人去認真貫徹,不斷努力落實的一個工作。
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中出現了很多新穎的,奇特的以及充滿活力的情境,他們不斷深入的改變了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拓展了我們的視野,影響著我們選擇的審美,從更深層次地影響著我們對數字媒體藝術的感知。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數字媒體藝術和電視媒體形象包裝的聯系和技巧,在實踐中發揮他們的技巧性,進一步豐富整個電視媒體行業以及網絡與新媒體行業的感受力,為電視機前和電腦前的受眾打造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傳媒世界。
參考文獻
[1]崔佳,周伯華. 中國電視媒體形象包裝條件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2009,02:207-208.
[2]郭蔓蔓. 數字媒體藝術與中國電視包裝[J]. 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5,07:13-15.
[3]孫楊. 電視包裝中數字媒體藝術作品藝術美的審視[D].山西大學,2011.
[4]文衛軍 《電視包裝專業技法》.[M].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8
[5]陳建華 姜東旭 《傳媒經濟學》.[M].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