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河北省唐縣職教中心,河北 保定 072350)
“以變革求發展”——淺談職業教育中的數學教學改革
李穎
(河北省唐縣職教中心,河北 保定072350)
摘要:職業學校中學生的學習重心在于學習技能,學習專業知識,對于數學的學習往往處于漠視的態度,并且缺少信心與興趣,作為數學老師我們首先應該轉變觀念,立足于課堂,創設適合其學習的課堂學習環境與學習方法,才能讓學生的數學教學有所突破。本文主要就就教師自我轉變以及課堂教學模式的轉化作出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職業教育;數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37-01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正確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界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
教師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是教學實踐中的研究者,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者。教師要建立開放的師生意識,營造民主平等、情感交融、協力合作,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尊重與關愛、信任與鼓勵下,充滿信心、積極思維,大膽創新,使教學流程自覺地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與探究的基礎上,真正體現師生的伙伴關系,創造出師生和諧之美。
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意見,還以學生自尊,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會提出不同見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以積極愉快的心情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其主體地位才能得到真正體現。在教學中還常常有些學生裝提出新奇古怪的問題,教師對此不能視而不見,要積極地鼓勵他們質疑,鼓勵他們標新立異,讓他們有足夠的機會去發現、去探究、去創造,提高學生的自學、自練,自評能力。使之在觀察、思考、想象、總結、歸納等實踐活動中獲得成功,從而增強自信心,釋放出創造性的智慧火花。
職業教育的數學課堂,由于學生對于數學的自卑與不感興趣,所以大部分學生會出現說話以及睡覺或是不聽講。傳統的管理模式一般是訓導式教學,利用學生對老師的尊敬進行教育,或是個別談話找家長的形式,或是交于班主任解決。但對于這些中專生往往比較自我,不能比較平靜的接受,造成教學工作的更難開展,教師需要做出以下的變革。
(一)更新知識結構,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教師作為社會化的人,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更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中學基礎學科新課程改革適應形勢,面向未來,服務于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新的中學數學課程標準中,將增加很多新知識內容,有些內容是教師學過的,也有內容是教師沒有學過。為適應教學,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考試學習或一些培訓班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通過報刊、雜志、信息技術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教學資料,充實自己的實踐知識。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老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作為職教中心的學生,由于他們大多數學基礎較差,課堂上,老師所帶給他們的是被動的、單一的學習模式。我們應該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平等的交流,共同探討;一起觀察,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之間互相補充,共同總結歸納,教師在調控課堂的同時,作為學生的點撥引導者,變灌輸式教學為交流式教學。同時,對于學生的表現,給予一定的鼓勵。例如,利用班級的小組考核制度,對于數學課堂上表現較好的同學給予一定加分鼓勵,從而帶動其他學生的發言積極性與傾聽的意識。
(三)分層次理安排教學難度。對于職教中心的學生來說,初中數學基礎較差,許多學生對于初中的函數知識,甚至較復雜的整式運算都已經遺忘,作為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合理安排教學的難度,對于需要應用到的初中知識,而學生大多已經遺忘時,教師應當放慢教學進度,及時的將學生初中所缺知識點進行補充,而不應該盲目的學習新知識,因為這樣也是做無用功。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學會新知識,讓大多數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找到自信,有信心繼續學習新的知識。
(四)數學課堂環境創設。在數學課堂上,很可能出現某些學生由于不愛學習數學,對數學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課堂上他們在老師提問時,沒什么反應,或是看課外書籍、玩手機,有的干脆就睡覺。對于這些行為要立即嚴制止,使不利于學習的消極傾向得到遏制,若不管不問,則容易形成消極厭學的課堂環境。同時,教師自己的課堂應該有與學生共同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于同學們講明白,在課堂上這是原則性問題不能違反。但作為老師,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犯常識性錯誤是常有的事,教師應該心平氣和的去處理,不能怒目相向。
(五)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不同的教育。對于女孩較多得班級,與學生多進行交流,成為朋友式的師生,在課堂上給予嚴格的管教,但對于課下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就中國教學論的問題史而言,學生始終未成為研究的重心。因此,在關于學生的認識問題上,研究者和教育者都以一種緘默的觀念來定位和定性。而新課程改革引發的教學改革,卻首先把學生推向中心,使得學生觀問題研究成為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問題,從而形成為教學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研究主題。
作為教師,我們有自己的神圣職責,需要在自己特殊的工作崗位上始終保持開放的心境、積極進取的精神,時刻擁有一顆為了學生不斷學習、促進學生發展而不斷思考的向生之心。作為中職教師,我們更應當認清職業教育的特點,找準數學課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轉變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和管理方法,提高中職數學教學的質量,創設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進行有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與教師行為的變化[J],人民教育,2001,(12),許波.新課程新方法新理念——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J].。
[2]李朋輝,淺談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1(10)。
[3]孟莉莉,孟海燕,談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改革[J],成才之路,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