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以企業財務管理為研究背景完成企業集團的財務評價系統研究。論文首先采用文獻研究方法對網絡會計、財務管理信息化、集團企業財務信息化以及財務評價系統進行論述、最后利用TOPSIS方法與德爾菲法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建立模型,對系統實施整體果進行評價。
關鍵詞:財務信息系統;TOPSIS;評價體系
一、引言
企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時,要以財務信息化建設作為切入點,通過財務信息系統(后面簡稱為財務系統)建設,推動集團企業內部子系統集成和對外電子商務的應用,實現供應鏈管理模式,進而提高集團企業協作能力。然而,我國集團企業在當前的財務信息化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財務工作人員信息化意識不強;財務系統與企業其他系統模塊集成度不高;財務制度不夠完善和信息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等。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企業信息系統的應用與預期往往存在巨大的落差。面對以上問題,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評價財務系統實施的績效。本文從加快集團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升集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進一步完善財務信息系統評價理論研究角度完成研究。
二、財務評價系統概念分析
財務系統評價的過程是一個對原系統的全新的建設與改進的過程,這一過程中,研究者以預期的設定目標從經濟的、技術的、生態環境的、社會文化等著四個方面進行評審與選擇以后合理的全新的評價方案,這是一個最優化的最滿意的財務評價系統方案,主要包括一下六個步驟:首先是需要明確系統評價的目標集合與約束的不同條件,第二是需要明確財務評價系統的對象集合和評價指標體系,第三是需要確定財務評價系統的技術以及相應的評價背景資料,第四是進行財務系統評價的可行性指標分析,第五是完成財務評價經濟技術方面的評價,最后是進行財務的綜合評價。按照財務評價的過程還可以將評價分為四種階段,分別是財務應用前評價、財務應用過程中評價、財務應用后的評價以及全程跟蹤的評價過程。
三、企業財務系統評價技術分析
1981年C.L.Hwang和K.Yoon提出的TOPSIS方法,這是一個對于現在的情況進行優劣品質評價的方法,這一方法是根據可數的限定的評價項目以與最終的理想的目標進行對比排列的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方法可以運用有效的函數呈現出逐層遞減或者遞增的趨勢變化,是一種趨近與最終的最理想的排列順序的方法,這種方法又成為優劣解距離法。下面對這個評價方法的原理、理解以及模型的建立進行。
1.關于TOPSIS評價方法原理。主要通過檢驗財務評價對象以及最有、最烈的求解的距離的排序的過程,如果財務評價對象最靠近最優解同時又最遠離最劣解,則為最好;否則為最差。其中最優解的各指標值都達到各評價指標的最優值。最劣解的各指標值都達到各評價指標的最差值。
2.關于TOPSIS評價方法中理想解和負理想解。TOPSIS法其中“理想解”和“負理想解”是TOPSIS法的兩個基本概念。所謂理想解是一設想的最優的解(方案),它的各個屬性值都達到各備選方案中的最好的值;而負理想解是一設想的最劣的解(方案),它的各個屬性值都達到各備選方案中的最壞的值。方案排序的規則是把各備選方案與理想解和負理想解做比較,若其中有一個方案最接近理想解,而同時又遠離負理想解,則該方案是備選方案中最好的方案。
3.關于TOPSIS評價法模型建立。本模型構建的基本思想:基于歸一化后的原始數據矩陣,采用余弦法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別用最優矢量和最劣矢量表示),然后分別計算各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間的距離,獲得各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以此作為評價優劣的依據。
4.TOPSIS法模型建立基本步驟如下:設有n個評價對象,m個評價指標,原有數據形式見下表。
表
(1)指標屬性趨同化處理、可將低優指標和中性指標全轉化為高優指標X′ij,方法是:
并適當調整(擴大或縮小一定比例)轉換數據
(2)趨同化數據的歸一化
(3)確定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最優方案Z+由Z中每列中的最大值構成:Z+=(maxZi1,maxZi2,…,maxZim);最劣方案Z-由Z中每列中的最小值構成:Z-=(minZi1,minZi2,…,minZim)
(4)計算每一個評價對象與Z+和Z-的距離D+i和D-i
(5)計算各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的接近程度Ci
表明評價對象優越。
(6)按Ci大小排序,給出評價結果。
參考文獻:
[1]王朝.集團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及其綜合評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6-7.
[2]張朝虎.ERP系統實施評價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02-04.
[3]盧向華.企業信息系統實施的評價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0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