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弘一法師的書法教育思想
劉歡歡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摘要: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書法的教育是我國書法藝術傳承的重要方式,書法教育的問題不僅是教學的問題,還關系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弘一法師不僅我國的一代高僧,還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是中國新藝術的開山鼻祖,曾留學日本,畢業于東京美術專科學校,對西洋繪畫、詩詞、書法、篆刻、音樂、戲劇、文學無所不精,在多個領域傳承發展了中華燦爛的文化藝術。可以說弘一法師不僅是 20 世紀著名的多才多藝的一代高僧,還是一位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
關鍵詞:弘一法師;書法;教育思想;原因
弘一法師曾留學日本學習西洋繪畫,畢業于東京美術專門學校。歸國后,法師執教于浙江優級師范,創美術專科,奠定了中國藝術教育的基石。現代中國的許多藝術名家都出在法師門下,如漫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志平都為法師弟子。弘一法師出家以后,諸藝俱舍,唯對書法不廢,這時書法對于他已不再作為一種藝術來追求,而是成為了一種宣揚佛法的工具,即以宗教關懷為出發,以書法的藝術手法為表現,來宣傳佛教教義。他為僧人講授書法,為書法的傳播做出了他的貢獻。
(一)家庭出身與個人經歷。弘一法師出生在一個典型的封建家庭中,父親是一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同時也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每逢自己和兒子生日,李家都會買盡附近水產品批發市場的魚蝦,進行大規模的放生,因此弘一法師從小對佛教就有理解。由于出身門第的關系,法師年幼時就必須學寫館閣體,在大人的逼迫下背誦了《唐時三百首》《論語》《詩經》等,這是清代八股制度下的應試教育所規定的。弘一法師似乎對藝術有一種先天的親近,從小就喜歡書法、畫畫、篆刻。篆刻家李駱公曾見過弘一法師十一歲時寫的一個扇面,所寫的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他大驚小怪地對人說道:“扇面寫的英氣怒發,骨健勢穩,在兒童習書中罕見,令觀摩者嘆服。”后來弘一法師又拜訪書法名家唐靜巖先生,開始臨習《石鼓文》《嶧山刻石》《天發神讖碑》等,讀《說文解字》,成就很快不在老師之下,二十歲就為唐靜巖所書冊頁題簽,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從小的教育和對藝術的熱愛對弘一法師后期書法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
(二)時代因素的影響。書法藝術是時代環境和個人經歷的綜合反映,弘一法師生長在中國民族革命思潮最澎湃的清末時代。帝國主義用炮艦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進行種種政治、經濟的侵略。他又曾在日本留學,目睹了日本政治的進步,國力的強盛和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康有為等一些有志之士政治上倡導維新變法,藝術上從北碑民間書法出發,發掘我國傳統文化基因中粗放挺健的力量,對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進行輸血進補。清末民初興起了金石學的熱潮,大批文人藝術家紛紛訪碑問碣,寫起了已經廢棄兩千年的篆隸書,使得帖學書法一統天下的局面徹底土崩瓦解,弘一法師書法的學習和書法教育思想成就是在這種社會氛圍中形成的。
(一)對章法布白的重視。在弘一法師大量的書信中,早年提出過“七分章法,三分書法。”的書學教育思想。如弘一法師曾在給王冬涵居士的一封書信中提到:“朽人于寫字時,皆依西洋畫圖案之原則,竭力配置調和全紙面之形狀。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畫、筆法、筆力、結構、神韻,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決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寫之字,應作一張圖案畫觀之則可矣。”由此可知他對章法布白的重視,整齊而不顯不呆笨,嚴謹之中又不失天逸之趣。他雖然自稱“字畫、筆法、筆力、結構、神韻,乃至某碑、某貼、某派,皆一致摒除,決不用心揣摩”,其實他早年有很深的研究,特別是對魏碑下過很大的功夫。所以,他注重章法之勻稱,來表現他高潔的人格,而不去做其他的“揣摩”,這與他只求德行的修養,不重才藝的表露,追求是一致的。
(二)最易做到卻最難堅持的方法。弘一法師是一個做事極其認真的人,一件事情說定,往往先要設定程序,然后按部就班的進行,既然開始,就一定要堅持到底。書法是他出家以后唯一沒有舍棄的藝術,當然要認真思考書法的學習方法。弘一法師五十八歲時曾在福建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為僧人講授過寫字的方法,內容總結如下:
1.書法要天天練習,但每天寫一種字體是不行的,篆書、大楷、中楷、小楷都要每天多多練習。
2.習字要從篆書學起,可以參看《說文》一類的書,這樣可以明白文字的源流,再寫隸書、楷書、行書就不會寫錯字。
3.各種字體都要學習,大量的瀏覽品讀碑帖,由博而約,才可專寫一體。
4.毛筆的問題,所用毛筆無需限制是羊毫、狼毫還是兔毫,寧可用大筆寫小字,但不可用小筆寫大字;紙要用粗糙一點的,不要用光滑的。
5.用紙的問題,紙要用粗糙一點的,不要用光滑的。
6.可用九宮格,寫起字來很方便,這樣一來,每個字都有規矩繩墨可守的。如寫大楷時,兩線相交的地方,成了一個十字形,就不致上下左右不相對稱了。寫字要有一定的標準,因為線有中心點,初學時注意此線,寫起來自然會適中很“落位”了。
7.寫字時不論上下左右,都須連貫才可以。不可以只寫一個字,其余的一切不去管,因為寫字要使全體都能夠配合,不能單就每個字去看的。
8.整體章法很重要,章法五十分;字三十五分;墨色五分;印章十分。
弘一法師書法教育思想的形成與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和其個人的傳奇經歷密切相關,弘一法師出家后,諸藝俱舍,唯書法不廢,對佛教的信仰十分虔誠,精研戒律,孜孜以復興律宗為己任。這時,書法對于他已不再作為一種藝術來追求,而是成為了一種工具,在宣揚佛法的同時也為我國的書法教育做出了貢獻。此后在其弟子潘天壽的呼吁下,浙江美術學院首次開設了書法篆刻專業,為我國當代培養了大量的書法人才。
參考文獻:
[1]《弘一法師》[M].中國佛教協會編,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
[2]《八大與弘一.俗世的自在》 楊林著[M].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3]《弘一法師永懷錄》夏丐尊,蔡冠洛等著 [M].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年10月。
[4]《弘一法師全集》弘一法師著[M].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3月。
[5]落陀,《弘一法師的故事》[M].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
[6]《弘一法師—李叔同》 [M].聞逸書卷著,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7年8月。
[7]《歷代書法論文選》 [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次印刷。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027-01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J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