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溪
摘 要 隨著高職畢業生就業壓力的與日俱增,創業成為一項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手段。而創業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活動,它需要結合創業者的個人特質、創業動機乃至創業環境進行綜合分析。本文在結合高職生創業特點的基礎上,對高職生的個人特質、創業環境和創業動機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一些改善建議。
關鍵詞 高職生 個人特質 創業環境 創業動機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31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ZHANG Xi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Nanchang, Jiangxi 330058)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eas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venture is a complex activity tha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entrepreneur's personal qualities, motivation and even entrepreneurial business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 intrinsic link vocational students personal qualities,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s were analyzed, and gives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student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business environment;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1 相關概念
1.1 創業
“創業”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層面的創業,是指不管是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只要從事的對國家、社會和人民有益的,并且是前無古人的事業,皆可視作創業。狹義層面的創業,是指社會上的個人或群體,以創造財富為目的的屬于自己的經濟社會活動。創業活動是為社會增加就業崗位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要成功創業,必須將創業者個人特質、創業動機和創業的環境等因素考慮在內。美國知名創業學家迪蒙斯在其著作《New Venture Cereatio》中就說過:“創業是一種思考和推理活動,它為環境和動機所驅動,在考慮其方式方法的同時,還必須擁有和諧的個人特質和能力。”
1.2 個人特質
個人特質是指創業者自身性格特征、受教育程度,以及過往已有的社會經驗等因素的集合。個人特質是區分創業者和非創業者的一項重要指標,國外學者研究發現,個人的冒險性、風險承擔力、創新性等素質能力的評估,是決定個體是否選擇創業的重要因素。當前國內外在分析創業者個人特質時,大概從自我效能感、內控制源、風險取向和成就需要等方面入手。本文則選取高職生個人特質的成就需求和風險承擔兩個維度進行分析。
1.3創業環境
創業環境是一個大的概念,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方面。外部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行業環境。社會環境囊括有經濟因素、政策法律因素、人口統計因素、文化因素、接受教育因素和技術因素等。例如學校所提供的理論和設備支持、社會提供的創業政策保障等都屬于社會環境的范疇。行業環境是指那些能夠直接影響一個企業及其競爭行為反應的一些因素。而內部環境是指創業者自身的能力、知識結構、占有可支配的資源以及核心競爭力等。本文主要是針對社會環境對高職創業者的創業環境進行分析。
1.4 創業動機
創業動機是指個體為了某種特殊原因,思考如何實施創業,使創業活動的開展朝著自己預定的目標發展的內部動力。創業動機是推動個體積極進行創業的內驅力和動力,它激勵著創業者創業的完成。正如創業學專家Naffziger所說:“創業動機即是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支持其創業的信念。”
2個人特質、創業環境和創業動機關系分析
2.1個人特質與創業環境的關系
相關研究表明,不同的個人特質對影響創業者對創業信息的捕捉和判斷,進而影響他對創業環境的感知。下面就從個人特質中的成就需求、風險承擔性兩個方面來分析個人體質與創業環境的關系。
成就需求方面,具有高成就需求的創業者通常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高成就需求的創業者一般在設定創業目標時,既不會選擇那些唾手可得沒有一點成就感的目標,也不會選擇那些過于具有挑戰性,遠超個人能力的目標。他們總是會在適當的范圍內選擇能最大化發揮個人能力和潛質的挑戰目標。對于他們而言,當成功與失敗的幾率均等時,才能從自身奮斗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高成就需求的人往往會選擇一個對自己相對最有利的創業環境,所以他們所感知到的創業環境競爭并不激烈,輕松度較高。
風險承擔方面,具有風險承擔力的創業者能夠容忍風險在創業過程中有所存在,他們會將要承擔的創業風險量與收益進行對比,當得出收益率高于風險量時,他們就會認為創業環境是優越的。因此,具備高風險承擔力的創業者往往會感覺在創業環境中的競爭者有限,其競爭程度也在可承受范圍內。他們眼中常常看到的是創業環境中優勢的一面而不是缺點。
2.2個人特質與創業動機的關系
個人特質是一種受長期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熏陶,而潛移默化形成的較為固定的性格特征,這種特征將支配著個體從事一切行為,其中包括創業活動。因此,要提高高職生的創業動機,就必須在高職生個人特質方面加強引導和教育。
一方面,個人特質中的冒險精神和風險承擔力是高職生選擇創業的推動力。創業本身就是一項高風險職業活動,因此就要求創業者要具備高于常人的冒險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質。通過調查發現,希望嘗試冒險和獨立承擔風險是相當一部分高職生選擇創業的重要原因。不過,冒險精神和承擔風險力只是表面征象,其內涵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創新精神。著名政治經濟學家約瑟夫·熊皮特就曾解釋說:“創業者的個人特質不僅僅表現為冒險行為和承擔風險行為,更重要是透露出一種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這種創新精神已經涵蓋了冒險和承擔風險這兩種特質。另一方面,高職生選擇創業,更多是考驗其組織能力、領導魅力以及過人的精力,這些個人特質也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創業者的認可。事實證明,創業者單單依靠個人單打獨痘,其成功率是很低的,需要發揮集體的力量,所以創業團隊就顯得非常重要。故而那些認為自己天生就有領袖特質和管理才能的學生就有更強的創業動機。
2.3 創業環境與創業動機的關系
首先,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個體所處的周邊環境內,對創業行為有著較高的支持態度,則更容易激發個體的創業動機。我們可以將個體所處的周邊環境大致分為家庭生活環境和學校教育環境。家庭生活環境方面,父母如果對創業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子女創業的態度和動機。調查表明,如果父母對創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那么子女的創意動機一般會更加強烈。另外,如果身邊的親戚朋友有較多創業者的話,那么個體也會更傾向于將創業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學校教育環境方面,國外學者Franke·Luthje曾就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創業動機的影響做過一次科學的調查。結果顯示,那些開設有創業知識課程的學校的學生,創業動機多比較積極,而沒有開設創業知識課程的學校,對學生的創業動機則會產生消極影響。而且校園教育環境對創業動機的影響,甚至大于個人特質對創業動機的影響。
其次,相關研究表明,良好的政策導向有利于優化高職生的創業制度環境,從而增強高職生的創業動機。對于多數剛畢業的高職生來說,面臨著社會經驗欠缺、知識結構單一,實踐能力不足等諸多方面的挑戰,因此需要政府在法律、資金、技術以及相關政策等方面予以援助和指導。以上海和吉林兩地為例,上海政府規定大學生非正規企業時,只需在縣街道進行登記,就可免稅三年。這樣的創業優惠政策降低了畢業生創業成本的投入,進而刺激了上海地區更多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吉林省直到2009年才開展了創業咨詢服務試點,政府政策對于創業咨詢服務的投入也有限,導致當地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較低。
3結論與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個人特質對個體所能感知到的創業環境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成就需求和風險承擔兩個方面。具備良好個人特質的創業者,即便是在相對不利的創業環境中,依然能夠看到創業環境中積極的因素。(2)創業者普遍認可,個人特質中的組織能力、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對創業動機的產生和創業成功的影響是關鍵的。高職生出于對個人魅力、領導能力甚至個人價值的展現,進而會產生強烈的創業動機。(3)家庭支持、學校教育和政府政策等創業環境因素,都會對創業動機的產生施加影響。創業環境對高職生創業動機的塑造和激發作用,甚至高于個人特質對其創業動機的影響。基于以上研究結論,同時結合高職生創業者的特征,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3.1 改革課程體系,加強創業教育
以上分析表明,學校的創業知識教育對學生創業動機的產生有著重要影響。一方面學校創業教育可以向學生傳授更多的創業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創業教育也可以在校園中培養自主創業的氛圍。高職院校要改革創業教育課程,首先應提高相關的師資水平,由教師帶動課程體系的革新。另外為了激發高職生的創業動機,教師還可以在創業教育中進行互動式的教學,甚至對不同個體特質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創業活動指導。
3.2 開展創業實踐活動,積累創業經歷
創業實踐活動是高職生了解熟悉創業環境、激發創業動機的重要手段,學校應積極開展內容豐富的相關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取成功的體驗,進而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堅定去創業決心。例如可組織學生舉辦創業模擬公司,讓學生當回真實的創業者。或者要求學生撰寫個人的企業計劃書,從招募員工到經營模式等各個環節都由學生獨立思考和設計。或者通過網絡設立兼職商品代理、跳蚤商店經營等投入小、風險小、退出方便的創業項目,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創業經驗。
3.3 改善創業環境,提供創業平臺
良好的創業環境是吸引更多不同特質的高職生產生創業動機的重要誘因,政府、社會和高職院校應在創業環境的改善和提升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為高職生提供更好的創業平臺。例如政府制定更多更切實可行的創業優惠政策和貸款政策,學校設立使高職生更容易獲取的創業基金,以及開設創業指導服務等。
參考文獻
[1] 易文婷.基于創業動機的大學生創業環境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2.
[2] 段清賢.創業動機對創業承諾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2.
[3] 熊毅.高職生個人特質、創業動機與創業意向的關系研究[J].中國商貿,2012.35: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