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亞
【摘 要】游戲教學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它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游戲教學在開展過程存在很多不合理、不科學的現象。科學有效地開展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教師既要開動腦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要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律,結合教育實際和課堂實際來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
【關鍵詞】游戲教學 ? ? 小學英語 ? ?興趣
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游戲教學就是在教學中盡可能將枯燥的語言現象采用游戲的形式轉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生動有趣的形式,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英語課堂中游戲教學的作用
1.游戲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 模仿性強, 生性好動, 并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易持久。游戲教學能把較復雜的教學內容寓于輕松愉快的娛樂之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主動學習。比如,這樣一個“拍皮球”游戲 :(1) 學生分兩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師為兩組打分; (2) 教師拍皮球,學生默數教師拍了幾下(假設教師拍了19下); (3) 教師突然停下,問一個學生:“What′s the number?”(該學生應該答“Nineteen”)如果他答對了,該組得分,并由該學生接替教師拍球,游戲繼續進行,如果他講錯了,就讓別的學生糾正; (4) 哪組學生得分多,就為勝者; (5) 變化,教師拍球時可以在中間來個停頓,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著問:“What′s the number?”學生應答“Seven”或“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這種游戲的穿插,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致一下高漲起來。因此, 在課堂上適時地穿插一游戲活動, 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游戲中慢慢學習單詞, 做到學中有樂, 樂中有得。
2.游戲為學生創造了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社會性的發展
教師給學生創設各種情境, 提供各種學習條件, 讓學生在課堂游戲中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在同學與教師的認可中輕松地走向成功,建立自信。在游戲活動時經常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 既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學習, 同時又需要相互間的協作配合,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英語教學游戲的開展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性、組織性、責任心和集體主義精神。在游戲的情景中,兒童要與同伴交流、協作,共同選擇、組織游戲, 共同制訂游戲規則, 并嚴格遵守游戲規則,要不斷地監督、評價自己與同伴的游戲行為。在這一過程中, 兒童逐漸地了解了“ 我的” 和“ 你的” 之間的區別, 不斷解除活動的自我中心,學會公正地評價伙伴和自己的行為舉止,逐步形成對于周圍環境的態度, 逐漸建立友誼、公正、負責的意識和觀念??梢哉f,游戲的過程也是兒童自我意識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3.教學游戲有促進學生學習與認知的功能
上述的例子已經充分說明,教學游戲提供了絕佳的英語練習機會,有助于練習發音、增加詞匯量、學習語法和發展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巧,游戲中會用到大量的語言,這就提供了實用的發音練習。游戲是兒童認識、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獨特方式,特別是在低年級,能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游戲體驗,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在小學英語游戲教學中,學生通過語言進行交往,既是一種練習英語的途徑,同時該過程又是與智力發展相聯系的。因此,游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認知,學生通過游戲的情景得到了學習和鍛煉。
二、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拘泥于形式,為游戲而游戲,為活動而活動,背離了游戲教學的目的
比如,一則“搶椅子”的游戲案例, 游戲的玩法和過程雷同于傳統的用于娛樂的“搶椅子”游戲, 唯一的區別是: 沒有搶到椅子被罰下場的那位學生必須讀一遍新學的幾個單詞tiger , monkey , panda ,wolf 。據說, 這個游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復習新學的這幾個單詞, 但是這樣的游戲真的有效果嗎?在游戲過程中, 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音樂什么時候會停?”“誰能搶到椅子?”上, 唯一有效的步驟是讀單詞, 但每次也僅僅局限在被罰下場的那一個學生身上, 況且這還是一種機械的練習。同時, 即使其他學生都不注意被罰的同學讀得正確與否, 這個游戲也能夠進行下去。那么開展這個游戲的目的是什么?難道僅僅就是為了讓學生們玩一玩, 活躍課堂氣氛嗎?這種為動而動、追求表面的熱鬧,是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曲解,違背了游戲教學的初衷,也不符合英語學習的規律。
2.只在小范圍內開展,小部分同學參與,忽視了全班學生的互動
比如“牛仔對決”游戲,讓兩個學生上講臺,雙方背對著對方,每個學生手中各自拿著教師準備好的單詞卡,然后各自向前走,當教師喊停的時候,兩個學生迅速轉身讀出對方手中的單詞卡上的單詞,看誰讀得又快又準。這種游戲如果不加入其他環節的話,那么參與的學生就只有兩個,其他的學生只能在臺下觀看,得不到參與和鍛煉,這實際上背離了設計游戲的原則。新課程理念倡導“面向全體,體驗參與”,學生不能夠充分地參與,再好的游戲也是沒用,游戲也就達不到為教學服務的目標。
3.游戲規則交代不清楚,學生不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活動效益下降,游戲開展過程中組織不力、安排混亂
教師在開展游戲之前如果對規則交代不清楚,會讓學生感到不知所措。比如在這樣一種游戲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復習所學單詞,做一些動作,比如打響指、拍手、點頭等。學生根據動作念相應的單詞,但是如果教師交代不清,學生不知道什么動作對應什么單詞的話,這個游戲就會開展不好,教學目標自然無法達到。
三、怎樣有效地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
1.游戲教學必須為教學內容服務
游戲內容要為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和內容服務,這樣才能保證游戲教學的質量。再好再花哨的游戲如果不能為教學內容服務,就不能隨便搬到小學英語課堂上,像上面說的“搶椅子”游戲,就只是停留在游戲的表面上了,并不能很好地為教學內容服務。
2.游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成為游戲的主體
游戲的設計和開展應以中等生的知識技能為基準,這樣可以保證在班級中占多數的中等生順利地參加游戲;此外, 教師還應調動學困生、優秀生的積極性,保證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教師要善于采用適當的游戲,觀察和調動班內學生的積極性,讓多數學生充滿興趣地投入到游戲中去,知識和能力得到鍛煉和開發。當學生有出色的表現時,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適度的獎勵,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又能讓他們有成就感,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這樣的游戲才是高質高效的。
3.游戲形式要經常變換,游戲要有創新性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選用的游戲要精,要富有創意。再精彩的游戲,如果教師一成不變地長期使用,學生也會覺得索然無味,原始的興趣就會不復存在。游戲活動有了創造性才有了它在課堂中的生命。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創造性地設計游戲活動,靈活地處理教材內容與游戲活動的關系,教師要能夠把靜態的書本知識活化為生動的游戲活動。游戲要體現創新的精神,這能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如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教師應該發揮聰明才智,多開發出一些質量高、有創意的游戲、讓學生能不斷感受到新鮮刺激,既保證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又能為教學內容服務。英語游戲教學要想使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參與,教師就應不斷搜集游戲,并富有創造性地設計出新的游戲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教師在復習課上可采用比如數星星 、 單詞串 、石頭剪刀布等不同的游戲形式加以變換,也可以自己創造好的游戲,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要科學有效地開展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教師既要開動腦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要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律,結合教育實際和課堂實際來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
[2]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新視野[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張翠云.科學有效地開展小學英語游戲教學[J]. 基礎英語教育,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