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作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之一,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發展與管理模式的變革,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民眾的閱讀生活及文化享受。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正逐漸進入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在當前公共圖書館已有的實踐中,已呈現出總分館制、數字化聯盟、政府主導三種發展模式,且不同發展模式有著不同的適應范圍及特點。文章基于此,全面總結和探討三種發展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影響我國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模式選擇的因素,以期在理論和實踐上對實現公共圖書館的穩健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服務體系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不少公共圖書館積極轉變發展和管理模式,以創建出能實現全民普遍、均等、便捷、共享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健全和完善圖書館服務模式。在當前公共圖書館已有的實踐中,總分館制發展模式、數字化聯盟發展模式、政府主導發展模式是常見的三種類型,且不同發展模式有著不同的適應范圍及特點。
一、中國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模式
(一)總分館制發展模式
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制發展模式主要是在當地中心圖書館中托管基層圖書館(室)的人財物,從而進行統一管理的模式。同時,該模式也是現行體制之下,積極通過社會資源構建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總分管制模式實施“統一撥款、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置、統一管理”的發展和管理方式。即區財政統一向總分館撥付運行資金;總館統一采購文獻、集中分編加工、合理分配至各分館;總館統一管理分館業務工作。從而實現總分館基礎設施的標準化、文獻資源共享化、服務系統網絡化。從客觀上來說,總分館制發展模式在我國一些公共圖書館實施以來,極大提升了公共圖書館服務效益及公眾滿意率,同時也堅定了地方政府對總分館制全面推行的決心及力度。如廈門圖書館便對這一發展模式進行創新,實現總館與分館人財物的相對集中管理,取得較好效果。發展至今,廈門市圖書館在島內外共建了17個分館及20個館外流通點,并且,其中已有10個托管型分館,全面實現了與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之間的文獻資源合作與開放共享。
(二)數字化聯盟發展模式
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聯盟發展模式是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利用先進技術來構建不同類型公共圖書館之間的數字化及網絡化服務平臺,從而實現不同行業之間的資源合作與信息共享。隨著數字化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創建數字資源的電子方式借閱模式。積極實現數字化圖書館的轉型,全面構建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平臺,并加強與其他類型公共圖書館的交流與合作,以聯盟的形式來實現各種類型資源在不同公共圖書館內的無縫流動,極大提升服務質量。該模式在我國一些地區也得到長足發展,比如上海圖書館在全國范圍內構建與大學圖書館、科學院圖書館及各個區圖書館的“一卡通”文獻通借通還服務;同樣,吉林省為解決基層圖書館資源匱乏的問題,也成立圖書館聯盟,由大學圖書館與縣(市)圖書館進行聯盟,取得一定成效。并在2012年11月啟動數字閱讀聯盟平臺,對聯盟成員館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和管理,構建數字信息分布式發布與閱讀平臺。
(三)政府主導發展模式
公共圖書館的政府主導發展模式主要是指在發展過程中,以政府為主導,以政府投資的方式構建公共圖書館分館及基層網點,是總分館制發展模式的一種表現。這一模式在我國部分圖書館中也得到大量的發展和運用。比如在浙江省嘉興市中,政府為了實現全方位的總分館制模式的構建,以政府投資的方式在嘉興市的不同區域內構建了圖書館分館,并逐漸形成以嘉興市圖書館為中心館,聯合其他分館的公共圖書館網。無獨有偶,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政府為了全面構建社區公共圖書館,確保每個社區都含圖書館分館,特地做出財政規劃,由政府主導,在每一個新建的社區內都建有公共圖書館(室),其中場所由開發商提供,資金由政府撥款,并且給予每個社區分館8萬元的資金投入,由中心館負責整個創建工作,并要求在這些新建的分館內,必須有中心館派出的2名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管理。
二、影響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選擇的因素
在上述幾種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模式中,不同的公共圖書館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本館用戶實際信息需求來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模式。而當前影響公共圖書館選擇恰當發展模式的因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未來服務理念。服務理念是影響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方向的決定性因素,未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應該突破以往單純借閱讀書的限制,將其提升到大文化服務層面,真正實現資源信息的政治、經濟、文化并列。從而及時、準確、客觀、真實地反應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所需的大眾化、普及化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服務人群的多樣性。公共圖書館是全面所有社會大眾開啟的,應滿足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全面融合各方面資源,為視障等特殊人群提供必要資源和設備。而且,不同公共圖書館因地域所在人群結構的不同,在發展上也有著不同的需求,所以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的選擇必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當地人群及地理特點,突出某個重點。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將會向著總分館制發展模式、數字化聯盟發展模式、政府主導發展模式積極轉變,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能力,擴大其社會影響力,提高文獻資源共享率,真正實現公共圖書館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武剛,李國新.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起源、現狀與未來趨勢[J]. 圖書館雜志,2014,(5):4-15.
[2]劉慧娟. 區域性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未來發展模式的探討[J]. 圖書館,2014,(5):14-16.
[3]周薇. 新形勢下圖書館合作模式構建——以私人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合作為例[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2015,(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