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華
摘 要:小學生的作業不僅是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是教師檢測手段。而有效的設計與評價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鞏固、運用所學知識,同時又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能力。因此,對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與評價進行了研究,以期使學生和教師改變對作業的認識,使作業更具有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作業評價
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直接標志著課堂教學的實效。只有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引,對作業進行有效的設計和評價,才能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健康發展。下面是作者對作業和評價的一些反思和研究。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心理學告訴我們,作業過程是學生的智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最理想的生成過程和體現過程,做作業本身也是一個學習過程。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作業設計應注意作業量的把握
設計作業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作業量的問題。不能為了學習成績給學生留一些機械重復的作業或者是搞題海戰術,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對作業失去興趣,甚至是討厭寫作業,那么留作業就失去了意義。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本堂課知識量,學生完成的速度和承受量來制定。
2.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
設計作業時不能都是基礎題,或者都是拔高題。既要有基礎題來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又要有稍有難度的題,讓學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優等生又不至于感到作業沒有意思。另外,在習題的順序上也要有安排,基礎題在前,稍有難度的題在后,有梯度、多層次地呈現。
3.作業設計應從培養興趣入手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說:“經常而細心地觀察兒童的興趣,對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他認為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專心致志并愉快的學習,就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在作業的設計上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比如在學習了千克、克質量單位之后,給學生留一些找一找、掂一掂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1千克(克)的實踐作業,第二天課堂上匯報。學生對這種有趣的作業會樂此不疲地去完成。
4.作業設計應加入實踐作業
作業設計中加強學生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養,加入一些實踐性的作業,讓學生有機會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如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里程表后,讓學生回家調查自己家電表或者水表最近兩個月的讀數,算一算自己家這一個月的用電量或者用水量,你想說點什么,建議家長怎么做。
二、小學數學作業評價
教師要及時檢查并評價留給學生的作業。從教師對待作業評價的態度上去感染學生,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導向。也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評價,以學生的角度去了解作業的重要性和提高學生完成的興趣和質量。
1.教師評價
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有差別的,那么作業的評價上就不能一刀切。教師需要把握以下兩點原則。
(1)作業評價要有清晰的標準
在準確度和作業完成的是否及時,是否按時交作業這幾方面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標準。作業中題目的答案,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而且,對于豎式計算,脫式計算,解方程,應用題等題型應該規范書寫格式。
(2)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
對于一些書寫不是很理想,卷面不整潔的同學,可以不在書寫上給他們打分,換成一句鼓勵的話或者是一句有具體要求的話,當他們某一次作業寫的比上一次認真了,就要對他們進行鼓勵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書寫比較好,學習上比較費力的學生,我們也不能盲目地評價他作業的好壞,可以先幫助他解答有困難的題目,等他改過之后再給他補上評價也不遲。
2.學生之間互評
同學之間的互評,可以是兩個好朋友之間互評,可以是同桌之間互評。讓他們對同伴的作業給一次評價,或者對同伴說點什么都寫在作業本上。這樣既能讓學生看清自己的作業與同伴之間的差距,又能對自己的作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激發他們自主學習,自我要求進步的欲望。
正如上文所述,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與評價對于數學教學的過程與效果產生著強有力的影響。因此,只有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真正貫徹落實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實現作業設計評價的有效性,實現課堂教學真正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肖川.名師作業設計經驗[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2-6.
[2]上海市閘北區中山北路小學課題組.多元智能引領下的小學生作業設計與指導方法研究[J].現代教育,2008(02):111-112.
[3]汪亮.小學生課后作業問題研究:家庭作業的設計與研究[J].海外外語,2010(01):182-183.
[4]鐘來鳳.快樂作業,輕松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2):128.
[5]吳小蘭.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策略[J].小學時代,2013(01):5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