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頂華
摘 要:在語文學習中,閱讀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標準,也是學生了解語文常識,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興趣;閱讀能力
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還可以陶冶情操、端正生活態度,從教學的方面講,閱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更多文學作品,在閱讀的時候也是學生提高語文水平的時候。通過閱讀,學生可以了解很多文學作品,從而學會寫作。
一、從興趣出發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帶著動力學習語文時就會積極地配合老師,努力地學習,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時候教師要先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這樣學生才會全身心投入地進行閱讀,更快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的書籍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會對閱讀產生興趣,喜歡上閱讀,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讀書、讀好書
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時候不僅要要求學生多讀書,還要讀好書,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還不是太繁重,所以一定要引導學生抓住課余時間多讀書。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名著或是古詩詞讓學生閱讀,例如,《老人與海》《小王子》《巴黎圣母院》等,學生會在這些名著中領會到很多生活真諦和社會現象,不僅能幫助學生陶冶情操,還可以使學生更快地成長。
三、設置問題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讓學生閱讀,還要讓學生學會閱讀,所以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就要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問題學會從文章中提取信息,學會閱讀。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這本書的主旨是什么”“這篇文章中各個人物都有什么樣的特點”等這些問題。
正如歌德所言:“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書籍也是學生的老師,教給學生知識、開導學生、啟迪心靈,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給學生指明前行的方向。無論是從提高民族文化素養的角度來說,還是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言,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帶著對閱讀的興趣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趙佳.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4).
[2]張良.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3(15).
[3]徐淑江.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