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忠秀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8—0083—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 初中數學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效并不明顯。下面,筆者就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談些體會和看法。
一、 存在的問題
1. 多媒體的使用頻率過多。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多媒體進入了課堂,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但是很多教師沒有深刻領悟新課改理念,誤認為使用多媒體是是否實施課改的衡量標準。于是,就有一大部分教師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他們不研究教學實際,也不考慮學生實際,只要上課鈴聲一響,就拿起鼠標,點擊制作好的課件,這樣反而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升,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 過于強調數學理論知識。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只重視數學理論的教學,對于理論知識的運用卻并不重視,把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作為數學教學的目標。
3. 隨意處理教材例題,使學生學習難度增大。有些教師沒有很好地鉆研和利用教材,而是出現了隨意處理教材、更改例題講解先后順序的情況,導致例題難度增大,很多學生上課聽不懂,覺得數學難學,失去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有的甚至感到所學的知識太難,產生害怕或抵觸心理。
二、 對策
1. 合理使用多媒體。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是教學的工具,是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服務的。其次教師要在綜合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的基礎上,靈活選擇多媒體。當然,使用多媒體不是要放棄傳統教學手段,要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最后要選擇使用多媒體的時機,明確什么時候使用多媒體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 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愉悅,把生硬的、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具體化,具體到學生感興趣的事情上,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在講解比較抽象的幾何知識時,可以把實物擺放到講臺上,讓學生進行觀察,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同時讓學生意識到這個抽象的理論知識在實際中是這么應用的,進而加深對抽象理論知識的記憶。
3. 鉆研教材,精選課堂例題。教師在引入新知識后,通過例題的講解,幫助學生及時地理解、鞏固新知識。例題是連接新舊知識的橋梁,因此,教師要善于精選例題來為自己的教學服務。
4. 合理設置教學環節。教學環節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組織教學、新課引入、講解新知、例題講解、鞏固練習、講解練習、小結、布置作業,其中例題講解、鞏固練習、講解練習這三個環節所占時間是最多的,容易導致課堂教學出現練完講、講完再練如此反復循環的狀況。這不利于發展學生高層次思維,練習和講解的確需要,但不宜過多。在學生對于新知識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練習,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進行高層次思維。此外,教師還可適當地增加一些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環節,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習,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等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5. 提倡探究性學習。由于過分地強調小組合作學習,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開展探究性學習已經刻不容緩。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合適的數學問題,讓每位學生都進行獨立思考,然后解決問題,之后教師進行總結。
總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加快,數學教師必須要結合現實,更新數學教學的理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