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丹



摘要研究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學習模式,分析微信平臺應用于高校移動學習的可行性,提出該模式的設計框架,并對臺州學院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進行實踐教學應用。結果表明,該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翻轉課堂;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S-01;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31-338-02
Study on Learning Mode of Inverted Classroom Based on Wechat Public Platform
XU Haida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Zhejiang 318000)
Abstract The learning mode of inverted classroom based on Wechat public platform was studied. The feasibility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for mobile le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analyzed. And a design framework of the mode was proposed. Las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pharmacy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s appl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the students are improved.
Key word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verted classroom; Learning mode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快速普及,人們的生活進入了嶄新的“微時代”。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88.9%),較2014年底增加3 679萬人;其中主力軍是學生網民,占全體網民的24.6%。新媒體環境給高校教育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需要主動掌握新技術加以應用,使其對大學的課堂教學產生良性互補效果。
1實施基礎
微信是目前用戶群最大的互動交流手機軟件,它支持網絡快速發送文字、語音、視頻、圖片,以其免費、便捷、可移動等特征迅速吸引了90后大學生的眼球,給在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平臺。
通過問卷微調查“微信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獲得相關數據,調查主體為臺州學院316名師生,其中教師占7.3%,理工科專業有94.9%,女生占51.6%。各年級分布如圖1所示,樣本分布范圍較廣,具備參考價值,其中大二~大四學生占87.7%,大三學生比例達到42.4%,這部分學生適應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大學生活,對課程分布及學時安排比較熟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調查結果可信。
群體中微信使用頻率情況見圖2,使用微信的人群占95.7%,每天都用和經常使用達到63.3%。學生對微信目前功能的了解情況如圖3所示,基本了解的占86.3%,完全了解的占8.0%。可見,微信軟件在該校師生中的普及率很高,大家對其熟悉度和應用程度也較高,具備開設微信課程平臺的基礎和條件。大部分學生的課后學習模式是自主學習及同學間相互討論,有時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解決,找不到拓展知識的途徑。對于將微信平臺運用于互動課堂中,調查顯示有91.7%的學生非常有興趣或比較有興趣,它可實現資源共享、交流互動,且移動終端的時間空間靈活,能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利于開展移動學習。
2微信平臺下的翻轉課堂模式
2.1應用模式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由教師創建教學資源,學生在家或課外進行觀看閱讀,再回到課堂中進行分享和交流,以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形態[1]。這種模式重新調整了課堂內外的時間,通過“課前傳授+課上內化”,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目前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模式如下[2]:①主動推送:公眾訂閱號每天可以發送1條群發消息(圖文、視頻形式);②在線答疑:學生可提出特殊疑問,教師提供1對1的對話/文字解答;③自動回復:學生發送指定的關鍵字,主動向公眾號提取常規信息(練習、難點);④資源統計分析:對發送給學習者的微資源,可以分析出資源的送達人數、圖文頁閱讀人數、
分享轉發人數的數據以及圖表等。這些共同構建了微信學
習平臺的功能模塊。
2.2實施步驟
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具體實施步驟為:
① 教師申請開通微信APP公眾平臺訂閱號,邀請學生(該校制藥工程專業62名學生)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對于已訂閱公眾號的學生,可通過用戶管理功能進行班級分組。
② 教師進行平臺素材管理,充實支撐內容,制作錄入文字、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建立關鍵字回復規則,讓學生能在課外提取消息輔助學習。課前教師將課堂教學內容、完成要求等編輯成圖文信息,群發推送給學生(圖4),創設任務情境。以化工原理課程為例,如“神奇的流體”任務中,學生可以通過查閱書刊、網絡資源等途徑了解流體流動的類型和特點及其適宜的應用場合,主動學習拓展知識。③ 學生通過微信平臺反饋前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用1對1交流功能提供及時的答疑回復。學生發送文字或圖片完成任務,教師可即時檢查完成情況并進行評價。④ 組織課堂活動,學生可以交流討論課前的任務及準備情況。教師設置具體的環境讓學生應用所學內容,檢測其學習效果。⑤通過后臺圖文數據統計分析、學生及若干名關注平臺的教師反饋信息,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習興趣、疑點等情況,及時調整“教”與“學”的方式,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要求。圖5所示為“認識閥門”學習者的閱讀及互動情況。
翻轉課堂能實現微課、答疑、反饋等功能,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課程教學的成效。基于微信技術的課程平臺為學生提供一種方便快捷的網絡環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遇到疑問,可直接通過微信查閱問題及解答,或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除可群發信息布置任務外,還能不定時地通過平臺回答問題,共性問題可發布供其他同學查閱,提高學習效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能力培養上來看,翻轉課堂將教學模式創新引向深入。
3結語
翻轉課堂作為近年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以網絡平臺為載體,深受學生的喜愛。實踐證明,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學習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進入學習,培養了自主創新的思維能力,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良好的網絡條件和更多的信息化手段支撐,對教師個體的知識、技能要求也較高,平臺與日常教學的無縫整合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李嬌嬌, 雷俊, 黎加厚. 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翻轉課堂的實施研究[J]. 中小學電教, 2014(Z2): 94-98.
[2] 李娜, 乜勇.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學習資源設計與應用研究[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4(17):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