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波 安俊芳
摘要:圖案尊重自然的法則和生活邏輯,更尊重心理學尺度的美。它追求富于意境風格化的美。有時是粗獷、渾厚;有時又那樣稚拙、靈巧;有時那樣繁縟,有時那樣單純;有時那樣自由隨意,有時又那樣周密嚴謹。本文就是從貴州少數民族圖案挖掘及其整理入手,將其應用到產品設計教學中去,結合了民間故事,闡明了民族圖案在其的意義,由此,發掘旅游商品設計數字化教學的應用實際研究,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改革;貴州少數民族;挖掘;整理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族圖案的相關概念
所謂民族圖案中的骨骼是指其圖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反應民族發展歷史、帶有濃厚的文化遺跡以及所蘊含的風俗民情等所保留的發展至今的圖案構成形式。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研究圖案構成的骨骼形式,其實質就是研究圖案的形式構成。
所謂的民族圖案中的回文是指:在進行圖案創作的過程中,所使用相同的物質媒介材料,或者是不同的物質媒介材料,相互交叉使用所呈現出的回環狀態,我們稱之為回文,或者回環。它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直線式。
所謂的民族圖案中的反復是指:在圖案創作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設計元素的重復排列或者間隔的有規律或者無規律的排列。
所謂的民族圖案中的排比是指:構成圖案主體的形式相似,內部有細微的差別,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圖案形式,我們稱之為民族圖案中的排比。根據民族圖案中的結構構成形式,又可分為:元素內部的排比,元素與元素之間的排比、圖案中各個部分之間的排比。
(二)旅游商品學和旅游商品設計教學的概念
旅游商品學是研究旅游商品使用價值和影響其價值的相關因素及其旅游商品開發、組合和文化建設的客觀規律的學科。其研究的客體是旅游商品,旅游商品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是旅游商品的使用價值。通過對其價值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形成的使用價值、發展規律,旅商品的質量等。
旅游商品設計教學是指旅游商品專業在高等院校所開辦的專業,其目的是如何培養旅游商品設計的相關技術人才的問題。
(三)數字化的相關概念
美國教育部在年《教育技術白皮書》中,對“E-Learning”概念提到了以下一系列觀點:1.E-Learning是一種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溝通機制和人和人之間的交互作用。這些新的溝通機制是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專業網站內容、信息搜索、電子圖書館、遠程學習與網上課堂等。2.E-Learning提供了學習的隨時隨地性,從而為終身學習提供了可能,學生在中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學習。3.E-Learning將改變教師的作用與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改變教育的本質。4.E-Learning提高學生批判思維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徑。5.E-Learning能很好地實現某些教育目標,但不能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6.E-Learning不會取代學校教育,但會極大的改變課堂教學的目的和功能等等。何克抗在美國教育部年《教育技術白皮書》基礎上,綜合了多方的研究視角,給出了中國學者對數字化學習的定義和理解:“是指主耍通過進行的學習與教學活動,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將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和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根本改變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
二、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重點
(一)研究目標
1.挖掘貴州少數民族圖案的精髓部分,將其理解和解釋。
2.通過研究與實踐,將其運用到旅游商品設計中的教學實踐中,將旅游產品開發設計的教學實踐活動。
3.數字化的整理,旅游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專業網站內容、信息搜索、電子圖書館、遠程學習與網上課堂教學課堂教學。
(二)研究內容
1.從貴州少數名族圖案定義入手,多其民族圖案進行整理和劃分,將其分為圖案中的花(植、草)、魚、蟲的類型、圖案中的禽、鳥、畜、獸的類型、圖案中的日、月、星辰的類型。并以表格的形式將其圖案的骨骼和母文的圖片形式、名稱和含義進行編輯列表。
2.研究中旅游商品設計專業教學內容。將貴州少數民族圖案應用到旅游商品設計專業中的教學實踐中,針對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不同,進行適當的調整教學的內容,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選擇不同手段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實現旅游商品特色化辦學的目標。
3.利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專業網站內容、信息搜索、電子圖書館、遠程學習與網上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研究貴州民族圖案中的幾何紋樣、植物紋樣和動物紋樣等圖案所反映出來的文化特征,將其結合大數據化時代的時代特征,一則將其分析、解釋和編程。一則提取時尚元素,分析其內在的含義,將其進行旅游商品開發設計。
(三)研究重點
1.貴州少數民族圖案的分類及其將其數字化的整理和編輯。
2.如何將所編輯的圖案信息庫應用到旅游商品設計專業教學。
3.效果如何,培養的學生的創新能力如何,研究了什么樣的旅游商品,以及在社會中去檢驗消費者的評價如何。
三、結語
(一)理論意義。研究該課題有助于民族圖案的傳統和保護,也是對旅游商品設計專業教學體系的豐富和發展,同時,對其數字化的研究有助于教師利用先進的設備進行教學,滿足旅游商品設計專業教學手段多元化的需求。
(二)實踐意義。利于幫助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迅速的找準定位,為旅游商品設計專業特色化辦學提供借鑒。同時,也用助于學生迅速的加入企業進行創新性設計,有助于區域的旅游產品開發設計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敦榮.旅游商品學[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09):2-11.
[2]牟艷娜.E-Learning與學生的思維發展[J].山東師范大學,2004
[3]廈欣.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價值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05)
[4]胡瑞波,徐人平.從修辭學角度來談西南少數民族圖案中的骨骼[J].鄭州輕工學院學報哲學,2011,(06)
[5]陳旭.數字環境下的產品設計語義表達[J].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005,(08)
[6]王坤茜.產品符號語意[M].湖南大學出版社,2014,(07)
[7]徐人平.工業設計工程基礎[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07)
[8]鐘茂蘭.少數民族圖案教學與設計[M]河北美術出版社,1998:1-7
[9]何燕明.中國民族圖案藝術[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3
[10]鐘茂蘭,范樸.中國少數民族服飾[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