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瑩珊
【摘要】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生活與人們的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建筑結構以及功能全面性的要求正在不斷的提高。在這樣的前提下,建筑結構設計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同時,建筑的質量與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關系也在進一步的顯現出來。我們的設計不僅要外觀簡單美觀,更要實用安全,這就需要我們對建筑工程質量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問題分析;對策探討;新材料應用
一、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施工單位存在的相應問題
施工單位無證或超越資質承包,非法掛靠,轉包或違法分包等現象較為普遍。采取不正當競爭行為,不顧后果,以墊資,更低的價格,甚至賄賂和承攬工程等非法手段以賺取利潤。魯莽壓低成本,自行或伙同設計師轉向設計,采用低成本低質量的材料,甚至偷工減料,沒有根據技術規范的要求來操作,以次充好。在欺詐的竣工驗收,掩蓋工程質量缺陷,提供質量保證的虛假信息。私人雇主聘用混亂,員工隊伍沒有相應的施工資質,效率低下,工程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1.2設計單位存在不規范的現象
有關項目的質量往往被認為是建筑質量問題,其實,其中的一些問題,是由于相關設計單位不規范造成的。現在很多實行誰設計單位誰承包的工程設計。這種固定形成內部的單元,造成了只有少數設計者對工程的技術規范熟練,如果施工方與設計工作者沒有很好的溝通,讓設計單位和專業的設計互補優勢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便會導致工程質量達不到預期。此外,設計質量監測站監測設計的質量是每年抽樣檢測,這導致了許多建設項目的設計缺陷未能及時地被發現,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1.3建設單位存在不規范的現象
有的建設單位機構存在不合法現象,在使用建設資金,選擇的施工單位,建設標準的選擇上僅有自家單位決定,并不能承擔分包商應承擔的責任和任務。缺乏市場意識,破壞了合同雙方平等的交易關系。阻礙了市場機制的發展。投資責任機制不健全,片面追求低成本,片面追求高標準,建設周期短,這也阻礙了工程質量。
1.4工程質量監督,監管制度不完善
目前,工程項目的監理工作質量由建設委員會委托質監站進行。隨著時間的推移,質監站的監督體系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監督工程質量監督站的項目很多,但質量監督站工作人員有限,并不能達到預期質量監督的效果。有些質量監督站政企不分,以盈利為目的,有的做監理公司,有的做化驗強制檢驗,所以,質量監督站擁有工程質量監督權,同時也獲得商業利潤,很難保證公平、公正。質量監督站的監管制度不完善同時也干擾到了施工企業的質量管理。
2.1?對建筑設計圖紙進行完善
建筑設計圖紙可以說是建筑結構的重要表現載體之一,同時也是建筑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基礎所在。換句話來說,建筑設計圖紙中所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會在建筑施工中數倍的反應出來,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在開展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展開工作,設計師決不能貪圖方便而省略對關鍵信息的標準與標識。總而言之,建筑結構設計工作人員需要始終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在結構設計圖紙完成之后,需要重視對圖紙的自我審核,及時發現存在于建筑結構設計圖紙中的問題,重視圖紙審查機構提出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加以修正,以此來保障建筑結構設計圖紙的完善性與科學性。
2.2?保障建筑基礎選型的合理性
在建筑結構選型過程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包括兩點:①建筑外形設計情況;②建筑項目所處區域地質情況。因此,在作人員拿到提資圖后,決不能盲目的開展建模計算工作,而應當在建模計算作業之前,對建筑項目的外形設計特征,以及建筑項目所處區域的地質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與分析。同時,在建筑基礎選型中,還需要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與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在充分協調的基礎之上,得出最為合理與可行的設計方案。只有保障了設計方案的科學與合理,才能夠保障建筑結構設計效果的優質與可靠。
2.3確保地下室外墻設計的科學性
在當下的建筑結構設計中,尤其對于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項目,建筑的整體質量水平主要的由地基外墻所支撐起來的。因此,我們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對于地基以及地下室結構設計的科學合理與否,勢必會導致整個建筑物的穩定性受到嚴重的影響。結合筆者的相關工作經驗,在地基設計的時候要格外注意,結構設計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對整個建筑物的質量加以衡量,結合建筑項目所處區域的地質特征,完成對地下室外墻基本尺寸的設計工作。常規意義上來說,對于高層建筑項目而言,地下室外墻結構設計過程中的墻面厚度需要保持在250mm以上。
2.4?對建筑材料加以統籌安排與利用
在工作人員展開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對于各類建筑材料的選取同樣是關鍵的工作內容之一。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需要充分考慮的指標包括:①建筑材料的受力特征;②建筑材料的工作環境。同時,在建筑結構設計材料的選擇當中,應當在保障材料使用性能的基礎之上,將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損耗以及浪費情況降低到最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重視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建筑結構設計人員需要結合項目設計的實際情況,設計多種建筑材料的選取方案,通過綜合對比的方式,選擇經濟優勢、以及性能優勢最為突出的建筑材料設計方案。
2.5?完善創新機制
相比于建筑施工項目,新的施工技術以及施工工藝都在不斷地進行著更新與完善,但是相關從業的技術人員的素質卻始終沒辦法得到提升,在這樣的人員配備下,施工項目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二者無法真正地協調起來,這就需要我們完善創新機制,對相關技術人員提出更高更專業化的要求。因此,對于建筑工程施工企業,通過不斷引進專業化人才,并對相關施工技術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從而加強他們的專業技能水平,特別是在建筑施工創新實踐以及創新技術上更要多下功夫。要采用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相結合的模式,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監督檢查內容的培訓。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更加全面扎實,有效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素養,這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運用新型建筑結構材料,提高建筑結構設計水平
材料是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重要媒介,直接影響到人類生活和社會環境。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在社會中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消耗了大量的地球資源和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自然環境也破壞了生態平衡。從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前景上看,注意建材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以及由現代物質文明造成的生態資源的破壞,卻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嚴峻事實。資源短缺,能源枯竭,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施工材料作為高能耗,資源消耗,污染嚴重的工業產業,對人類環境的污染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如何降低建筑材料對環境的影響,實現保護環境的重要目標,已經成為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建材行業的一個重要問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越來越追求舒適、美好的生活環境,建設節能環保的新型社會基礎設施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新型建材的發展有一片廣闊的天空,只有掌握了新型建材的特點,人們才可以安全、舒適地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建新.試析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
[2]?姚文玉.淺析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