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謝超
【摘要】以環亞二期工業廠房為例,從建筑設計理念和具體建筑設計手法等多方面分析,論述如何從自然中提取形式美并結合具體地形、環境使用現代建筑材料進行現代工業建筑造型創新設計。結合建筑美學及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時代性等當代建筑設計理論,闡述“行云流水”的設計理念。
【關鍵詞】工業廠房 造型 自然 行云流水 視覺 流動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被譽為“世界工廠”。我國的工業建筑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規模。另一方面,2008年全球經融危機和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我國的工業面臨著升級和轉型的壓力。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是目前我國工業發展的趨勢。從工業轉型升級的層面上來說,工業廠房的建筑設計也應往創新的方向發展。我院有著三十年的工業建筑設計經驗,見證和參與了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在工業廠房建筑設計領域,我們也在不斷學習探索。以“行云流水”為主要創作理念的一批工業建筑設計就是我們設計創新的成果。本文就環亞二期工業廠房的造型設計闡述“行云流水”建筑設計理念。
1.項目概況
本工程為廣州環亞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工程,位于廣州開發區科學城南云一路以東,南翔二路以北。用于建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行業工業廠房及其附屬設施。總用地面積12502㎡,建筑面積26712.12㎡,建筑密度37.4%,綠化率19.4%,容積率為1.76.
2.設計目的
2.1營造一個完美的現代工業空間
充分考慮用地周邊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結合用戶的工業生產與產品研發的使用需求,突破現有的工業建筑傳統的空間模式,重塑現代工業建筑的空間秩序,給人以一種全新的富于視覺沖擊力的建筑空間體驗。
2.2樹立科學城地標式建筑,樹立廣州環亞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形象。
3.建筑造型理念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我們認為既然建筑可以是凝固的音樂,那么建筑也可以是流動的音樂。
廣州科學城有大量的工業廠房,它們的造型多是平直方正,非常簡潔、現代化。置身其中,在感受現代工業文明的同時,人會覺得單調,缺乏特點,冷冰冰的,欠缺人文氣息。我們有著豐富的工業廠房建筑設計經驗,也力求在工業廠房設計中創新,做出特點,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
建筑要滿足人的物質功能和精神感受方面的要求。一個好的建筑作品,必然有其深刻的精神內涵。本項目從設計之初就通過對自然形體的提煉、推研,從能打動心靈的最原始的自然美出發,賦予建筑精神和生命力。
人們崇尚自然,效法自然,超越自然。大自然的飄云、流水、山原都是形態各異,具有天然的形態美。我們將自然美的概念引入設計中,將建筑的形態自然化,流動化,擺脫呆板的造型,使建筑形體豐富多變,流暢自然。
經過各種方案的比較和推敲,形成了以弧形、曲線形、波浪形、層層退臺和層層出挑等造型特點為主的“行云流水”建筑風格系列。“行云流水”講求建筑線條的流動性、自然;展現“建筑是流動的音樂”的空間美感;追求渾然天成,建筑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建筑風格。
圖1:環亞二期低點效果圖
4.總體布局
本次用地地塊形狀為一個直角三角形,根據用地地形特點,將建筑平面設計為L型。我國當代著名建筑師何鏡堂說:“優秀的建筑總是扎根于具體環境之中……與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具體地形地貌和城市環境相融合。”本建筑的L型布局就完全契合地形地貌,可謂渾然天成。而且L型內邊朝向綠化和河景,使建筑擁有更好的景觀視角。
從總體考慮,建筑的整體風格是“行云流水”。L型布局也是比較簡單的幾何形狀,這就保證了建筑的形體高度完整、統一。同時在整體中尋求變化,以此L型平面為基礎,對建筑形體、建筑立面、建筑細部等做了大膽的推敲與變化處理,使得建筑不呆板,有內涵。
圖2:環亞二期總平面圖與景觀分析圖
5.平面布局
在平面上,將平面的線條和邊角處理成曲線形,特別是L型平面的臨河面處理成波浪形,整個建筑就具有了動感和活力感。然而臨路的兩個立面仍然是平面型,使內外形成巨大的反差:外面風平浪靜,里面波濤洶涌。動靜結合,相得益彰。另一方面,L型內面是主立面,對主立面重點進行細化設計而對次要立面的簡化設計,呈現一種主從的差異,通過這種差異的對立,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
平面上曲線形的層層退臺設計,在立面形成具有連續、漸變、起伏等多種特點的韻律,展現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活潑動感。
6.立面處理
作為創新型的建筑,不追求絕對的均衡與穩定,而是在變化中尋求動態平衡。在L型的端部平面處理層層出挑,形成飛檐的效果。遠處看猶如大鵬展翅,翱翔于天。在近處看更有泰山壓頂的氣勢,又像是藍灰色的瀑布就要一傾而下,極具視覺沖擊力。
為了取得較好的色彩與質感效果,在立面材質上選用銀灰色鋁板幕墻和深灰色的隱框通窗。鋁板和玻璃的材質都是光滑、潔凈的,體現了現代工業建筑簡潔、干凈的特點。幕墻和通窗間隔形成成橫向的條帶,更能體現建筑形體的流動感。
主立面的光影效果也是設計考慮的重點。條狀曲面的銀色鋁板外墻在不同角度、不同亮度的光照的之下會產生高亮區、普通亮度區,同時在層層退臺和層層出挑之處又會形成普通陰影區和深陰影區,如此多的光影變化,使得建筑形體更加豐富多樣,更加值得品味和欣賞。
7.結語
“行云流水”系列的環亞二期工業廠房建筑設計無疑是成功的,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創新經驗。“行云流水”賦予了工業建筑生命氣息和文化特質,使得工業建筑不再單調乏味、而顯得豐富多彩、姿態萬千。在這樣有美妙環境的工廠工作,員工將會富有活力,有激情,有創造力。“行云流水”在造型理念也將不斷發展和完善。當前的建筑業發展趨勢是綠色建筑,在以后的設計實踐中,“行云流水”將結合室內外環境以及節能等要求,對綠色工業建筑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彭一剛. 建筑空間組合論[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8.
2.何鏡堂. 基于“兩觀三性”的建筑創作理論與實踐[J]. 華大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40(10): 12-19
3.吳路明. 淺談工業廠房的建筑外觀設計[J]. 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 2006, 27(6):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