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聰
摘要:情境教學法是教學實踐活動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有目的地引入或創建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生動形象的情境,幫助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基于播音主持教學的實踐性特點,以及播音主持工作傳播語境的多元化,情境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運用顯得尤其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在播音主持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試對如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創設情境加以闡述。
關鍵詞:播音主持教學;情境教學法;情境創設
播音主持教學需面臨較為多元的語境教學,因而具有較高的實踐性。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播音主持工作實踐創設一定生動形象的情境,可極大地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以便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促進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其心理機能得到有效發展。在播音主持教學實踐活動中,情境的創設與使用途徑是多樣化的,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創設不同的情境。
一、情境教學法涵義
情境教學法的提出最早見于英國,其涵義即指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為實現某一教學任務,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立一個同教學活動有關聯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動形象的場景。通過具體場景的引入,可促使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場景中來,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同時,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令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景教學法是一種集實踐性與虛擬性為一體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中的情境創設務必針對具體的教學任務與主題。教師作為引導者身份,引領學生自行融入情境中,通過對某一情景的發生、發展與結束整體過程的虛擬,使學生將相關專業知識融入到角色扮演中,以便更好地對教材內容進行理解。
二、情景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作用
不同于其他傳統的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模式,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很好地融合知、情、意三個部分,使播音主持教學獲得更好效果。
(一)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講授法、案例講解法等一般的講解方法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情境教學法另辟蹊徑,使學生融入到某一情景當中,學生成為情景中的活動主體,通過自身行為對情景的掌控來創造性地完成學習活動。情境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加強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例如,在對訪談類節目進行講解時,可適當創設訪談節目的情境,挑選一位學生做主持人,另選學生作為訪談對象,教師與其他學生作為場下觀眾,并用教室內的桌椅等充當道具,進行訪談節目練習。
(二)提高情感認知,加強教材理解
傳統的教學法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通常充當“觀眾”的角色,在面對部分詰屈聱牙的理論性知識時,難免產生困惑,情境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認知主角。例如,在講解與播音主持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創設具體的播音主持情境,選擇部分學生分別扮演現場報道的記者與播音主持人,也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其自行設置情境與角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力。
(三)激發學生角色認同感
教學情境的搭建,如多媒體展示、模具搭建、情境會話等形式,其目的都在于令學生獲得情感上的真實體驗。通過在播音主持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播音主持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同時激發學生對理論的學習與實踐創作熱情,獲得作為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角色認同感。在播音主持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音主持情境的設置,提醒學生“現在你面對的是直播現場”或“現在你代表的是媒體的立場”,以此令學生體會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角色意識與所肩負的責任。在播音主持教學活動中引入情境,還可令學生注意其精、氣、神,加強其氣質方面的訓練,使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播音主持狀態,并將課堂講授的播音理論知識及時運用,在實踐活動中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三、如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創設情景
(一)利用視聽設備
隨著多媒體設備的普及,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在教學活動中的使用,為課堂教學加上視聽元素。播音主持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制作視頻節目的能力,通過播放示范性的錄音、錄像以及優秀的播音主持類節目,在課堂上創建一個視聽一體的情境,讓學生獲得視覺與聽覺的直接感受。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時,可適當結合錄像中播音主持的具體場景,也可以錄像場景為依據,設置課堂練習,訓練學生的即興表演能力與表達能力。
(二)利用學校演播室,進行仿真訓練
播音主持教學必然離不開仿真情境的練習,若條件允許,教師可充分利用學校的演播室,進行實驗教學。學校的演播室同電視臺的錄音間極為相似,教師可通過劃分小組來進行實際操作,以方便一對一輔導。在這樣的仿真演播環境中,學生可及時看到自己在播音主持過程中的形象,以便找出癥候所在,及時修補自身不足。演播室的播音主持訓練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表現欲,在課前準備上就會更加用心,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三)利用角色扮演,設置虛擬情景
創設虛擬情景,進行角色扮演是教學活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在播音主持教學中,教師可創設一定的演播情境,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例如,在進行新聞播音相關知識講解時,可以利用課堂內的桌椅搭建一個簡易的播報臺,在桌子上擺放水杯充當話筒,讓學生們依次上臺進行演播練習,其余學生則在臺下充當評委與觀眾。由于在場的學生所擔任的角色不同,因而更易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也就更高。
(四)激發想象力,創設內心情景
教師在進行播音主持教學時,還可以適當引入內心情景,即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在內心建立一個播音主持情境。由于心理圖示作用,學生在這樣一個情景中進行稿件播讀,更容易獲得直觀的感受,從而激發自身情感,使播報練習更加繪聲繪色。例如在練習晚會主持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正身處晚會現場,舞臺下是上千觀眾,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內心情景的建立需要教師的不斷暗示與引導,讓學生真正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使教學活動能夠得到高效完成。
(五)進行實地參觀,增強情感認同
播音主持教學的開展,了解節目真實的錄制過程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可帶領學生到當地廣播電臺或電視臺進行參觀,以便令學生建立對播音主持工作的直觀認識,激發學生對播音主持理論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鼓勵學生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到當地媒體進行實習,以此提高自身播音主持能力。
四、結語
情境教學法能夠通過具體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從而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在播音主持教學中,教師應合理有效地運用情境教學法,在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使學生牢牢掌握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王渝.創設情境在播音發聲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教研版),2010
[2]白曉清.情境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