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軍
摘要: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的“十二五”立項課題——“主體異步教學模式下雙案一體化小組合作高效課堂的探索和研究”其“主體性”是課題研究關鍵之一。數學課堂中實施合作學習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技能、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幾年來,我嘗試“協同合作法”,“游戲競賽法”,“拼盤法”等,效果較好。
關鍵詞:數學課堂;合作學習;嘗試
2013年9月,我調入灤縣第四中學任九年級5、6班數學課,學校正進行轟轟烈烈的教改實踐活動,在領導、同事們的幫助下,我很快適應了學校教改的要求,并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積極實踐和探索。通過查看發現教科書中許多章節都有合作學習的要求,在各類研討會的研討課或公開課上也常看到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我認為由于對其內涵的理解不夠,流于形式、合作時機不當、合作形式單一等問題還較為普遍存在。下面就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問題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異質分組
為使小組合作成員之間能取長補短,增加成員的多樣性,在合作小組的分法上一般采用異質分組,即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學習成績、能力、性別等方面的差異。一般可把能力強、成績優異的學生與那些性格內向、成績不夠穩定的學生編排于一組內。同時,也要常對后者給予最大的愛護和關心,讓全班學生主動接近他們,增加交往,協調小組各成員之間的關系。由于每個小組都是異質的,所以就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質性,這就是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而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總之,合作學習的分組就是建立學習共同體,使之成為學生合作學習、自主管理、快樂成長的最佳平臺。
二.選擇時機
合作學習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教學情境巧設懸念,創設情境,精心設疑,使學生完全的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效果。選擇合作學習的恰當時機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證。
1、個人完成學習有困難時進行合作學習。
2、遇到難題自己不能解決,需要他人的幫助時組織合作學習。
3、遇到一題多解的題目時進行合作學習。
4、對某一問題有不同見解和意見時組織合作學習。
除此以外,當學生舉手如林,為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時;當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需要與人分享時;在人人都需要內化知識時,也是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
三.多種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并有意識的將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教學,但如何合作學習,怎樣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效果是最為關鍵的,目前見到的合作學習方式以小組討論交流式為多,方式單一。為此,我在課堂上嘗試以下幾種合作方式:
1、協同合作法
合作學習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協同合作法”,即教師精講和小組成員互助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其具體流程為:第一步,教師少而精的講解,在教學的開始階段進行。教師運用生動的、直觀的教學手段,簡明扼要的講解所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其中的關鍵知識點加以點撥。第二步,小組成員進行互助性合作活動,“一幫一”,“兵教兵”。通過組內互助合作,消化吸收教師講解的內容。
2、游戲競賽法
小組“游戲競賽法”是與“協同合作法”類似的一種合作學習方式,即以學業競賽代替基本的測試。數學課堂中,為鞏固新學知識,教師都會安排一定量的練習,而練習的處理方式基本上就是學生做,教師講。長期如此,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我們采取“游戲競賽法”的方式替代傳統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競賽中成長。在游戲中,每個學生都是小組的代表,同成績與自己相當的其他小組的成員展開競賽。這種合作方式往往更能激發學生的熱情,更能提高學習的參與度。
3、拼盤法
“拼盤法”在合作學習中另一種常用的方式,即將學習內容分成幾個小的子問題,每個組由一個成員負責一個子題,所有負責該子題的同學成立“專家組”,共同研究負責的子題,再將成熟的內容教給同組的其他同學。
此外,合作學習的方式還有團體探究法、共同學習法、小組成就區分法等,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
四.嘗試實踐中的反思
實踐證明,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對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是有利的。但在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幾個問題:
1、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避免合作流于形式。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教師應避免把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如在七年級上冊《圖案的設計》這一節課中,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組含有數學規律的圖案。學生每人設計一副圖案后,小組間很少交流,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面上,并沒有真正的合作討論,沒有發揮出小組合作的優勢,其學習結果也不盡人意。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予以及時提醒和指導,促使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交流。
2、學生間的合作缺乏主動性。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小組合作學習雖然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成績好的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一些、往往在里面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學習困難的學生成了聽眾,他們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的從成績好的學生那里獲得信息,致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傳統教學中的獲益更少。因此,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注意關心小組成員個體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差生的學習情況,加強對小組的指導和監督,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一年多的探索,我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它能夠喚醒每個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了他們封存的記憶,開啟了他們幽閉的心智。和以往在原來的學校任教對比,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成績好起來了。同時,也促使我對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只有時刻把握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這根主線,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才能煥發出青春的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肖川《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 中學數學教育.2004年4月;
[2]劉兼、孫曉天主編《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3]劉吉林、王坦 《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 人民教育.2004年2月
[4]劉莉《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小學教材教學.200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