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波 武姣娜 方釗
【摘 要】本文以選修冶金工程新工藝及新技術課程的研究生為對象,研究立體式教學法的應用實效,通過反復的實踐并不斷地總結經驗,反哺研究生課堂教育教學改革,并以創新性能力培養為支持點,為形成一套實用性較強并適應現代教育要求的研究生課堂教育模式提供幫助。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 主體式教學法 教學改革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5-0076-02
研究生教育作為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冶金新工藝及新技術課程作為培養冶金類研究生的主要課程之一,在冶金類專門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針對本門課程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進行教育教學的探索與改革,不斷提高冶金類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素養十分必要。
一 課堂教育教學的探索
1.研究對象
以連續三屆研究生為對象(即2011~2013年選修冶金工程新工藝及新技術課程的研究生),分別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法及立體式教學法開展教學(各占50%的課時)。在授課前,對所有學生進行測評,篩選出其中在學業成績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無顯著差異的學生,作為實際的研究對象,展開研究生課堂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
2.立體式教學內容的確定
根據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為每位學生設置一項具體的任務融合到教學過程中。任務內容的設置必須要引出教學目標,能夠使學生對探索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在設置任務時,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融入其中,使任務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以及個性的發展。任務確定后,教師向學生詳細地講清任務,同時結合任務詳細講授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用到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思考問題的基本原則。
3.課堂教學的過程
立體式教學在課堂教學前,至少給學生留有一周時間進行充分的思考和準備,課堂上,教師把講臺還給學生,學生們采用PPT等多種形式講述相關內容(在大綱范圍內,由教師提前告知學生),之后進行討論與提問。其間,教師可對學生的講述加以引導,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指點,從而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并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汲取知識。
4.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
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要進行糾正說明以及總結評價,從而保證學生所講內容的正確性以及完整性,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除了專業問題外,每位學生要發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其他學生要進行提問,使學生們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及科學素養。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與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在此次任務完成中的表現,對目標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等。
二 立體式教學法的應用
立體式教學法旨在保障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強化思維能力的訓練。經過對三屆選修冶金工程新工藝及新技術課程的研究生進行的對比實驗教學,選取72名無顯著差異的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對立體式教學法進行了探索與研究。
1.對于拓展視野的幫助
研究生的學習需要以開闊的眼界來觀察與研究專業領域內的熱點問題。研究生不能沉浸在周圍的小環境下,需要放眼世界,從更大的角度去審視問題、分析和處理問題。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立體式教學法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但仍有8%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法無助于拓展學生視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1)教師所設置的任務所包含知識面還不夠廣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查找資料的途徑比較局限,文獻查閱能力有待提高;(3)教師應當收集一些學生收集能力范圍之外的有用信息教授學生,從而起到引領作用;(4)各個學生在講述自己所準備的材料過程中,因為個人表達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差異,導致信息傳遞不暢。
2.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
有23%的學生認為,該課堂教學法對于其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非常有效,44%的學生認為該方法是有效的,完全認同的學生數量相對較少,同時,也有5%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法對于其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效果。這主要是因為:(1)受大綱對于課程內容規定的限制,課程內容涉及面仍顯較窄。因此,應該進一步加強授課內容的改進,強調交叉融合。(2)交流不足,學生們還沒有完全適應該教學法,課堂上稍顯怯懦,同時,教師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在這種新型教學的課堂上,并沒有完全消除“填鴨式”教學法的影響,教師往往在點評過程中,進行了某些灌輸,對學生們的思考有些束縛。
在立體式教學過程中,可適當邀請某些冶金領域知名教授前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們開展對話與交流,鍛煉學生的膽量,同時,也可以從自身實際出發,啟迪學生們的思維,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
3.對于提高科研能力的幫助
良好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這包括資料收集與處理的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與口頭表達的能力等。研究發現,僅有20%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法對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這說明,就培養學生科研素養而言,該教學法仍需適當改進,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可度。同時仍有3%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法對于提高其科研能力沒有幫助。究其原因,主要是:(1)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這需要教師融理論教學于實際之中,讓學生明白所學專業知識的用途以及運用的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在教學過程中,科研方法方面的內容應進一步增強,也就是增加方法論方面的內容,教授學生科學思考及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提高科研能力。
4.知識收獲方面
對研究生而言,重在能力及方法的學習,但是作為課堂教學,知識的傳授也必不可少,只是與本科生相比,所獲得的知識應更加前沿,更加接近實際。通過調查發現,有20%的學生認為,通過該教學法,其所獲取的知識量一般,更有5%的學生認為,并沒有通過該教學法獲取更為豐富的前沿知識。鑒于此,在應用這種方法開展教學時,應著重注意:(1)注重價值引導,強調知識的作用,誘發學生獲取新知的欲望;(2)注意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處理好之間的關系,重視課堂教學,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科學研究有機結合,實現課程學習為科研服務,在科研活動中又獲取新知的良性循環。
三 結束語
基于冶金新工藝及新技術課程的立體式教學法,激發了學生主動接受最新前沿知識、科研動態及思維方法的興趣,對于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以及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時,調查結果也可以看出,立體式教學法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歐宗起.如何在研究生教學中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6):6~10
[2]郝明君.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15~118
[3]張喜德.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1):65~66
[4]周守軍.研究生教學改革:面向不確定性知識[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6):53~57
[5]高芳祎.我國研究生課程與教學改革效果的調查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10):27~3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