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蓮子

【摘 要】在目前這個快節奏的生活時代,人們感受到各方的壓力越來越大,出現了緊張、焦慮、恐懼、抑郁等多種不良情緒。尤其是學生,面對來自學習、生活等多方面的壓力,更是促發許多不良情緒的產生,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論文簡單分析了瑜伽的定義和功能,也闡釋了瑜伽教學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了瑜伽教學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上的重要性,為未來高校的瑜伽教學提出了新目標。
【關鍵詞】瑜伽教學 ? ?心理素質 ? ? 提升
在社會不斷發展,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面臨各種壓力,逐漸出現緊張、焦慮、恐懼、妄想、抑郁等不良情緒,尤其是當代學生更是深受其害,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為了進一步緩解學生的不良心理,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措施,提升學生心理素質,這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
一、瑜伽教學概述
1.瑜伽定義及功能分析
“瑜伽”最早出自梵語詞根,具有加入、聯合的意思,隨著人們對該詞匯的不斷廣泛應用,賦予了其更多含義,例如結合、冥想、精神統一等。目前瑜伽多指一種結合精神、肉體、心靈的運動,它與一般的健身方式具有較大差異,蘊含了豐富的運動科學,集健身、藝術、哲學、文化、醫學于一體,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發展。而總體來說,瑜伽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瑜伽具有較強的健身功能。在瑜伽運動中,多利用肢體來實現身體的彎、折、扭、伸、提壓、仰等動作,以此鍛煉關節韌帶和骨骼肌肉,調整人的體位姿勢使之與呼吸完美融合。改善人體心血管機能,提升肺活量的同時增強體質,促進人體柔韌性和平衡感的鍛煉,還能有效消耗人體脂肪,達到減肥健美的目的。其次,瑜伽能夠凈化心靈。在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人們的心理壓力倍增,經常處于身心疲憊狀態,而瑜伽運動有利于舒緩人們的身心壓力,使人們在意識集中、雜念消除的運動過程中,感受心靈的平靜,從而凈化心靈,消除不良的、消極的心理情緒。最后,瑜伽也是一種娛樂。瑜伽運動在今天逐漸形成獨特的文化魅力,成為一種娛樂休閑方式,尤其受到廣大女性的喜愛,成為流行的娛樂項目。
2.瑜伽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高校中多開展了瑜伽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沒能很好地達到解決學生身心問題的目的。首先,對于瑜伽運動的錯誤認識,使得瑜伽教學學習目標不夠明確。許多學生對瑜伽運動了解不夠全面,在學習上較為盲目,沒有一定的學習目標。例如:許多女學生僅單純地將瑜伽運動當作減肥運動,或是其他的體操運動,致使瑜伽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更是大大弱化了瑜伽運動的魅力和價值。
其次,瑜伽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利于教學的順利展開。由于瑜伽教學在我國高校的普及時間較短,缺乏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示范性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課前通過打坐冥想的演練,讓學生模仿在課上反復練習,這種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瑜伽教學過于機械,不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缺乏學習的熱情。同時,瑜伽課程由于課時少、學生任務重等問題,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很難針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指導,通常是統一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嚴重缺乏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也大大影響了瑜伽教學的最佳效果。
二、瑜伽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對心理、個性方面的特征品質的總結,也是個體從思想、行為等方面表現出的較為穩定的心理傾向與能動性。而學生在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壓力下,很容易呈現自卑、缺乏自信、焦慮、脆弱、適應力差、人際障礙等矛盾心理,誘發各種不健康行為,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通過《癥狀自評量表——SCL90》來對某高校50名學生在瑜伽教學前后的心理變化進行測評,可以發現經過瑜伽教學后,學生在焦慮、人際關系、抑郁、敵對、強迫等方面的數據出現較大差異,大大改善了學生不良心理情緒。具體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癥狀自評量表——SCL90》實驗前后的評分情況
項目 焦慮 人際關系 抑郁 敵對 強迫
實驗前 1.54±0.53 1.68±0.52 1.61±0.32 1.54±0.26 1.72±0.46
實驗后 1.43±0.33 1.63±0.57 1.50±0.46 1.45±0.47 1.61±0.72
P值 P<0.01 P<0.01 P<0.01 P<0.05 P<0.01
通過對上表的分析可以明顯看出,經過瑜伽教學的學生在心理情緒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心理素質。由此可見,瑜伽作為以身、心、靈為基礎的運動,在改變學生的呼吸過程中,利用舒緩、節奏慢的姿勢能夠很好地舒緩身心壓力,平和心境。在瑜伽教學過程中選用梨式同身腿結合的運動方式,更有利于伸展全身,促進新陳代謝,放松緊張、急躁的情緒,進一步使學生的心態更加平和穩定。
當然,瑜伽教學不僅能夠舒緩學生的身心壓力,使之心境平和,還能夠緩解焦慮情緒,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瑜伽運動的姿勢多用于暢通身心,恢復元氣,能夠快速地使學生情緒穩定、頭腦冷靜,這對于自卑感嚴重、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有利的課程。尤其是通過伸展較多的平衡式、戰士式姿勢,再佐以冥想,是培養學生自信的最佳途徑,它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內化積極心態,使學生的身體更健康的同時,也鍛煉了意志和心靈,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積極面對來自于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
瑜伽教學也對消除學生恐懼心理具有重要作用,脊柱扭動式瑜伽姿勢配合意念活動,能夠增強大腦思維能力,利于排除不良雜念,凈化心理思想,獲得安寧與平和,減少憤怒恐懼情緒的同時,學生緊張情緒得到放松,也緩解了學習壓力,充分放松了神經系統,消除了恐懼感。這樣更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進一步提升,也是高校教學未來發展關注的重點。
三、結語
綜上所述,瑜伽教學在調節學生身體、心理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蘊含一定的實用性,正是快節奏生活的必需品,對學生來說是身心全面發展的項目,利于提高心理素質。因此,各大高校應該加強對瑜伽教學的全面正確認識,積極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其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強健學生體魄方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雷秀萍.瑜伽教學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的影響研究[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12.
[2]徐文峰,王雪峰.談高校瑜伽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益處[J].科教導刊,2013(22):135,186.
[3]王興華.普通高校瑜伽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學校體育學,2013 (33):97-99.
[4]于曉杰.瑜伽教學對高職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研究[J].遼寧師專學,2013,15(4):73-75,102.
[5]于曉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3(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