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進義
摘要:在高中課程教學中,地理一直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不論是在國民教育上,還是在素質教育上,高中地理在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且在高中開展地理教學能源源不斷為高校中提供人才。因此也可以說,高中地理課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高中地理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對話理念;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相關思考
前言:高中生掌握地理知識最重要的場所是地理課堂,因此,教師要做好課堂提問,以此提高地理課堂效率。基于高中地理自身的特點,以及在對話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的特點,重點對對話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課堂進行研究。最終發現,對話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提問與傳統意義上的地理課堂提問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必須對高中地理課堂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一、高中地理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不合理,難以啟發學生的思維
根據相關調查可以看出,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有些教師所提的問題讓學生不知道怎樣進行回答,這樣也就造成了很多無效問題的出現。因此就要求教師要在設計課堂問題的過程中,首要做好的便是分清問題的主次,將問題設計的具有層次性,這樣才能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
(二)教師只重視問題的最終結果,沒有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
就目前的高中地理課堂來說,教師在課上所選擇的問題通常是“這道問題的答案是哪個?”等。但是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維發展過程[1]。但是在實際中,很多學生只知道問題的最終答案,對于答案是如何產生的卻并不清楚。所以,為了避免這一現象,教師必須要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明確答案的衍生過程,同時對于一些能提出自己意見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三)教師自身的觀念不足
教師自身觀念是影響地理課堂提問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一些經濟發展不足的地區,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雖然隨著新課改的要求,教師理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能夠提高學習成績,考上好大學,在課堂上回不回答問題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可以看出,教師自身觀點存在不足,學生就不會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二、對話理念下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的措施
(一)要提高教師對于對話理念的認識
想要提高地理課堂提問的成效,就必須要及時轉變教師的思想。所以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不斷學習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如對話教學理論,同時還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在將對話理論分析透徹以后,積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樣教師就能在實踐教學中發現對話教學在地理課堂提問中的作用,并最終認可這一教學理念。只有教師真正認識到這一理念的改變,才能從中獲取益處[2]。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
在對話理論下,學生能從被動變為主動,并向教師提出多種問題。且這些問題多數帶有隨機性,極可能包括了教材中的知識,還可能涵蓋了教材以外的知識點。而教師在面對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想要為學生解決問題,就必須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因此作為高中地理教師來說,必須提高自身的地理專業知識,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過硬,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另外,地理教師還要積極參加一些地理教育科研,通過科研與實踐來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同時要將科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水平。
(四)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提問
教師想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就必須要為學生創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協調師生之間的關系,消除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壓迫感。對于教師來說,也要放下教師的架子,以平等親和的心態尊重每一個學生。在面對問題時,也要與學生一起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與交流,這樣學生就能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產生問題意識[3]。另外,教師還要注意不能打擊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既要做到解決問題,又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學生的提問,發揮出學生的提問意識。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方式也在發生著一定的變化。由于網絡具有交互性與資源共享等特點,所以,教師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從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中解脫出來,獲得新知。
(五)教師要為學生創建出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
學生的思維發展都是要從問題上引發出來的,這樣學生才能在面對問題的過程中,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建出問題的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主動的提出問題。
結語: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師想要在對話理念下提高地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努力形成對話理念下的教學觀,提高課堂提問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增田.靳玉樂.論新課程背景下的對話教學[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5):78-79.
[2]洪松舟.盧正芝.我國有效課堂提問研究十余年回顧與反思[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2):45-46.
[3]石剛.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幾點認識——以"工業的區位選擇"一課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2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