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動式教學是素質教育中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大部分學校依然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互動式教學的優勢就沒有被充分體現出來。結合人力資源課程的特點,分析了互動式教學的形成過程,并就如何更好地將互動式教學運用到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作了詳細闡述。力求找到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效果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人力資源管理;形成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充當知識的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是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而互動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結構。
互動式教學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因為語言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體驗性和交往性,互動式教學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而且互動式教學在引導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
一、互動式教學的形成過程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最突出的特點是應用性和實踐性。一些高校的教師采用雙語講課,學生使用英文教材,但是教師往往習慣于唱獨角戲,不能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學習效率不高。而互動式教學注重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創建情境
互動式教學的理論依據是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教師引導學生構建知識。情境教學在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方面體現出了很大的優勢。互動式教學最主要的是給學生創造交流討論的情境,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并互相討論,教師應善于從學生特點以及教學目標創建問題情境。
2.引導問題
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提問過程,開拓學生的思維。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不能太短,時間太短會增加學生的緊張感,以致準備得不夠充分。相反,時間太長也容易造成學生態度松散,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反而降低。
3.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的目的是訓練學生多角度、深層次思考問題。而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問題的前提是產生了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處理好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到身心愉悅,積極地參與討論,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4.反思總結
學生交流討論之后,教師要對討論結果作出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如何評價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點評時,要補充學生忽略的地方,讓學生理解知識的關聯性和系統性,逐步引導學生完善問題答案。
二、互動式教學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1.案例探討引導互動教學
在互動式教學中,最有效的一種互動方法就是案例探討,案例探討是教師篩選典型的案例,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主動投入課堂活動中。
2.專題研究互動教學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研究時,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可以為枯燥的科研增添一定的樂趣,調動起學生探索研究的積極性,在研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情境模擬互動教學
情境教學的優點是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切身感受。例如,教師可以以一個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問題為出發點,為學生創設并引導學生進入一個意境,在親身體驗中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如今,許多大企業招聘面試時都是采用情境模擬的招聘方式,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組織一場招聘會,模擬人才面試。
三、關于有效實施互動式教學應用的建議
1.互動模式要合理
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是為了輔助教師教學,提高課堂質量。互動式教學有利于打破沉悶壓抑的學習氛圍,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使學生更有活力。但是,互動式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提高教學效率,切忌形式化、表面化,否則就失去了互動式教學的意義。所以,在設計互動式教學時,要充分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2.互動模式要高效
要提高課堂質量,首先就要求教師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在引導、組織學生的工作上游刃有余,只有這樣,才能控制好課堂氛圍,高效實現互動式教學。
為了將互動式教學模式更好地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教師就要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被激發出來,創造能力才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郭巧云,李友德.基于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體驗式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1(12).
[2]王芳.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探索[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作者簡介:王佳銳,女,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就職于內蒙古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碩士學歷,主要從事組織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
·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