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單介紹了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意義,針對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問題,以及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金融經濟;不穩定;審慎監管;問題探討;策略研究
從當下全球經濟發展的形勢看,要想解決金融經濟體系中的風險隱患,就應該結合金融不穩定的實際狀態,對宏觀審慎監管研究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意義
宏觀經濟不僅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總和,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態的實質性表現,而金融穩定作為保持我國宏觀經濟順利發展的關鍵,對我國社會經濟收入情況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在這樣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下,要想保證我國金融經濟市場發展的穩定性,針對我國大型金融經濟機構開展審慎監管活動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具體內容如下:
1.保證我國社會經濟收入的穩定性。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進步,促進了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的規模,促使我國金融經濟向全球化領域發展,進而提高了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的波動性和風險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我國大型的資金機構進行宏觀上的審慎監管,加強了對金融資金的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超出成本現象的發生,降低了金融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影響,以及金融經濟債務危機事件發生的概率。
2.宏觀審慎監管能夠及時發現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早期,一直主張微觀審慎監管制度,但是微觀審慎監管制度只能在金融經濟處于飽和狀態時發揮作用,不能對金融經濟發展進行細節上的管理,致使經濟風險積聚在金融經濟體系中。而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應用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對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關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結合多年的風險防范化解經驗,對金融經濟風險堆積和爆發規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順應金融經濟發展周期性原則,對金融經濟風險爆發的時期和危害程度進行有效的預測分析,減少了金融經濟風險爆發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損失。
二、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問題
1.研究方法落后
從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現狀看,相關學者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過于依賴金融經濟不穩定理論,忽視了對現代化金融經濟發展特征的影響,致使大量先進的計算原理和技術測量設備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目前大多數研究學者已經認識到了研究過程中的問題,并針對現有研究方法應用漏洞進行了思考,改變了原有的研究角度,注重對現代金融經濟市場發展形勢的梳理,但是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缺少可靠性數據的支持,與此同時受金融經濟與宏觀審慎監管制度框架的影響,約束了研究理論應用的空間,繼而降低了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的研究效率,所以無法對我國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執行提出建議。
2.理論與實踐脫離
要想取得超出預想的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的研究成果,就應該以我國金融經濟市場發展現狀為研究的基本,在進行大量的理論研究之后,通過實際數據的收集與實踐,結合宏觀審慎監管發揮的實際效力,對研究成果進行檢驗和修正,進而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但是我國研究學者在研究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論研究而輕實踐驗證的問題,致使研究內容過于空洞乏味,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缺少針對性,無法適應當下金融經濟變化快,形式復雜的特點,在解決金融經濟風險爆發問題時,執行效力低下,不能有效的環節風險帶來的沖擊。
3.研究視角狹窄
我國學者在進行宏觀審慎監管研究時,將金融不穩定作為研究過程中唯一的入手點,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確定整個研究的重點目標,這種方法研究視角過于狹窄,在研究過程中要求所有政策原理與宏觀審慎監管進行配合,研究的內容不夠全面,致使研究結果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只能解決固定形式的問題,不能從根本上保證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有效性。
三、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策略
1.提升宏觀審慎監管的內涵
宏觀審慎監管是防范金融風險堆積爆發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應用對象是獨立的資金機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對相關機構的資金體系進行系統性的管理和維護,進而保證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和應用有效性,與此同時宏觀審慎監管能夠及時發現企業面臨的資金風險,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總結風險的特點和發生的原因,并對風險的危害程度進行評價,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避免金融經濟風險連鎖損害現象的發生。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宏觀審慎監管的執行效力,可以加強風險評估的全面性和有效范圍,以當下金融經濟市場的發展要求為基本,制定可控的發展目標,保證獨立企業發展的合理性,為維持金融經濟市場秩序提供良好的條件,繼而提高金融經濟市場整體的穩定性,以及金融經濟市場應對風險沖擊的能力。
2.擴展理論研究的視角
著名經濟學者凱恩斯說過,要想保持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與其以整個經濟組織為大背景對投資形式進行研究,不如從最基本的層面入手,觀察社會經濟投資集中處理的情況。金融不穩定現象的發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要想保證金融不穩定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的全面性,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就應該擺脫傳統理論原理的束縛,應用凱恩斯研究理論,從宏觀審慎監管的角度出發,以金融不穩定發生周期規律研究數據為基礎,在對整個金融經濟市場形勢進行分析的同時,注重對我國就業率和失業率現象的研究。從細節出發,研究社會經濟的實質性屬性,觀察宏觀審慎監管的應用情況,了解宏觀審慎監管的應用與我國社會經濟推動力之間的關系,考慮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薄弱點,繼而確定保證金融穩定的最小資產安全系數。
3.以金融經濟不穩定發生規律為研究重點
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之后發現,金融經濟不穩定具有一定的發生規律,金融經濟風險爆發危害程度也有一定的作用機理,針對這樣的情況,要想保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就應該把金融經濟不穩定發生規律作為研究的重點,加強對我國社會經濟對外開放的管理,保持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靈活性和張力,繼而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積聚和爆發奠定基礎。首先對國際經濟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預測國際金融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對本國貨幣的價值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發展之間的和諧關系。然后對我國大型資金機構進行監管,放寬相關經濟發展要求,加強投資與生產之間關系的同時,放大投資與生產之間的波動,繼而對我國金融經濟市場的衰落和繁榮進行調控,繼而提高金融經濟發展的適用性。最后順應金融不穩定發生的周期性規律,在似的時期進行經濟的緊縮性操作和放大性操作,通過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應用,加強各資金企業機構之間的聯系,繼而減少資本經濟逆轉造成的經濟損失。
4.確保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合理性
宏觀審慎監管與傳統的經濟監管機制都不同,體現了現代化經濟發展特性的同時,展現了宏觀角度的全面性,除此之外傳統的經濟監管機制作用,主要依靠先進的測量工具來實現,而宏觀審慎監管機制建立在相應的框架上,通過多種預測系統與經濟政策的結合應用,確定宏觀審慎監管的重點內容,分析金融不穩定發生的作用機理和循環性周期。所以要想發揮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最大效力,首先要保證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合理性,確??蚣芟到y形式與宏觀審慎監管制度要求相符,然后對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測量度進行檢查,從時間和橫斷面的角度入手,判斷觀審慎監管制度是否具備二維測度的條件。
四、結論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能夠發現,在經過幾輪金融監管改革之后,我國確定了觀審慎監管制度形式,與此同時根據觀審慎監管制度的具體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律策略,并要求研究學者擴展理論視角,以金融經濟不穩定發生規律為研究重點,實現提升宏觀審慎監管的內涵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澤云.巴塞爾協議Ⅲ、宏觀審慎監管與政府財政角色安排[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
[2]王曉.金融穩定目標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之間的關系:一個文獻綜述[J].國際金融研究,2013(04):22-29.
[3]李文穎.基于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鑒定的我國宏觀審慎監管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4.
[4]苗永旺,王亮亮.金融系統性風險與宏觀審慎監管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0(08):59-68.
[5]付衛艷.金融發展、金融穩定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機制與實證分析[D].吉林大學,2014.
[6]高頃鈺.中美金融結構差異、金融系統風險與壓力測試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4.
作者簡介:趙鳳怡(1995- ),女,安徽宿州人,專業: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