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王登榮
摘 ?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以一種銳不可擋的態勢迅猛發展。作為西部地區之一的甘肅省隴南市,電子商務產業已形勢喜人。本文對電子商務“隴南模式”的產業特點和工作措施,存在的問題與制約因素進行剖析,提出政府引導推動、電商金融支撐、強化市場營運、借鑒浙江經驗、加強法制建設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電子商務;電商金融;隴南模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4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是“互聯網+”行動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減少流通成本,激勵創業擴大就業,拉動消費,改善民生,增加金融活力,促進發展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甘肅省隴南市提出“433”發展戰略,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助推農產品銷售、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推進扶貧攻堅的重要舉措,放在“三個集中突破”之首位。為此,當地金融業如何大力支持具有隴南特點的電子商務促進經濟社會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值得深入研究。
一、“隴南模式”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甘肅隴南市地處秦巴連片扶貧開發區,特色產品品種較多、品質較優。其中,油橄欖、花椒產量位列全國首位,核桃產量位列全國第二,有11個產品通過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特色農業已成為促進扶貧開發、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渠道。近年來,隴南市立足特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全市各金融機構積極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截止2014年末,全市共開辦網店5923個,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總額7.71億元,帶動就業1.6萬余人,快遞網點達到363家,成立了市、縣電子商務協會327個,建成了市縣鄉三級電商服務中心,創建和加盟電商平臺26個。隴南電商產業孵化園和順通電商物流園建設快速推進,啟動了武都區、成縣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計劃的實施,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西部首家縣級服務中心在武都區掛牌成立。電商扶貧列入國家試點市項目并通過了國務院扶貧辦的評估,被列入全國第一個電商扶貧試點市。
(一)探索“六位一體”電商發展之路。隴南電商發展初期,大膽探索,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協會引領、市場推進、金融支撐、媒體助力“六位一體”的發展路子。政府部門是這項產業的主要引導和推動者,通過出臺各種管理和獎勵辦法;倡導和推動電子商務進入人們的頭腦,形成當前“互聯網+”時代的經營意識和管理措施,并付諸于實踐和探索之中。主要參與和領先人群是大學生村官、鄉村干部和返鄉創業青年。通過示范引領、人員培訓、營銷服務和技術支持等方式,催生孵化各類電商人才。這些群體在認識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運作規律,引進有實力企業投資隴南市電子商務重點項目建設,并通過金融信貸資金支持和電子化服務,為電商注入“新血液”和提供便捷服務。以互聯網為平臺,充分利用媒體,通過專業團隊打造微信矩陣和公眾平臺宣傳隴南,提高知名度。
(二)推動制度創新,建立健全保障機制。隴南市市委市政府成立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和副市長任主任和副主任,成員由成縣縣委書記和隴南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局)以及銀行、電信、移動、聯通等企業的一把手共23人組成。各縣(區)委、政府成立電子商務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確定一名領導主抓電子商務,負責全縣電子商務實施方案制定、平臺建設、日常管理等具體工作,并要求成立縣(區)電子商務協會(或發展中心)。同時,隴南市政府相繼出臺《關于推進電子商務實現集中突破的意見》《關于金融業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支撐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意見》《隴南市2014年電子商務發展扶持獎勵辦法》《隴南市2014年電子商務發展扶持獎勵考核驗收評審程序》《關于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支持電子商務創業的通知》和《隴南市電子商務應用培訓實施方案》。各縣(區)政府也出臺相應制度和方案。從制度和機制上為電子商務這一新生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三)財政先行,政府注入扶持資金做鋪底。隴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系列規劃、獎勵考核及監管辦法,市、縣、鄉三級聯動,設立電子商務財政專項資金,以貼息、以獎代補方式,扶持電子商務試點示范重點工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人才培訓,并將農村網店發展納入“雙聯”惠農貸款支持范圍。
(四)注重學習、培訓和借鑒,著力培養電商人才。為給電子商務提供有力人才保障,隴南市組建“電子商務協會培訓中心”,按照《隴南市2014年電子商務培訓工作方案》要求,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辦法,加強對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培訓,迄今全市累計培訓電子商務人員達13757人次,已培訓農民、大學生村官等9373人次,并選派104名骨干和50名電商講師赴浙江義烏工商學院、福建蘭田世紀之村進行了學習培訓。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在成縣設立了西北第一個電商學院——隴南電子商務職業學院。同時,組成隴南農產品電子商務考察工作組,赴江蘇、浙江、福建等省考察學習電子商務工作,對政府管理者開闊思路與創新管理產生積極影響。
(五)以各種新媒介為載體,大力宣傳,提高知名度。以隴南市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地理區位優勢、經濟社會發展等為主要內容,政府各有關部門開通政務微博、微信,創建“宣傳微信二維碼”平臺,將二維碼布置(或設置)到酒店、車站、公園、景點等方方面面,努力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形成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宣傳與微媒體等互相呼應、同步推進的大宣傳格局。
二、金融支持情況
(一)完善金融支持電商政策。人民銀行隴南市中心支行加強“窗口指導”,制定了《隴南市金融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創新信貸產品,優化金融服務,為推動電子商務服務地方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創新電商金融產品。全市各金融機構將各類信貸產品與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相結合,在用足用活網上銀行支付功能、網上信貸產品服務功能的基礎上,積極研發推廣適合隴南電子商務客戶發展的服務產品。截止2014年末,建設銀行隴南市分行及時推廣“善融商務”業務,累計成交量突破了4000萬元。甘肅銀行文縣支行通過“茶葉協會擔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方式,成功為電商企業發放貸款200萬元。
(三)改善電商基礎金融服務。人民銀行隴南市中心支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更多的農村營業網點納入現代化支付系統,在農村加大ATM、POS機、轉賬電話等自助設備的布放。截止2014年末,隴南市自助服務設備達到了4950臺,同比增長了23%。全市各金融機構加大網上支付、電話支付、手機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業務的宣傳推廣,提高農村地區支付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水平和效率,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良好的支付環境。
(四)打造電商信用平臺。人民銀行隴南市中心支行提請市政府印發了《隴南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隴南市農村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法》、《隴南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和《隴南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系會議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整合部門力量,加大誠信村鎮、誠信農戶(商戶)、誠信企業的培育建設力度,截止2014年末,全市累計共評出信用村1737個,信用鄉鎮93個,為56.56萬戶農戶建立了信用記錄,評定信用農戶51.61萬戶。加強了與有關部門工作協調,構建了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凈化了信用環境,為電商發展搭建了良好的信用平臺。
三、存在的問題與制約因素
(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一是網絡基礎設施條件還不夠完善,還不能滿足電商發展的需求。從電信、移動、聯通部門了解到,公路沿線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寬帶接入和信號覆蓋的較好,而偏遠山區僅有通訊信號覆蓋,且有些村社由于信號不穩定,發展電子商務缺乏硬件條件?;ヂ摼W接入農家的少,尚待進一步發展。二是物流配送受交通和地域等因素限制,大部分行政村乃至部分鄉鎮沒有設立物流代辦點,物流配送覆蓋面小,體系不健全,導致部分店主接到訂單后去縣城才能完成發貨下單,既增加了網銷中間環節,也增加了物流快遞成本,為客戶供貨時間長,時效低。
(二)市場運作技術不高。一是由于當地可供選擇的網銷產品種類不足,部分店主為適應電商競爭環境,主動聯系農戶提供產品直接進入銷售環節,同時完成網貨收購和發貨任務,職能部門監管缺位,導致進入市場的網銷產品價格比較混亂,質量良莠不齊,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將會影響電子商務發展。二是對市場的預測、分析和判斷缺乏理論支撐,在商機的把握上缺乏經驗,在市場營銷和運作上缺乏技術。
(三)電商人才隊伍建設還需加強。發展電子商務必須有一批專業的電子商務技術操作人員,其不僅要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營銷等方面的知識,也要掌握較強的操作技能。通過調查,目前通過黨校教育得到專項培訓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為數不多,大多是近年來分配到鄉鎮青年大學生,缺乏懂經濟金融及科技業務的專業人才。再者,缺乏網站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網站制作形式不科學、網站規劃設計不全面、網站宣傳推廣不到位、網站維護管理不規范、內容更新緩慢等問題,不利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四)資金投入不足。發展電子商務工作,要投入電腦設備、網絡及網站制作成本、品牌建設也需要大量的投入,由于投入初期,難以產生效益,大部分商戶及企業處于觀望和猶豫之中。為了加大扶持力度,2014年政府部門制定了每年100萬元的財政預算安排計劃,由于地方財政困難,目前對推進電子商務投入不足,扶持不夠,制約著電子商務工作發展。同時,隴南市政府雖然出臺了《關于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支持電子商務創業的通知》,由于大部分網店缺少營業執照、貸款人《就業失業登記證》、反擔保人單位便函等要件,導致部分信譽良好、收益穩定的網店無法通過資格審查,無法獲得小額擔保貸款。
四、進一步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建議
當前,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精神,推進電子商務長足發展。隴南市委、市政府提出2015年要成為電子商務提質增效年,政府職能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從而在帶動就業、增加群眾收入、擴大消費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一)政府部門發揮好引導作用大力推動。一是加快電商產業園建設,促進隴南館提質增效,支持鼓勵網店入駐隴南館,爭取在短期內使入駐網店達到1000家。二是加強法制電商基礎建設,督促相關部門加強網絡寬帶、物流體系建設,積極依靠現有物流企業增加網店布局,擴大覆蓋面,支持發展“草根”物流。同時,督促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三是努力提高網銷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設立地方標準,并組織實施、開展監管。四是繼續加快網貨產品開發,引導企業充分參與到電子商務發展中,指導企業從產品的說明、規格、包裝等方面深入研究、開發。五是持續強化宣傳營銷,充分發揮市、縣、鄉三級政務微博、微信的作用,掀起“微風暴”。六是努力培育電商龍頭企業,繼續加強對電子商務重點企業和網店的扶持,抓好各縣區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示范點建設。七是積極爭取建設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協同扶貧等部門搞好全國電商扶貧示范市建設,并督促協助做好阿里巴巴“千縣萬村”電子商務示范建設項目。八是嚴格落實督查考核,通過開展督查和調研,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督促協調和幫助解決。九是落實財政資金扶持政策,推動電商隊伍建設。十是持續完善通信設施。要推動寬帶向行政村延伸,擴大3G網絡、光纖寬帶網在農村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提升移動通信系統和無線寬帶網絡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建設農村信息服務高速通道。
(二)發展電商金融,為電子商務產業提供良好服務。加強業務宣傳,提高社會認知度。銀行應加大對網絡信貸、網上支付知識的宣傳力度,可以采取現場體驗、業務咨詢等現場互動式宣傳,使廣大社會公眾深入了解網絡信貸、網上支付的基本流程與比較優勢,提高電商中小企業和個人客戶對網絡信貸等融資方式的認知度。
保障信貸資金供給。各金融機構要調整信貸結構,盡可能的將各類信貸產品與支持電子商務發展措施相結合,積極調整信貸政策,降低信貸準入門檻,下放授信權限,減少審批環節,縮短貸款審批時間,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多元化資金保障。
完善網絡信貸管理系統。銀行應盡快完善網絡信貸管理系統,健全貸款審核機制、信貸客戶信息共享機制。貸款使用情況跟蹤調查機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實現對網絡貸款從申請流程到貸后管理的全程管理,將網絡貸款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結合隴南實際和信貸特點,銀行還可以與探索網絡貸款等新型融資方式,也可以加強與相關網絡的合作,研發新的網絡融資產品。
強化金融服務功能。加快網上支付體系建設,為電子商務發展搭建良好的運作平臺,保障支付交易穩健高效實現。同時,商業銀行、各類支付機構針對當前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需求,研究制定移動支付發展的具體政策,規范實施移動支付的金融行業標準。積極開設電了商務業務窗口,一方面,向客戶宣傳電子商務貸款程序、貸款條件、利率標準、服務舉措;另一方面,正確引導在金融機構辦理存貸款、支付結算的業務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拓展市場、引導居民進行網絡消費,促進傳統業務操作方式向電子商務方式轉變。
(三)著力提高市場營運水平。提高電商應用水平。網站策劃包括前期市場調研、可行性分析、策劃文檔撰寫、業務流程說明等內容。職能部門要定期組織優秀網店技術人員做好網站策劃工作,到鄉鎮網店開展店鋪裝修、產品組織、推廣營銷、包裝配送等培訓指導,提高網店店主運營維護網店的能力和水平。電商部門要定期拍攝一些當季土特產掛果和生產加工的圖片,為網店更新店鋪圖片提供方便。大力扶持培養一批經營業績突出的網店,抓點帶面,示范帶動,進一步提高網店營銷的整體水平。
確保網貨供應安全。要引導優秀的網貨供應商承建或參與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網貨供應平臺,積極對接市場和網店需求,為本土網店提供隴南各縣區網絡適銷產品,提供統一倉儲、統一配送、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的綜合服務,確保網貨產品質量安全。
延伸快遞服務鏈條。要支持郵政企業進村入社建設便民服務站、三農服務站和村郵站,積極搭建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優化節點布局,提高農村郵政快遞服務水平,為鄉鎮、村社開辦網店創造條件,促進快遞配送網絡和電子商務網絡協同發展。
(四)借鑒浙江電商經驗。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走在全國領先地位,是全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最集中、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擁有阿里巴巴、網盛生意寶等國內知名的電子商務公司。一要形成產業優勢,以產品、服務、物流等各個方面綜合發展;二要創新工作載體,實施電子商務拓市場工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電商示范創建。三要建立電商行業管理機制。包括統計和數據發布制度、電子商務地方標準體系建設、電商人才培訓和評價方案、電商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電商立法等。四要將電商培訓,電商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工作,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浙江電子商務的領先,也是阿里的貢獻。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西部首家縣級服務中心已在隴南落戶,隴南模式的電子商務產業將會有很大突破。
(五)深入推進電子商務的法制建設?;ヂ摼W是一個開放和自由的系統,電商對當前經濟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規提出了新挑戰。目前仍缺乏適當的法律和其它規范手段,如果發生網上糾紛,消費者的權益不能獲得足夠的保障。建議政府部門建立健全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應重在解決合同問題,同時要對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稅收等法律問題進行有效規制。強化電子商務的管理,進一步規范電商行為,防范和解決電商交易過程中形成的經濟糾紛問題,營造良好社會誠信環境,防止欺詐行業的發生。同時,加強個人信息管理,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和個人隱私權的侵犯,保障網上購物的安全性、保密性。
參考文獻
[1]李建忠.電子商務運營實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2]孟嘉.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5,(1):72-74。
[3]辛辰.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電子商務業務發展探討[J].甘肅金融,2014,(5):35-36。
[4]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3年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R].2014-6-24。
[5]周克全.推廣隴南經驗發展電子商務[N].甘肅日報,2014-12-1。
Longnan Mod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E-commerce in the Age of “ Internet +”
WANG Yan 1 ?WANG Dengrong 2
(1 School of Economics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2 Longn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Longnan Gansu 746000)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age of “Internet +”, e-commerce has develops in a sharp rapid trend. E-commerce industry has been in a gratifying situation in Longnan city of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one of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measures as well as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of Longnan Mode of e-commerce from the basic theories on e-commerce and e-commerce finance, and puts forward suc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s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e-commerce finances support, strengthening market operations,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Internet; e-commerce; e-commerce finance; Longnan mode
責任編輯、校對:申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