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剛+陳元華+唐學幫
【摘 要】合理組建大學生的創新團隊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關鍵。本文討論了團隊成員的招募方法、創新項目的申報、指導教師的作用和團隊的日常管理,對創新團隊的發展建設給出了一些建議,討論了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新團隊 ? ? 大學生 ? ? 建設 ? ? 創新意識 ? ? 創新能力
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們社會當下所需的,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和潛力。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高校成為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大量的創新思潮會流行于高校,這將會成為高校內的新風景。中國的教育模式也要不斷創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國家經濟發展動力的源泉。創建一個創新學習的氛圍至關重要,可以組建大學生創新團隊,對團隊成員有很好的鍛煉作用,對整個學校其他學生也有很好的輻射作用。
1 創新團隊的組建和管理
首先要建立起團隊框架,定位大概的創新方向,主要的成員由學生自發提交申請,再通過專業老師把關選出,而真正的團隊由最初的這幾個同學通過招募隊員來組建。創新團隊和其他的學校社團組織是有嚴格區別的,興趣、特長、紀律、合作是這個團隊成員的共同點。
1.1團隊成員的招募
對專業的創新團隊來說,專業還是要有嚴格要求的,創新項目要對所修專業有輔助作用,能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在招募條件上,以招募本系或本學院的學生為主,當然要根據項目需要,以項目為導向。對團隊成員要求能保證參與時間,比如一些同學參與了社團就不建議招募進來,否則會拖累項目的進行,而且很難管理。對招募到的團隊成員給予一定時期的適應,在適應期可以自動退出,在項目推進前把團隊成員穩定下來。根據實際項目來確立團隊框架,比如有組長、分組長、秘書等。
1.2團隊創新項目的申報
針對項目的組成和團隊組建初衷來申報項目,比如學校的大學生創新項目,這類的項目很多學校都有經費支持,這很重要,至少可以省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拉贊助,集中精神來搞創新。對項目的創新性要經過嚴格的調研,寫一些本行業的綜述,咨詢相關教師,來建立和調整科研目標。所以這里需要大量的文獻檢索和學習資訊,對團隊成員的學習領悟能力是個很大的考驗。項目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否能按期完成,需要哪些工具材料軟件,采購渠道等需要項目組做大量的論證工作。這個往往是很多大學生創新團隊缺乏的,經常有虎頭蛇尾的現象,就算項目申請到了,卻不知道怎么使用經費,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最終導致失敗。這個時期去咨詢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尤其重要。
1.3指導教師的重要作用
從整個創新團隊的組建到項目申報項目推進項目完成的整個過程離不開負責任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在專業方向要有所建樹,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和工作。教師在這個過程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機械傳授,而是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潛心做一些創新項目的組織和推進。激發在校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的作用和直接傳授知識是完全不同的方法方式。好的教師不再純粹是要求學生把知識“學會”,而是引導學生“會學”,“會學”的學生側重于掌握學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于發現新知識,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反過來對教師而言,花時間來在自己的科研領域搞些研究的同時能和學生的創新項目很好地結合,兩個方面互相促進、互相提高,更容易出成果。
1.4 團隊的日常管理
對團隊的日常考勤、學習計劃、項目總結等還是要規范起來,注重溝通,指導教師也要經常創造機會參加他們的活動,盡可能讓他們在沒有思想壓力的情況下暢所欲言,了解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實行組長負責,定期向指導教師匯報項目工作進度,不斷完善團隊管理制度。
2 創新團隊的發展建設
2.1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尤其對傳統的思維定式,要敢于否定,善于假設,大膽思考。假如一個人學習非常好,各門功課成績也很好,但只是會考試,會做題目,沒有考慮知識的實際應用,那么讀書只能是讀死書。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很好方法。
2.2 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離不開日常的知識積累,沒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基礎不扎實,想到的創新思路沒有根基,如海市蜃樓一樣,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是不可靠的幻想,所以創新型人才首先要是個專業知識淵博的人。在學習過程中也要重視“興趣”結合,“興趣”是人在認識、探索某個對象的活動中產生的一種樂趣,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和源泉。沒有興趣,很難有戰勝困難、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動力。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學生有能力在畢業之后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根據所從事的工作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更好地達到完善自我和適應社會的目的,從而為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定期總結經驗,反饋問題
團隊成員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思維變得越來越活躍,會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定期對項目階段作總結并且反饋自己任務的問題,有利于項目的良性發展,而且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更有利于畢業后進行更大的項目。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設置目標是一個關鍵環節。目標設置必須體現項目團隊目標的要求,否則激勵將偏離實現團隊目標的方向。目標設置還必須能滿足團隊成員個人的需要,否則無法提高團隊成員的目標效應,達不到滿意的激勵強度。只有將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結合好,使團隊目標包含較多的個人目標,使個人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為實現團隊目標所做的努力,這樣才會收到良好的激勵效果。培養團隊精神對大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也大有裨益,學生在項目過程中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是一個很好的預演,有利于培養敬業精神、良好的職業操守以及組織管理協調能力。
2.4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對大學生創新成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評價,最好的創新人才和成果會脫穎而出。優秀的指導教師要不吝表揚,這樣能最大地鼓舞學生創新的熱情。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學校可以通過設立各種獎項來表彰在創新過程中的優秀學生,或者可以通過減少專業學分、提前畢業的形式給予鼓勵。當然要建立起學生創新評價的專家組,保證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
2.5職業素質的培養
從目前大多數公司對入職高校畢業生的要求來看,基本的團隊精神和畢業的職業技能是很重要的兩個考量的地方。通過大學生的創新團隊的專業項目培養,學生會參與一個項目的運作流程,項目的進度管理,解決問題的思路等體驗。這樣能夠很好培養起大學生的職業素養,縮短了入職教育期間,對后面進一步培養非常有利。
3 結語
大學的教育對個人的職業生涯有重要影響,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創新重要改變就在學校。過去的傳統教育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方式必將發生很大的改變,創新團隊的建設是長遠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將學生融于團隊,將大學生的創新團隊融于國家建設,這樣才能給國家經濟提供持續的強大的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余華東.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探究[J].太原師范學報,2011(3).
[2]魏天興.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國林業教育,2010(1).
[3]萬戰爭,郭會麗.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成功(教育),2007(1).
[4]朱帆,劉瀅.大學生創新能力影響因素及培養對策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7(12) .
[5]楊黎明.關于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J].職教論壇,2011(1) .endprint